那段時間,孟小冬的精神也很好,經常跟朋友們打打牌、玩玩麻將之類的,有時候則給人指點些戲。實在沒事就練練書法,後來孟小冬還跟人學習太極拳等,用來鍛煉身體、打發時間。
後來,孟小冬又多了一個習慣,每晚都會念一會兒經文。她年輕的時候,就曾信奉佛教,早就是個佛教徒了。不過這些年由於各種雜事太多,沉下心來念經的機會早已沒有從前那麼多了,這下有了時間,就將這個又撿了起來。
孟小冬在台北的那幾年是很平淡的,最多也就是跟一些京劇愛好者們聊聊戲,因為身體的原因,她已經很少開口唱了。平時戲癮上來,也隻能是用低調門吊吊嗓子,早已經沒了年輕時的風采。不過,一個人年輕時的風采或許更加可愛,但老來的恬靜也是別有一番魅力的。
孟小冬的魅力,在於她的經曆讓她看透了人生,也看淡了人生。對於所謂功名利祿,她早已經不去掛懷了,唯一能夠引起她的興趣的是京劇藝術。除此外,她的追求就是平淡。
不過,隨著年歲的增大,京劇也漸漸無法引起她的興趣了。不是她不想唱,而是常年的咳嗽、氣喘,讓她開不了口,在病痛的作用下,唱戲給孟小冬帶來的不是愉快而是痛苦。
這一段時期內,孟小冬便很少出門了,運動對她來說,已經成了過分的奢侈。此時,她最大的愛好就是待在家裏看電視。從屏幕中,為自己尋找快樂,打發時間。據傳,孟小冬的家裏有兩台電視機,有時候她會將兩台電視都打開,同時收看兩個不同的節目。在電視節目的選擇上,孟小冬是比較隨意的。京戲她自然會看,也是最愛看的,但其他如電影、話劇以及一些娛樂節目等,她也都常看。有時候,看電視裏的某些演員唱歌,她還會點評這個唱得好,那個在動作或咬字上有些不足等,都會說出來。心情好的時候,孟小冬還會對一些知名的影視歌星進行模仿,引得賓客們大笑。
孟小冬晚年的時候,由於受病痛折磨,過得其實是很痛苦的。不過天性堅強的她卻很少表露,而且還會用各種形式為自己找樂。這就是孟小冬,一生倔強。
1976年,孟小冬已經是69歲高齡了。對於這樣一個大人物,身邊的人自然是關心的,所以大家都覺得應該為她老人家慶生,辦一次大壽。一般來講人們常說七十大壽或八十大壽,但很少有整七十歲、八十歲的時候過的,都是六十九歲或七十九歲的時候過。原因無他,老祖宗留下的一種習俗而已,在我們的傳統中,一直都有“慶九不慶十”的說法,也就是七十大壽要六十九歲過才好。
孟小冬的生日是農曆十一月十六日,不過這一年的春節剛過,她那些港台的弟子以及親友們就開始互相聯係,商量著怎麼給孟小冬過壽。最初,製訂的計劃是在這一天舉行一次盛大的堂會,不過,因為孟小冬的弟子們比較分散,沒辦法湊在一起排練,所以最終沒有成行。
最後,孟小冬的弟子、親朋們在孟小冬生日的前一天舉辦了一個大的聚會。第二天,又在金山街上的金山行業公司招待所舉行了盛大的慶生儀式。這一天,除了孟小冬的親朋摯友以及那些弟子外,還來了很多其他人,如當時台灣京劇界的一些知名人士,以及其他一些傳統劇種的知名人士等。
那是一次眾星雲集的集會,也是一次很熱鬧的集會。期間,不少人紛紛登台清唱,場麵極為火爆。孟小冬因為年事已高,加上有病在身,沒法登台,但她卻是最開心的一個。
連續兩天的活動下來,雖然孟小冬的心情很好,但身體上卻有些吃不消了。從那以後一直到年底,孟小冬始終小病不斷,不是感冒就是哮喘加重,整天都無精打采的。春節剛過,姚玉蘭就勸孟小冬去醫院看看,可孟小冬不同意,她覺得大過年跑去醫院看病,太不吉利了。為此,兩個老姐妹還頗為爭執了一番。
春節過後,孟小冬的哮喘病愈加嚴重了,以前服用的那些中成藥也不再管用。這時候,姚玉蘭和杜美霞都勸她趕緊去醫院治療,可她就是不願意去。就這樣,一直拖到5月份,實在支持不下去的孟小冬才答應請醫師來家幫她治療。醫生看了孟小冬的病情之後,勸她去醫院住院治療,但她堅持不肯,隻是說:“等我考慮一下,等有了決定再找你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