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1 / 3)

第二十三章

劉秀選拔了精幹勇敢的士兵三千人,由他親自率領,作為突擊隊。在進攻以前,劉秀選中敵軍的要害部位——軍隊的中堅,作為突擊目標,並把攻擊開始的時間選在拂曉,把攻擊的突破點選在昆陽城西。這是因為敵軍剛熬過炎熱的夏夜,拂曉時正在貪涼大睡,而昆陽城西,是敵人的側後,又有昆水阻隔,戒備必然疏忽。這樣的部署有利於己,不利於敵,而且能出其不意,攻其無備。

天剛剛亮,劉秀率領下的三千名突擊手,突然出現在莽軍的中軍大營附近。那時候,莽軍中隻有少數人剛剛起床,大部分人還在夢鄉。這種意外的襲擊,把毫無準備的王尋、王邑打了個措手不及。為了防止各部自相混亂,王尋、王邑匆忙下令,讓各軍堅守陣地,沒有將令,不準隨便行動。他們親自率領一萬人迎了上去。

整個昆陽戰場上,莽軍雖然擁有二十比一的優勢;但是,在這一局部,莽軍隻使用一萬人去對付漢軍,數量上就成為三與一之比了。至於雙方士兵的素質,漢軍卻遠遠超過莽軍。莽軍的士兵,有些是剛從洛陽附近抓來的。那些剛剛穿上軍衣的農民,本來就十分痛恨王莽,他們哪裏肯真心實意地替王莽賣命打仗呢?因此,在這一戰場,莽軍實際上失去了優勢。

激戰開始了。鬥誌旺盛的漢軍,猛打猛衝。莽軍招架不住,隊形頓時大亂。在混戰中,王尋被漢軍殺死了。王邑見形勢不妙,就丟掉隊伍跑了。失掉主帥的莽軍,像沒頭的蒼蠅一樣,到處亂竄,四散逃命。

其他各部的莽軍將領,在燒、殺、搶、掠方麵,固然都是能手;但是,到死打硬拚時,卻踟躇不前。同時,他們又受到軍令的限製,不敢離開自己的崗位。因此,眼看著前麵的軍隊像潮水一樣垮了下來,卻沒有人前去增援。當敗兵湧到他們各自的陣地時,這些士兵也隨著卷到這狂奔的洪流中去了。他們再想壓住陣腳,製止潰退,已經來不及了。

莽軍兵敗如山倒的景象,昆陽城上的守軍看得非常清楚。苦戰一個月的疲勞,頓時一掃而光了。於是,在王鳳、王常的率領下,漢軍大開城門,奮勇衝殺出去。在昆陽原野上,展開了一場狂濤怒潮般的激戰。從定陵、郾城來的援軍,見劉秀的突擊隊已經得手,也發起總攻。幾乎在同一個時間裏,漢軍從幾個方向,展開了全線大反攻。在漢軍震天動地的喊殺聲中,幾十萬人的莽軍,全線瓦解。

正在這個時候,忽然風雷大作,暴雨像瓢潑地下了起來。本來已經潰不成軍的莽軍,更加混亂。呼嘯的風聲,竟似漢軍戰馬的嘶鳴;轟隆的雷聲,也活像漢軍的喊殺聲。大雨伴著利箭一起射來,閃電夾著刀光交相輝映。莽軍一個個奪路逃命,互相碰撞踐踏,死傷不計其數。在廣闊的戰場上,到處是莽軍的屍體,到處是莽軍遺棄的盔甲和輜重。那些虎、豹、犀、象等野獸,也早已脫韁而逃。

當漫山遍野的潰兵,逃到氵蚩水河邊的時候,又碰上山洪暴發,河水深不可渡。隻知逃命,不知深淺的莽軍,紛紛跳進河裏。巨無霸和成千上萬的人也都淹死在水裏。王邑、嚴尤、陳茂等人帶著少數親隨,騎著馬,渡過氵蚩水,保全了性命。

昆陽之戰,在漢軍的歡呼聲中結束了。

昆陽大戰,是對王莽政權最後、最沉重、也是最有決定性的一次打擊。從此,農民起義的風暴,席卷全國。各地豪強,也乘機起兵,殺官奪地,反對王莽。短命的新朝已經末日來臨。

公元23年九月,漢軍乘勝前進,向北攻下洛陽,向西奪取武關。十月,大軍攻入長安。在漢軍攻向長安的同時,長安市民也舉行起義。王莽被起義的市民殺死,屍體被砍成無數碎塊。王莽一向欺騙人們,賣弄花盲巧語,他的那條舌頭也被人們割下來切成碎片。新莽王朝,在昆陽大戰以後三個月,就淹沒在農民大起義的暴風驟雨之中了。

2遲滯金軍南下,為建南宋贏得時間——宋朝宗澤東京保衛戰中的軍事謀略宗澤東京保衛戰是兩宋之際以宗澤等抗戰派將領為首的宋朝軍民抗擊金軍侵略、保衛首都開封的重要戰爭,雖然宋軍多次打退金軍的進攻,但由於朝廷內部以高宗為首的妥協投降派不積極抗戰、打擊抗戰派將領.使宋軍未能保住東京開封,未能將敵軍趕往黃河以北,以致後來金軍多次南侵,並占領中原地區。宋、金在黃河、長江內外展開了曠日持久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