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1刺股問學,鑽研陽符

懸梁刺股,被作為刻苦學習的代名詞,已越千年,至今不衰。

刺股者,蘇秦也。

刺股,就是用錐子紮大腿。讀書困了,仍想讀,便用錐子刺一下大腿,以解困意。如此用功,實在可貴。不然,蘇秦恐怕也隻能默默無聞,難有後來的叱吒風雲。

當初,蘇秦曾經拜在鬼穀子門下學習遊說之術。隨後,他便四方遊說了幾年,不料處處都遭冷遇,最後連路費都沒有了,困難重重之下隻好回家。家裏人也瞧不起他,兄嫂、弟妹、妻子都嘲諷說:“想以搬弄口舌為職業,受苦受窮也是應該的。”蘇秦感到無比慚愧,決心要來日大展宏圖。於是,他足不出戶,終日讀書。家中所藏之書,蘇秦全部閱讀了一遍,仍然覺得憑借自己所學難於出人頭地,感慨道:“一個讀書人虛心地接受書本知識,卻無法仗此謀求榮華富貴;盡管這樣的知識很多,可又有什麼用呢?”

依憑什麼樣的知識,才能出人頭地?蘇秦晝思夜想,反複琢磨,終於悟出了這樣一個道理:隻有得到君王的賞識,才能受到重用;要想得到君王的賞識,就得學會揣摩君王的心意。可惜的是,能夠授人以這種知識的書籍,實在少得可憐。

終於,蘇秦找到了兵家名書《周書陰符》。他看出,弄懂此書之日,便是出頭之時。於是,他便埋頭攻讀此書。千百年來流傳的刺股佳話,就產生於這時。

蘇秦將《周書陰符》反反複複地讀了一年,從中學到了許多揣摩君王心意的訣竅。他充滿信心地說:“憑著這點本事,就足以遊說當代的國君了!”

2遊說諸侯,赴趙為相

盡管蘇秦對遊說一舉充滿自信,滿有把握,但初始卻困難重重,四處碰壁。

蘇秦想見周天子。可是,周天子的近臣都瞧不起他,周天子更是拒不接見。他隻得改變主意,到秦國去求見秦惠文王。蘇秦看出,天下最強之國莫過於秦,秦國吞並其他各國是早晚的事。能夠得到秦王重用,乃一生之大幸。於是,他便向秦王獻計如何兼並六國。

秦惠文王說:“您的主意好是好。可是,好比鳥妁羽毛尚未豐滿,不可能展翅高飛,我國的政治尚未走上正軌,談不上兼並天下。”

當時,秦國剛剛誅殺了商鞅,對遊說之人都很憎恨和反感,當然不肯任用蘇秦。蘇秦費盡心機,一再爭取,秦惠文王始終對他不理不睬。

蘇秦一氣之下,由主張秦吞天下,變為反秦抗秦。於是,蘇秦到了燕國,從此高高地舉起了合縱抗秦的大旗。

蘇秦拜見了蒸國國君燕文侯,說:“燕國乃是天然的府庫之地。沒有戰爭之患,人民安居樂業,這種和平境況沒有比燕國更好的了。大王明白為什麼燕國沒有受到秦國的侵略嗎?這是因為中間有個趙國作屏障,擋住了秦國。秦國決不會曆經幾千裏,越過趙國來打燕國。可是,趙國要想打燕國,那就太容易了。渡過滹沱河,涉過易水,不到四五天,就可抵達燕國首都。我希望大王能跟趙國合縱親善,然後再聯絡中原諸侯共同抗秦,讓天下結成一體,燕國也就沒有什麼擔憂的了。

燕文侯自知燕國弱小,合縱聯盟對其安全尤為有利,所以非常讚成蘇秦的主張,供給蘇秦車馬和金銀布帛,請他去跟趙國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