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在這種情況下,蚌埠市檢察院仍然作出極大的忍耐和讓步,要求劉軍到案。但數月過去,劉軍並未到案。要求由金壇市有關方麵代為取證,但金壇市並沒有做到。最後將拘留劉輝強、劉林春的拘留證通過最高檢轉傳給江蘇檢察部門代為逮人,但也遲遲沒有逮到,而劉林春居然還當上了黨代表,這不是咄咄怪事嗎?
迫於無奈,蚌埠市檢察院隻好“請”劉林春到蚌埠作證,警車在金壇市內受到的追、攔、堵、截,在共和國的辦案史上都是駭人聽聞、令人震驚的。
記者招待會上,首都新聞界的幾位“老記”們都聽呆了:哦,事情原來是這樣的!
記者們還注意到,在談到與犯罪分子鬥誌鬥勇時,幾位檢察官的語氣中都充滿著英武豪邁;而一談到由於地方保護主義而置法律的尊嚴於不顧時,他們往往頓時神情黯淡,悲憤交加。
李邦福金壇受賄80餘萬元終於查證落實。檢察官們與金壇打了一年多的交道,真是不打不相識。反而成了朋友。使金壇辦案劃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劉林春到了蚌埠後,詳細交待了6萬美元的籌款來源和向李邦福行賄的經過。僅金壇一處,李邦福就收受賄賂達80餘萬元。金壇,使罩在李邦福身上的許多光輝的外殼脫落了。
劉林春在蚌埠期間,給金壇方麵發了不下6個電傳,敦促劉輝強出來作證。雖是其親筆手書,但金壇方麵還是不敢相信。後來他們派來了一位負責人要求與劉林春見麵,一見麵,劉林春便說:蚌埠市對我做到仁至義盡了,你們回去一定要叫我的兒子輝強快出來做證,千萬不要再到北京去搞什麼名堂了,那樣做是不行的。
這樣,劉輝強才來到蚌埠檢察機關投案自首。
他一直不敢來,是因為他心存疑慮:他是檢察機關通緝的對像。蚌埠市檢察院按照5月8日最高檢協調會的精神,隻要其投案自首,可不采取強製措施。劉輝強對蚌埠市檢察機關的寬大十分感激。
1996年2月,經過檢察官們一年半的艱苦奮戰,安徽反貪第一案——李邦福特大受賄案已偵查終結,並提起公訴。
(作者:顧方生)
【點評】
像李邦福案這樣的情況在現實生活中不是絕無僅有的,異地辦案的同誌或多或少都碰到過。辦案難,辦經濟案難,辦跨地區、跨省的經濟案更是難上加難。原因何在?地方和部門保護主義在作祟。
司法機關的地方保護主義其實是一種變相的“私了”。它們為了一點點局部和個人的利益,甚至連犯罪問題都敢加以保護。在其保護傘之下,有的違法者可以逍遙法外,而讓他鄉執法官望“傘”興歎。法律公正何以體現?司法機關的地方保護主義比行政機關的地方和部門保護主義的危害性要嚴重得多。
【案例】
市長拍板倒弄汽車
邊防緝私以罰代法
市政府副秘書長在市政府走廊裏遇市長,請示說:“市供銷社虧損2000多萬,很困難,他們想倒弄點汽車。”
“行,幹吧!”市長雙目緊蹙,思忖了一會兒。脫口道。
這是發生在遼寧省邊陲城市丹東的一樁大案。
這是一起轟動全國的在地方保護主義庇護下發生、發展的重大走私案。
這是一個特殊的犯罪主體,他們是:
丹東市市長,市人大、全國人大代表常義;
丹東市人民政府秘書長、辦公室主任、本屆市人大代表薑善堂;
丹東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本屆丹東市及振興區人大代表薑萬發;
丹東邊防支隊支隊長、丹東市公安局邊防保衛分局局長、本屆市人大代表施成福;
丹東市供銷社副主任王茂榮;
丹東市海運公司副總經理薑信才;
丹東市外經委主任劉德成;
丹東市外經委、外企辦副主任兼嘉利公司經理胡誌勇;
丹東市糧食局局長王興盛;
丹東市糧食局糧貿部經理王昶榮;
丹東市安清公司經理隋文勝。
檢察機關經過數月的審查起訴終結,現已查明,由丹東市供銷社所屬的農資公司、丹東市海運公司、外經委、糧食局、安清製衣有限公司等5個法人單位分別提出,經丹東市市長常義和秘書長薑善堂、副秘書長薑萬發同意,以丹東市政府的名義指使、組織和協調,並有丹東邊防支隊、港務局等部門參與、具體實施的7次走私汽車犯罪活動,共走私大宇等各種牌號的韓國汽車277部,總價值達人民幣4172萬餘元。
政府參與走私,數額之大,犯罪氣焰之猖獗,閱罷全卷令人咋舌。
這些不法犯罪分子,犯罪目的是荒唐的。用他們自己的話說:“是遏製企業滑坡,為企業、為本單位賺大錢”。而實際是在地方保護主義的庇護下明目張膽地實施走私行為;是在改革開放的形勢下為了局部利益,鋌而走險,以身拭法。他們這是“明明白白”地走向犯罪的歧途。
企業提出“倒弄汽車”
市長拍板公然枉法
事情發生在1993年4月。一天,丹東市農資公司經理田肇良在與海運總公司副總經理洽談化肥業務時,得知海運公司有一家韓國客戶,遂萌生倒弄韓國汽車的念頭。他急匆匆地找到市供銷社副主任王茂榮核計這件事。王茂榮言聽,心急火燎,驅車來找市政府副秘書長薑萬發商量。
薑萬發今年42歲,處理事務幹練果斷。聽著王茂榮的打算,他未加思索,回答得十分幹脆,說:“我看行,但得請示市長”。
事隔兩天,薑萬發在市政府走廊裏遇市長常義,便上前請示說:“市供銷社虧損2000多萬,很困難,他們想倒弄點汽車。”
常義雙目緊蹙,思忖了一會兒,脫口道:“行,幹吧!”話一出口,也覺得有些不妥,又加了一句“但隻允許供銷社一家幹”。
嗣後,常義市長又向秘書長薑善堂交待了同意供銷社一家“倒弄”汽車的意圖。並囑托:“這件事先讓萬發協調,大事找到你,你可再出出麵。”
事情這樣敲定後,副秘書長薑萬發很快便將常市長的意見告訴了王茂榮……
王茂榮與田肇良火速找到薑信才,請他幫助聯係客戶,還特別綴上一句:“這是政府同意幹的”。一句話說活了薑信才。王茂榮回過頭來又到農資公司召開班子會議,班子成員也都同意與海運公司聯手搞。三個單位的主任、經理在一塊商量了要進的車型、數量和價格以後,由薑信才向韓國華聯海運株式會社的李正皖發出了走私22部汽車合同的傳真。
市政府同意供銷社走私汽車”的消息不脛而走,外經委主任劉德成坐不住了。隨後,他也向常義市長提出走私韓國汽車的請求。常市長怔了一下,鄭重地對他說:“那你們就走一船吧,但不要以營利為目的,要為機關和老幹部用車解決點困難。”此時,常市長仍謹慎從事,既不想開太大的口子,又有了為機關和老幹部用車提供方便的第二個考慮。
4月15日,王茂榮向副秘書長預告第一批汽車到港的時間。
薑萬發立即與其前往駐軍汽車15團聯係接車司機和停車場地。
第二天,薑萬發與薑善堂一起召開了有邊防支隊領導參加的協調會。薑善堂嚴肅認真地說:“市裏同意供銷社、海運公司、外經委進一批韓國汽車,其他單位不能參與。”此時,他們對參與走私汽車的範圍還卡得挺死。
這次會議還議定了,邊防支隊對進來的車,每部按一萬元罰款處理的事宜。
麵對市裏下達的重大任務,邊防支隊嚴陣以待。
4月17日,第一批走私船從異國海疆靠近薪島前一號標西南海域。“丹川”號走私船出現的時候,邊防人員迅速將三家公司走私的22部汽車辦理了扣押手續,然後又將“丹川”號引至大東港,由30多人到港口將走私車卸送到駐軍汽車15團院內。
兩秘書長積極協調“倒車”日甚以權代法
第一批汽車運到以後,聽罷下屬對價格的彙報,常義驚得睜大了雙眼,他頓感如此便宜實在誘人。當時,正值丹東市5月12日要召開第一屆“東方絲綢節”,市直機關不少單位提出要車。常義毅然決定從進來的22部車中留用16部,讓秘書長薑善堂辦理,還定出了具體原則“有錢的單位自己買,需要財政拿錢的我們給”。
正、副秘書長向常義提出:“機關要這麼多車,有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