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東地區的統一,有力地鞏固了東漢政權,為劉秀爾後擊滅隗囂、公孫述,奪占隴、蜀,贏得統一戰爭的最後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攻占關中

在從事關東統一之戰的同時,劉秀也展開了鎮壓赤眉農民起義軍的行動。

早在綠林軍攻占洛陽的時候,赤眉軍的勢力也進入了中原地區。其首領不滿於更始政權所為,另立一幟,與以綠林軍為主體的更始政權相抗衡。建武元年(25年)九月,赤眉軍攻入長安,推翻了更始政權。

建武二年九月,占領長安的赤眉軍因糧秣不繼而西出隴東尋求出路,但結果為當地割據勢力隗囂所擊敗,隻好折回關中。他們擊走乘虛盤據在那裏的鄧禹軍,重新控製了長安。由於後勤保障仍未獲得解決,赤眉軍再度陷入饑饉,並為地方豪強武裝所包圍。不久,被迫放棄長安,引兵東歸。劉秀為一舉撲滅赤眉軍,決定憑借崤函險道,以逸待勞,以飽待饑,對赤眉軍實施截擊。

為此,劉秀調兵遣將,改任馮異為主將,取代鄧禹,急速西進,抵華陰(今陝西華陰西)阻擊赤眉軍,同時命令侯進、耿弇部集結,準備會同進剿。

馮異在華陰阻擊赤眉軍60餘天後,於次年正月東撤至湖縣(今河南靈寶西北)與鄧禹部合兵。不久赤眉軍進至這一帶,與漢軍相對峙。鄧禹邀功心切,迎戰赤眉軍。赤眉軍先佯敗,後反攻,大敗鄧禹軍,鄧禹僅率24騎逃回宜陽。馮異率軍相救,也被赤眉軍所擊敗。馮異逃至崤底,後收集散兵和當地豪強武裝數萬人,與赤眉軍繼續交戰。二月,雙方大戰於崤底。戰前,馮異先派一部分士卒化裝成赤眉軍,潛伏於道旁,戰鬥開始,馮異以少數兵力誘使對方進攻,再以主力相拒,待赤眉軍攻勢減弱後,突發伏兵出擊。赤眉軍因無法辨認敵我而陣腳大亂,潰退至崤底,8萬餘人投降。接著,劉秀親率大軍,與先期部署的侯進、耿弇部會合,攔截折向東南的赤眉軍餘部於宜陽(今河南宜陽西),予以全殲,赤眉軍首領樊崇等十餘萬人投降。至此,劉秀終於將延續10年之久的赤眉農民起義扼殺在血泊之中。

(4)並隴滅蜀

劉秀在鎮壓赤眉軍,削平關東群雄之後,西圖隴、蜀,統一全國就提到議事日程之上了。當時,竇融據有河西,隗囂占據隴西,公孫述割據巴蜀。劉秀根據形勢,製定了由近及遠、穩住竇融、先隴後蜀、各個擊破的戰略方針,首先將兵鋒指向隗囂。

建武六年(30年)四月,劉秀正式發動伐隴之役。遣耿弇等7將分兵進攻隴坻(今隴山,陝西隴縣西北),隗囂居高臨下,以逸待勞挫敗漢軍攻勢。於是劉秀暫時轉攻為守,命大司馬吳漢赴長安集結兵力,以資策應。同時爭取河西竇融出兵相助,使隗囂腹背受敵,並讓馬援煽動隗囂部屬及羌族酋長附漢。隗囂見處境危急,遂向公孫述稱臣,聯蜀抗漢。建武七年秋,隗囂得西蜀援兵後親率3萬大軍進攻安定(今甘肅鎮原東南),另派一部企圖奪取關中,但分別為漢軍馮異、祭遵部所擊敗。

隗囂的冒險出擊,造成後方的空虛,為劉秀乘虛蹈隙、直搗隴西提供了機遇。建武七年春,劉秀派遣來歙率2000人出敵不備,伐木開道,迂回奔襲,占領隴西戰略要地略陽(今甘肅莊浪縣西南),隗囂大驚,即遣重兵數萬進擊來歙,企圖奪回略陽。來歙與將士頑強堅守,使隗囂頓兵挫銳於堅城之下,有力地牽製了隗囂的主力。劉秀把握戰機,速派吳漢、岑彭、耿弇、蓋延諸將分兵進擊隴山,占領高平(今寧夏固原),自己則率關東大軍親征隗囂。所到之處,隗囂的部隊土崩瓦解,隗囂本人敗逃西城(今甘肅天水西南)。漢將吳漢、岑彭跟蹤而至,兵圍西城數月。隗囂大將王元率西蜀援兵趕到,才救出隗囂,共奔冀縣(今甘肅天水西北),漢軍也因糧盡撤兵。過後,隗囂雖然重占了隴西大部,但實力已遭重創,失敗乃是不可避免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