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朋友們自然知道,她這話的含義就是不去,於是紛紛來勸。可是孟小冬很是固執,人們說多了,她便反駁,最後弄得別人也不好再開口。
5月下旬的時候,孟小冬的病情就已經很嚴重了,醫生檢查出她肺部積水,要求她立即住院,但孟小冬堅持不肯。等到了25號的時候,孟小冬在一陣劇烈的咳嗽之後,不省人事。家人見狀,趕緊將她送到醫院急救。醫生幫她排除了肺部的積痰,然而她依然昏迷不醒。5月26日,孟小冬因肺氣腫和心髒並發症不治離世,享年70歲。
這樣一位堪稱偉大的京劇表演藝術家,就這樣悄悄離開了這個世界。縱觀孟小冬的一生,是多彩的,不過其中卻摻雜了太多的灰色。她少年成名,令無數人羨慕,但她也失去了美好的童年;她成年之後,嫁得佳婿,結果受到的卻是傷害;她中年拜師,終於學成無二藝術,但卻因為病痛,渾身本事無法施展;她老年的時候身邊各路名人簇擁,但她所愛的那個人卻早已經離她而去。
她取得了太多別人想都不敢想的成就,但她同時也經曆了許多別人想忍都無法忍的痛苦。這就是孟小冬,一個多彩的女人,過了一個多彩的人生。或許,上天是公平的,在此處關閉一扇門,便會在另一處打開一扇窗。在此處敞開一扇窗,便會在別處關閉一扇門。
孟小冬是堅忍而又倔強的。年少時,便付出了比別人多出好幾倍的努力,卻從未言苦;成名後依然勤學苦練,卻從不言累;年老後受疾病折磨,卻從不言痛。但同時,她也是脆弱的,麵對感情的飄忽不定,她會傷心也會流淚,甚至留下一生的創傷。說到底,她還是一個女人,即使再堅強也需要有人嗬護、有人疼愛。可惜的是,青春年少時,她身邊的愛人不懂得去嗬護、疼愛她。等到老了,找到那個疼愛她的人了,上帝卻從她身邊將那個人帶走了。
或許,這就是人生吧!有苦有樂,彼此摻雜,會讓人哭,也會讓人笑。
不過不管怎麼樣,孟小冬依然是成功的,她的出現讓那個動蕩年代的人們,有了暫時忘掉痛苦,享受片刻歡愉的機會和可能。一個可以給別人帶來享受的人,一定是一個不虛此生的人。
早在臨終前一個月,孟小冬就仿佛感覺到了自己大限將到。有一天,她找來了杜月笙的大弟子陸京士,拜托他為自己選一個墓地。因為孟小冬早已經一心向佛,所以,她早就決定了死後要葬在佛教公墓中。陸京士得了委托之後,幫忙四處打聽。最後,他聽人說台北縣的樹林鎮淨律寺旁的佛教公墓正好有一塊墓地出讓,便跟孟小冬說了。孟小冬聽後便讓他買了下來。
買下墓地之後,陸京士找人幫忙設計了墳墓的樣式,可是畫了兩次圖紙孟小冬都不滿意,最後她親自修改後,才決定了最終樣式。
5月27日晚間,杜府家人及孟小冬的一眾朋友們,聚集在一起商議如何出訃聞。當時,因為孟小冬身邊沒有子女,因此眾人對於怎麼撰寫訃聞頗感為難。最後,杜月笙的長子杜維藩出麵,說願意以自己的名義稱孟小冬為“繼妣杜母孟太夫人”。
6月6日,台灣的《中央日報》和香港的《工商日報》同時登載了杜府發布的訃聞。一時間,輿論嘩然,大家都為杜家大公子識大體而大加稱讚,更是為一代京劇“冬皇”的隕落而悲傷。
6月8日下午,杜府在台北的市立殯儀館舉行孟小冬的入殮儀式。當天,各界知名人士都送來了挽聯和花圈等,祭奠這位京劇大師。
張嶽軍挽聯:
絕藝貞忱
陳立夫挽聯:
菊壇遺愛
張大千挽聯:
魂歸天上,譽滿人間,法曲競成廣陵散
不畏成劫,寧論利往,節概應標列女篇
一代“冬皇”,就此謝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