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商脈——群策群力,團隊作戰(4)(2 / 3)

成功畢竟屬於少數人,這些少數人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們能獲得多數人的幫助。一般來說成功有兩條路:一是通過他人提拔和栽培;二是得到他人擁戴與推舉。所以既要向成功的人士學習,又要有計劃地結識普通人,跟這些人打交道並建立友誼,目的就是要拓展彼此所擁有的人脈資源,讓每個人有更多的成功機會。

1996年,在台灣總部公司工作的小王被外派到上海工作,他在上海工作了兩年以後提出了辭職。辭職後,他向公司總部提出了自己的一個請求:允許他繼續使用公司以前給他配備的那個手機號碼。

小王說他在大陸工作的這兩年時間裏,人際關係是他唯一的資源。一旦把手機號換了,那麼原來的那些朋友、客戶就很可能找不到他,這樣的話他就可能失去很多重要的人際關係資源。

小王還利用自己的政府關係為地方政府招商引資,從上個世紀90年代起,大陸的招商引資工作便如火如荼地展開。以蘇州、昆山為代表的江浙一帶,更是熱點中的熱點,大批台商前來投資。小王辭了工作以後,又找了另外一份工作:擔任“蘇州工業園區”的高級顧問,這份工作的月薪達到1000美金。這裏所說的顧問,其實就是向那些有興趣到大陸投資的台商宣傳蘇州,為他們介紹適合自己的項目,最終說服外商在工業園區投資設廠,並且為他們爭取到盡可能多的優惠條件。但是做這項工作的前提是必須有豐富的人際關係資源。

這一點小王在很早的時候就做好準備了。在他來上海的第一年裏,小王就到人才聚集的清華大學裏麵念了mba,在學習過程中,他結交了很多企業老總和政府要員。這其中包括蘇州市的一位副市長,兩人的交情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除此之外,他台灣人的身份也幫了他大忙:他會講台語,所以台灣人聚到一起時,大家都講家鄉話,一下子就親近好多,什麼事都好談一些。慢慢地,小王便成了很有名氣的“熱心腸”,經常有新到的台商“慕名”找上門來,他都很樂意地在這些人身上花費時間和金錢,因為這些人都是他潛在的合作夥伴。由於有了廣泛的人際關係,小王為工業園區陸續引進了幾個大項目的投資。後來,他還同時兼任了昆山等幾個開發區的顧問。他名片上的頭銜每增加一個,他的收入就會增加一倍。這就是人脈關係帶來的財運。

身邊也有好多這樣的例子,隻是有時我們“看”不到罷了。那麼從現在起你也可以實踐一下,你就會相信“人脈決定財脈”的道理。

8.絕不居高臨下

在一切商業行為中,人的因素是至關重要的。能否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決定著企業的興衰。處理人際關係的最簡單辦法就是平等相待,如果企業的領導者總是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架勢,勢必與員工產生隔閡,而這種隔閡將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發展。

狼是善於溝通的肉食動物之一,它不像其他動物那樣隻用很單一的溝通方式,它會用多種方式與同類或者其他動物進行溝通,比如嚎叫、碰鼻、舔舐甚至用麵部表情和身體姿態來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

狼在很小的時候,就會接受溝通與交流的訓練,更重要的一點,狼族很注重溝通的平等性。為了向幼狼表示彼此間的地位平等,成年狼會主動低下頭與幼狼進行溝通,傾聽幼狼的心聲。如此一來,幼狼也不會因成年狼的高傲、冷峻而不敢表達,幼狼在成年狼麵前完全可以勇敢地暢所欲言。

成年狼在與幼狼溝通的過程中,使用了恰當的溝通技巧——低下頭和藹地與小狼交流。幼狼消除膽怯心理,拋開了長幼和等級約束,坦誠地和成年狼傾心交流。這種交流方式促進了狼群中各個年齡段的成員之間的和諧相處,使頭狼了解到眾狼的意願,便於采取適當的方式開展群狼活動,使狼群在井然有序的環境中生存與發展。

狼群之間因為有了平等的溝通,使狼群得以在殘酷的自然環境中長久的存活。商人們應該像狼一樣懂得溝通,恰當地運用平等的溝通技巧,合理地開展各項活動,使公司有條不紊地生存與發展。

現代企業越來越重視人文管理,所謂“人文管理”,其核心是協調人際關係,達到同心協力。它強調管理者與員工的平等溝通,就像狼群中頭狼與其成員的交流溝通,以期達到戰略上的某種默契。

一般情況下,企業的總裁在超越了具體事務管理之後,往往隻考慮企業的發展戰略,很難再與手下的幹部和員工產生共鳴。現代企業“創新型管理”理論提出,總裁不再管理具體事務,要把管理的重點回歸到與員工直接溝通的“人文管理”上,即平等的溝通。

現代社會,市場競爭激烈。世界500強企業中,能堅持興隆10年的企業為數不多。財富的排行榜,年年都要刷新。張瑞敏說:“我每天都是如履薄冰,如臨深淵。”柳傳誌說:“我們一直在設立一個機製,好讓我們的經營者不打盹,你一打盹,對手的機會就來了。”比爾·蓋茨說:“微軟離破產永遠隻有18個月。”危機感迫使企業總裁通過有效的“人文管理”方式與企業的每一個員工交流,用真誠與激情感動員工,用危機和善言警示員工,從而消除員工與管理者之間的隔閡。在一個企業,任何一個成員隻需要承擔自己有限的職位責任,而總裁卻要對所有員工負責,要讓每一個員工意識到他們並不是孤立隔絕的,而是一個利益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