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演員中,吸食鴉片的也有不少,像孟小冬的師傅餘叔岩也是吸食鴉片的。甚至還有傳言說,孟小冬之所以染上鴉片煙就是因為餘叔岩。不過這師徒二人吸食鴉片並不是迷戀毒品帶來的那種虛幻飄渺的迷幻感,而是為了抵抗病痛。
餘叔岩身體是極差的,他是那種天生多病的體質,自小身體就不好。後期更是多病纏身,甚至到了便血的地步,這也是他很少登台的原因。由於當時醫療水平較差,他隻能靠鴉片來緩解疾病帶給他的折磨。孟小冬也是出於同樣的目的吸食鴉片的。
其實,他們不是不知道鴉片的害處,不過是疾病帶給他們的那份痛苦太過難捱了。據說,孟小冬還曾經跟馬連良等京劇名角兒宣傳過禁煙的,可是她依然沒有戒掉,這就是毒癮的危害了。你明明知道它是傷身的,但卻離不開它。
本身的病痛,加上常年吸食鴉片導致身體每況愈下,造成孟小冬早早便無法登台獻唱了。這對孟小冬來說是隱痛;對中國曲藝界來說是損失;對戲迷來說則是遺憾。不過,誰也沒有辦法改變這一局麵。
這似乎也是上天跟餘派唱腔開的一個玩笑。餘派起於餘叔岩,可是餘叔岩的身體不好,所以觀眾便很少能夠看到他的演出。如今,他好不容易收了個徒弟,而且盡得餘派精髓,可又是由於身體問題不能登台。這一當時戲迷們極度癡迷的唱腔,竟然永遠也無法將之原汁原味地呈現於舞台上,實在是讓人遺憾。
孟小冬回到北京不久,就有很多戲院的經理登上門來,請她去演出,還跟她說她在上海引起轟動的事情,京城的人都已經知道了,大家都等著她在京城製造同樣的轟動呢!孟小冬聽了之後,自然是開心的,不過雖然心情大好,依然拒絕了對方的邀請。她告訴來人,自己已經把戲服全都送人了,從此也將不再上台。
孟小冬返回北京之後,杜月笙對其非常牽掛,他總覺得這次有些對不起她。杜月笙心裏非常明白,孟小冬這次來上海演出,完全是為了自己,結果不僅沒有拿報酬,還因為各種小道消息被煩得不行。更為重要的是,如今孟小冬年紀已經很大了,還獨自一人生活,實在是讓人心疼。後來,杜月笙猛然想起,孟小冬在上海的時候,一次閑談中偶爾提到北京那邊的房子有些住不開了,當時自己還答應幫忙購置一套,由於這段時間太過忙碌,竟然將這事忘了。
他心想,我杜月笙怎麼能說話不算數呢?何況,對方還是孟小冬,是自己的女人。於是趕緊派了一個自己信得過的弟兄,去北京買了一處房子,送給了孟小冬。雖然後來孟小冬在這座新買的房子中並沒有住多久,不過,通過它可以看到杜月笙對孟小冬的看重。
另一個需要提及的是,孟小冬的最後一次演出不僅在上海當地取得了轟動,也讓她在京劇界的地位得到了鞏固和提高。孟小冬早就有了“冬皇”的稱號,這稱號最開始起於天津的沙大風,後來隨著孟小冬在天津和北京的走紅,逐漸京津兩地的戲迷也都承認了這一稱號。不過在南方,依然很少甚至沒有人用“冬皇”來稱呼孟小冬。然而,通過上海的這一次演出,孟小冬在整個南方也打響了名號,從此“冬皇”這個稱號,走向了全國。而孟小冬也成了全國公認的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
這對孟小冬來說,是一種褒揚和肯定,不過卻總給人一種來的不是時候的感覺。在她流連於舞台的時候,人們沒有給她足夠的尊崇,當她離開舞台的時候,人們卻一致認可了她。這份認可讓人開心,但也總會給人帶來一絲傷感。
不過不管怎麼樣,此時的孟小冬名聲已經到了極致。從此,她成了中國京劇史上一位繞不開的人物了。
1948年下半年,北京附近戰事又起。麵對共產黨,蔣介石的國民黨軍節節敗退,眼看戰火就要燒到北京了。
這時候,孟小冬徹底慌了,她不知道自己該去哪裏,也不知道自己能去哪裏,整天都活在恐懼當中。而就在這時,她的結義姐姐給她來了一封信,說是已經聽說北京即將發生戰爭的事情,希望她趕緊離開北京,去上海暫居避難。
這封信無疑給了孟小冬極大的安慰。這封信的到來,不僅解決了她將要去哪的問題,更是讓她感覺到一種溫暖,她從此知道,自己身處困境的時候,是有人會主動來幫助自己的。這份來自朋友的幫助給人帶來的喜悅,是很多其他方式的喜悅不能比擬的。
接到信後,孟小冬就開始急匆匆地準備行李,想要趕緊去上海。然而就在這時,淮海戰役打響,交通中斷。孟小冬眼看走不成了的時候,上海來了兩個客人。他們是杜月笙的門徒,是杜月笙派來專門接孟小冬的。原來,杜月笙早就了解了局勢,知道鐵路中斷了,所以特意包了一架飛機,派人來接孟小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