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等閑平地起波瀾(2 / 2)

“主公感到可惜?”周瑜側臉問道。

“自然,我本欲給他們一個下馬威,滅滅諸葛亮的傲氣。卻想不到劉備竟會將自己麾下的三員大將派出去兩個。我與曹操對抗還要指望此二人上陣殺敵,如若他們折在了聚鐵山,豈不可惜。”

“主公所言甚是。誒?主公且看,那不是子敬麼!”

孫權向江邊看去,隻見魯肅一路小跑直奔渡江口。

“子敬!”諸葛亮迎上前來,我亦是從巨石上一躍而下,向魯肅走去。

魯肅喘息著問道:“肅聽說了江邊的狀況,急忙趕來,孔明,宛貞,你們這是欲往何處?”

孫權一聽,皺眉問道:“公瑾,你竟連子敬也不曾告知?”

周瑜拱手道:“是。主公言此事關係重大,瑜便認為還是不要讓太多人知道為好。”

“我們欲往聚鐵山,子敬不知?”

魯肅搖搖頭。“自是不知。聚鐵山乃是曹操屯糧之處,孔明莫要說你等是去襲糧!”

孔明淡淡道:“正是。”

魯肅大吃一驚。“曹孟德乃謹小慎微之人。屯糧之所又豈會不用重兵把守?不可不可。”

我鄭重說道:“子敬莫要再勸。孫劉既已聯手,我方應當出人出力,一直尋不得機會。如今受周都督重托,前往聚鐵山,我等義不容辭。”

“那也不必將帳下將士盡皆派出,萬一曹操趁機帶兵攻打江夏,劉皇叔拿什麼禦敵?江夏若失,我等幾無勝算。難道公瑾不曾言派兵相助?”

“都督慷慨,曾說派兵一千相助,然而???”我有些不好意思地說:“我方能夠出力的地方本就不多,此役若再借助江東的兵力,我等實在過意不去。再者,孔明從江夏調來了張、趙二將,我們還是有信心拿下???”

“宛貞太過自負,量區區兩千人,如何能夠!你二人欲送死?”

我與諸葛亮相視而笑。“子敬還是小看了我二人。”說罷,領著魯肅往僻靜之處走了走(雖說是僻靜之處,卻離孫權、周瑜近了許多)。

“月英昨日從街上小兒口中聽來幾句歌謠,不知當說否?”

“請講。”

我清清嗓子,念道:“伏路把關饒子敬,臨江水戰有周郎。連小兒都如此說,可見都督與子敬的過人之處。”

“不敢不敢。”

“不過,這兩句歌謠也可以這樣理解。子敬隻善於路麵上作戰,把守關口;而公瑾隻善於水戰。與之相比,我家軍師卻是各種戰法無所不通,月英不才,對兵法陣勢也略有研究。因此,這等危險的任務,也隻有我們才能勝任吧。”

聽到這裏,孫權轉身返回。

“主公?”周瑜趕忙追了上去。

“公瑾,去告訴他們,就說江東已經對第一仗做了萬全的準備。我體恤皇叔,不用再去赴險了。”

“主公為何放過這次良機?”周瑜嘴上雖這麼問,心中卻暗暗鬆了口氣。

“設計反倒被他人笑我麾下之人無能,是我的過失。劉備的誠意讓我頓然醒悟,孫劉唯有同心協力,才有勝利的希望。何況,我確實不想折損這麼多將士,尤其是那張飛趙雲,更不想丟了江夏。孫劉之間,待破曹之後,再做計較吧。”

“主公能如此想,真乃江東幸事!”周瑜言罷,不禁扭頭張望,畢竟武將間難免惺惺相惜,周瑜也渴望再一睹張、趙二人風采。

然而他卻不知在他身後,孫權那一雙碧綠的眼睛,正意味深長地看向他。

“真有你們的!”周瑜滿麵笑容地大步邁入驛館內,諸葛亮和我亦是笑嘻嘻地迎了上去。“主公命我前來相告,江東已做了萬全的準備,皇叔與眾將士不必再去聚鐵山。你們真是了得,先是以誠來服主公。而後又抓住主公的脾性特點,用言語激他反倒會使他先怒而後冷靜下來,反思孫劉當聯手同心抗曹。”

諸葛亮將我推倒周瑜麵前:“這次可全是宛貞的主意,亮隻是配合罷了。”

看到周瑜眼中的誠摯,我深吸一口氣道:“還望公瑾原諒月英,月英初見公瑾兄時,提防心很強,然而這幾天以來,你非但沒有害過我們,還屢次想方設法助我們渡過難關,如此看來,月英才是小人。所以這次我便設計幫助公瑾兄,也是幫我們自己過了這一劫。月英不求別的,隻求公瑾兄能不計前嫌。”說罷,我深鞠一躬。

“誰人不知我周瑜欣賞女子,尤其是漂亮女子,又怎會跟宛貞計較呢?瑜隻希望你記住一句話:永遠不要太過悲觀地看這亂世,往往正是很多真摯的感情,才能在這亂世之中永久地存活下去。”

“我記下了。”我笑著道。

從此刻起,我與周瑜之間,再無嫌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