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應該承擔起企業公民的責任,企業要想做大做強,必須首先要從責任做起。企品如人品,做人要做好人才能做好事,做企業也一樣。在營銷
3.0時代,消費者對企業的感覺是人性化、擬人化的,企業有沒有以誠心的公益姿態回報社會,消費者才更願意買你的產品,取得他們的認同和共鳴,這帶來的意義非常重大。
做企業公民不能抱著隻求回報的心態,不能想著短期效益,而是以持續、長久的、奉獻的心態開展慈善和公益,因為企業發展得好都是消費者在後麵支持,同時離不開政府和社會的支持,所以企業應當回報社會、反哺社會,得到社會、公眾和消費者的認可,才能達到企業的良性循環發展。從長期來說,公益事業運用得恰當,同樣會給企業帶來巨大的收益和回報:
1.選擇與企業品牌定位協調吻合的公益事業
企業做公益的時候應該與所從事的行業結合,操作起來比較容易且能達到多贏的結局。比如睡眠是一個很大的社會問題,但沒有引起很多人的重視,所以慕思作為企業公民的責任與使命,不管消費者是否購買慕思的產品,都要推廣和倡導“健康睡眠”的生活方式,讓人們睡得更好。從公益推廣短期的效果來看,是要投入巨資並且沒有回報的,而一旦人們理解了健康睡眠的理念和文化,大家都開始重視睡眠的時候,市場自然而然就會無限放大,可能就會給企業帶來更長遠的回報,同時有利於民眾、有利於社會,實現共贏。又如慕思做的另外一個有關於睡眠的公益:成就夢想,關注人們的健康,讓他們有一個很好的身體,是為了幫助他們更好地完成和成就夢想,這樣,個人幸福感就會提升,社會就減少很多摩擦、更加和諧和美好。這種人文的公益關懷會更有價值,比單純的捐款、幫扶類的公益更有社會意義。
同時,企業所選擇的公益活動必須符合企業品牌的核心價值,以及目標人群的喜好。如果公益行為與品牌核心價值不符就會使品牌形象模糊。公益行為越多,大家就越不知道這個品牌代表著什麼。因此,公益活動的具體策劃,必須注意定位問題,公益活動要與企業主營領域,特別是營銷任務的主體有著明確的相關性。當企業對合適的公益事業做出貢獻時,消費者的信任感也就隨著增加。例如,慕思推行的睡商大調查及《睡商白皮書》發布都是根據慕思品牌定位的核心價值來策劃執行的,充分體現了專業的企業做專業的公益的原則,得到了公眾甚至眾多明星的大力支持和信賴。
2.選擇公益事業的關鍵群體
當所選擇的公益事業受到企業關鍵群體關心和重視時,企業對社會活動的支持就會發揮作用。由於絕大多數的公益項目都是針對公司的主要利益相關者,如消費者、社區等。事實上,企業可以選擇的公益項目非常的多,而且可以分別鎖定在不同的領域。因此,企業在選擇公益活動時,一定要清楚活動的目標受眾。在具體的公益活動中,對目標受眾的定位更應該是具體的,例如慕思舉辦第三屆“明星公民”評選活動,對“關注睡眠,珍愛生命”進行了特別關注,邀請眾多明星助陣參與,以明星的影響力喚起民眾對健康睡眠的重視,起到了事半功倍的公益效果。
3.視公益品牌策略為企業的長期戰略
企業形象的建立是一項長期、複雜的係統工程,公眾是通過多次參與對企業形象的評價,才建立起對企業較為確定的看法。因此,企業要確立相應的保障體係,有計劃、分階段地實施公益活動。企業良好公益形象的樹立不能一蹴而就,企業對公益事業的經營要進入企業的戰略規劃,保持相對長期和穩定才能收益良好,否則就會使其效果大打折扣。例如,慕思從2009年開始就跟進公益事業的發展了,從歐洲睡眠文化之旅、全球睡眠文化之旅,走訪了世界各地研究睡眠問題的解決之道;2012年我們發布了首張睡眠音樂碟,之後推出了關注人們生活狀態的微電影《床上關係》《一睡成名》《豔遇》等;2013年推出明星公益的睡眠盛典,共同關注睡眠等,不間斷的、有計劃的公益活動正是慕思長遠發展和踐行大公益戰略的具體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