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若伯符尚在。”周瑜腦海中立即浮現出孫策那張充滿男兒血氣、剛直不阿的麵龐。心中暗暗歎道:“以你的性格,若是遇到勢均力敵的對手,想必會使盡渾身解數,堂堂正正地在戰場上與對方較量。
”妾身認為,姐夫與夫君外在雖然有所差異,然本質卻如出一轍,皆正氣浩然,不願以手段來取勝。“夫君隻需繼續善待使者即可。”
“我本欲勸說主公,可當他按住我肩頭的那一刻,一切已成定局,主公認定的事,向來不會那麼容易改變。萬一孔明真的為了孫劉聯盟去襲糧,為夫於心何安。”
“夫君莫要小瞧了那兩個人,尤其是那黃月英。外交策略或許不如諸葛亮,但那股機靈與才氣卻毫不遜色。”
且說江東驛館內。
莫非我又要度過一個不眠之夜?
閉上眼睛,便能看到周瑜時而陽光、時而落寞的身影。來江東後,自己對周瑜的誤會越來越多,可此人總不計較,一笑而過。想到他因為孫權是孫策的弟弟,自己便主動扛下謀害使臣的黑鍋,我心中越發地不是滋味。
一定要做些什麼。我暗自在心中計劃著。看來這件事,還得請魯子敬來幫忙。
“子敬!”一大清早,周瑜剛推開自家府邸的大門,就隻見魯肅恭敬地立於門口。“子敬這麼早來找瑜,莫非有何要事?”
魯肅仔細地看了看周瑜,關切地問道:“肅觀公瑾氣色不佳。”
周瑜歎了口氣。“昨晚睡的不安穩,僅僅睡了兩個時辰。”
“肅有一事相告,保證公瑾聽了之後精神振奮。”
“當真?”周瑜一臉好奇。“子敬且道來。”
“是。據肅所知,昨夜僅僅睡了一兩個時辰的不隻公瑾一個。驛館內的那兩位從三更天開始便忙著從江夏調動士兵,裝運軍械糧草,一副整裝待發的樣子。”
“什麼!”周瑜驚道:“他們當真要去?”
“公瑾為何驚訝。”魯肅道:“肅遣人打聽了一番才知道這是公瑾的意思。他二人如此,公瑾當高興才對。”
“子敬,瑜向來視你如知己。實不相瞞,這全是主公的意思。瑜本打算用此顯而易見的策略來安撫主公,順便提醒孔明。沒想到他礙於孫劉聯盟,竟真的要去聚鐵山赴險,真是糊塗一時!”
魯肅臉上露出一絲欣慰的笑容。“肅很高興公瑾在我麵前可以道出實情。公瑾不必憂慮,那黃宛貞已經安排好了一切,公瑾隻需如此如此???”
“我得公瑾,日後再無憂矣!”孫權邊走邊道:“公瑾之策雖然淺顯,然而想必那諸葛亮由於聯盟的緣故,也不得不前往聚鐵山。公瑾行動之快,真讓權始料未及。”
“主公過獎。瑜受先將軍重托,必會對主公及江東肝腦塗地。”
又是由於兄長的緣故。孫權眼神瞬間一冷,但頃刻間,他又恢複了那副笑容。
二人漸漸行至江邊。
“就先在這裏停一下。”遠遠望見渡江之處忙碌的景象,孫權抬手攔住周瑜。“我倒要看看,劉皇叔帳下將士比我江東如何。”
隻見江邊雖然聚集了很多人忙前忙後,但卻井然有序,沒有一絲紊亂的跡象。在一塊高於地麵的巨石上,可以看到一名眉清目秀,身著藍色布衣的少年正手握令旗,沉穩地來回調度。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黃月鳶。
再向江麵上看去,一艘艘快船早已停靠在岸邊,時不時地還有後續船隻從江夏的方向駛來。大部分的船上都站滿了士卒,少部分船隻用來運送輜重。每條快船按二十人粗略一算,如今已有近四百人抵達江東。
“這???”孫權雙眉緊蹙。“你確定劉備帳下隻有兩千人?他也真舍得調遣,這可是他的本錢啊,不怕在聚鐵山全軍覆沒?”
“瑜也甚感奇怪。”看到這麼多人,周瑜心中也打起鼓來。
這時,江麵駛來一船,船頭那人身披白色鶴氅,在陽光照射下格外耀眼。
“諸葛亮。”孫權小聲念道。周瑜定睛一看,那副溫潤的笑容,不是諸葛亮又是何人!
待船靠岸後,我便迎了上去,拱手道:“軍師。”
諸葛亮點點頭。“準備的如何?”
“稟軍師,預計正午時分即可出發。”
“好,按亮說的,傳令吧!”
我回身道:“張飛,趙雲聽令!”話音剛落,就見兩人上前應道:“末將在!”
“張翼德,趙子龍!世之虎將,他們竟將此二人遣去。”孫權抬頭望去,隻見那兩人為首一人膀大腰圓,濃密的黑發豎在頭上,鬥誌昂揚;另一人看似一名文官,實則透出一股讓人不寒而栗的殺氣。“如此猛將,竟要去聚鐵山赴險,可惜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