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節 操盤慕思(3 / 3)

而姚吉慶把科特勒的“三階段論”做了重新演繹:“之前在華帝時,應該還隻是處於營銷1.0時代,當時的消費者關注的基本隻是產品的質量與性價比,當時華帝的廣告語就是‘華帝燃具,三萬六千次精確點火’,然後很多人看完這個廣告都選擇來購買華帝燃具。”“後來到了歐派,其實就已經開始嚐試在做3.0時代的營銷了”,此時,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認同”。“歐派選擇蔣雯麗作為品牌代言人,並且采用的廣告語也與其家居形象相貼合——‘有家有愛有歐派’。”關注消費者的內心與精神追求,就是營銷3.0

時代的要義所在。與1.0營銷相比,2.0則反過來——是自下而上,去中心化的營銷。相比

1.0從上到下從左到右並且吃力不討好的費錢方式,在2.0時代,企業隻要一兩個關鍵點做到位了,自然而然會產生更多的邊際效應。“到了營銷3.0時代,企業需要將消費者定位成是有獨立思想、心靈和精神的完整個體。”姚吉慶注意到這樣一個現象:消費者在選擇特定的品牌時也會從購買群體的身份層麵考慮,“就像你買化妝品是選Dior還是大寶,不同的購買群體所認定的品牌會存在差異。”

因此,慕思對目標消費者圈層做了定位,以“選擇慕思的是什麼人”為命題,“找準他們認同的主流價值觀,將慕思的企業價值觀與之對接,產生共鳴,從而使他們堅持選擇慕思的產品”。

或許就像美國學者波茲曼所描繪的那樣,“現實社會的一切公眾話語日漸以娛樂的方式出現,並成為一種文化精神,我們的政治、宗教、新聞、體育、教育和商業都心甘情願地成為娛樂的附庸。”這是一個名副其實“娛樂至死”的年代。而“娛樂營銷”,一個當前營銷界時髦的詞兒,本質上就是為了讓消費者開心地把錢花出去。此次讚助劉德華的演唱會,就是慕思“娛樂營銷”戰略中的重要一步。

盡管在這之前,慕思已經開始相關的嚐試。2009年,慕思特約CCTV《歡樂中國行》,以一台盛大的晚會為“健康睡眠”理念造勢,但受限於當時娛樂營銷環境的成熟度,產生的影響力也較為有限。兩年後,慕思正式宣布與華誼兄弟結盟,成為其“健康睡眠顧問”,為華誼兄弟旗下眾多藝人的睡眠健康提供谘詢與定製服務。

到2012年,慕思的娛樂營銷更多的是通過“組合拳”的形式呈現,與《南都娛樂周刊》的“明星公民”合作更是將其推向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慕思將“年度特別關注主題定為‘關注睡眠、珍愛生命’”,把“健康睡眠”上升到社會公益,迅速引發行業重視與國民對於睡眠的關注度。

之後,慕思一口氣推出三部反映睡眠問題的微電影,以完整的運作形式來傳遞品牌理念,並采用一種品牌價值觀滲透的手法,巧妙地告訴觀眾健康睡眠的重要性。要知道,這位縱橫業界多年的職業經理人真正有意識地製定娛樂營銷戰略,其實是他來到慕思後,娛樂營銷對於他而言,也是在不斷嚐試中獲取到的經驗。

盡管姚吉慶個人非常欣賞劉德華,但他卻從未考慮邀請其作為慕思的品牌代言人——仔細想想,似乎慕思從來沒有邀請過明星為其進行品牌代言,它唯一的品牌人物形象——那位叼著煙鬥的西方老紳士:熨燙服帖的襯衫,灰白的沿腮胡須,微鎖的眉宇以及專注的目光,無一不體現出一種低調而奢華的格調。

“我們暫時不會考慮請品牌的形象代言人。”姚吉慶認為,老紳士的形象已足以代表慕思,“我們不想再去分散消費者的注意力了”。在營銷學中,這被稱為“視覺錘理論”,是營銷學中定位理論的更高級版本——就好似釘子和錘子,一個是抽象的、內涵豐富的文字信息和一個美妙的、令人印象深刻的視覺呈現,為了達到最好的宣傳效果,二者缺一不可。

相比文字而言,人更能識別圖像。看見奔馳的三叉星時就很清楚那是奔馳,但如果隻看到“奔馳”兩個字時可能就不太會注意,或者像肯德基的白胡子上校、麥當勞的紅鼻子小醜人就是很好的視覺錘。而對於慕思,單純提到“全球睡眠資源整合”或者“健康睡眠係統”的理念時,消費者並不一定能聯想到這個品牌,但當他們看到那個老紳士像,就會馬上知道那是慕思,“這個時候請明星代言,就會多此一舉,原有的視覺錘就會被破壞。”對此,姚吉慶很堅持。

雖然慕思對“明星代言人”不感冒,但借助明星的影響力為品牌造勢的“曲線救國”之路卻從未停止——華語歌後蔡琴以及國際巨星黃曉明都曾應邀助陣慕思舉辦的“全球健康睡眠文化之旅”,“王.後駕到”等類型的演唱會讚助也從未停歇。以姚吉慶的精明,他一定不會讓合作止於讚助,慕思也將在娛樂營銷的領域繼續馳騁,就好似慕思遍布全球的1600多家專賣店一樣,在姚吉慶腦海中,想必有一幅完整的娛樂營銷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