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將軍也是開了眼界,能夠坐上副統領的位置,足見他的軍事才幹和見識。於是離開座位,站起身子,那些將領亦跟著站起身子行拜國士之禮,異口同聲說道:“請莫先生施以援手。”
莫離回禮,隨後說道:“陳將軍大義,眾位將軍大義。我不過是一名小小修道之士,與諸位萍水相逢,諸位敢將偌大的樂安城托付於我,莫離誠惶誠恐。並非莫離不願出手,隻是我乃修道之人,本不應該插手這等事情。”
“莫離此前的一番話並非是不尊重諸位,諸位將軍都是才德兼備之人,行軍打仗、排兵布陣、治理國家都講究勢。所謂順勢而為,逆勢難存。如今之局勢,眾位以為如何?可有與南北四州、中原王朝對抗之力?即便莫離與眾位將軍僥幸幫助樂安城渡過難關,那麼以後又該如何自處?”
莫離說於此頓了頓,見眾人不禁歎氣,隨後又繼續說道:“保一城易,守一生難。謀一方百姓福祉易,濟天下蒼生難。”
陳子期行禮說:“先生,古語有雲,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大丈夫生於亂世,當立不世之功。如今,一城不救,又怎能拯救天下?先生身居通天徹地之能,豈不該為皇天後土立命。”
莫離滿意地看看陳子期,隨後說道:“立命立誌易,孰又有大破大勇之力,不阿剛心?”
“子期可有?”莫離走到陳留身邊笑著問道,隨後又轉身看向陳瑜卿問:“將軍可有?”
“諸位可有?”
見眾人不作答,莫離隨後繼續說道:“即便各位有此等雄心,那麼府下又有多少能人異士?順勢而為也好,逆勢而為也罷,須得名正言順,陳將軍、子期,諸位,可想得明白?”
曹將軍見莫離連連發問,卻不表相助之意,心中有了些許怒氣,於是略帶譏諷的問道: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依先生之高見,這天下誰能做得?”
莫離笑笑說:“曹將軍,天下之事,莫離不懂。我隻將心中所想說予大家,做與不做皆是諸位之事。”
陳瑜卿以為莫離打算坐視不管,忙解釋道:“莫兄弟,廣德一時失言,還望莫兄弟海涵。”
“廣德,怎敢與先生如此說話,快向先生道歉。”
“將軍,這……”見陳瑜卿使眼色,曹將軍隻好說道:“莫先生,廣德失言,還請先生莫怪。”
“天下之事,一時難論。”陳留再次說道:“先生,您古道熱腸,俠骨丹心,還望援手。”
莫離走到陳留麵前,拍拍他的肩膀說道:“就百姓於水火,我自當義不容辭。不過……?”
“先生請說。”
“不過若要我出手,子期需在三日之內親自請得城內十名最為賢能隱士相助。”
“三日?”
“怎麼,子期怕了?”
“請先生放心,子期定當不負先生所望。”
莫離點點頭,隨後對猶如使了一個眼色,二人消失在軍事廳中,臨走之時留下一句話:“子期,三日之後,杏花樓見。”
“將軍,這小子莫不是耍我等。隻給三日時間,那些隱士又豈是如此容易請得。”
“是啊,將軍。那些隱士要是願意出手,當年又豈會……”
“夠了。”陳瑜卿嗬斥一聲,隨後看向陳留問道:“留兒,你如何看?”
陳留笑了笑說:“三日雖難,兒子願意一試。”
——
樂安城外,某處。
“公子,既然有心相助,為何還要限三日之期呢?”
莫離小小說:“若是連這等事情都無法解決,又談何天下?即使此次我解決了樂安城的危機,那我離開之後呢?”
幽若笑著說:“原來公子是考驗陳公子。”
莫離看著麵前的荒草,長歎一聲說:“可憐萬裏關山道,年年戰骨多秋草。”
“亂世起,一將功成萬骨枯。這天下又有多少百姓要流離失所,妻離子散啊,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