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韋昌輝後,洪秀全召石達開入京輔政。但這時的洪秀全已不再相信外姓人,封自己的兩個兄長為安王、福王,以牽製石達開。石達開害怕重蹈楊、韋覆轍,率10餘萬精銳部隊出走。一開始時在江西、福建等地活動,兩年後遠征西南。後終因孤軍流動作戰,在四川大渡河畔遭清軍重兵伏擊,全軍覆沒,石達開本人也遇害。
天京事變是太平天國由盛而衰的轉折點。由於這次內訌,太平天國失去了具有號召力的領導核心,軍事力量也遭到嚴重削弱。清軍乘勢反撲,重建江南、江北大營,圍攻天京。湘軍則連續奪取武昌、九江、鎮江等地。太平天國在安徽、江西、湖北、江蘇的占領區幾乎都丟盡了,太平天國的力量受到重挫。洪秀全思圖振作,大力提拔年輕將領李秀成、陳玉成,率軍擊潰清軍江北大營,橫掃蘇北清軍。兩個月後,又大傷湘軍元氣,安徽北部複為太平軍所有。兩年後的初夏展開天京破圍戰,清軍江南大營被一舉蕩平。太平軍乘勝東征,攻占了江蘇、浙江大部分州縣。 盡管太平軍取得了軍事上的暫時勝利,但太平天國後期,政治上愈加腐敗。洪秀全疑心很重,隻重親族,上下離心,軍心渙散。 這時清廷改變了對湘軍的態度,由原來的心存疑慮轉為完全依靠,湘軍成為同太平軍作戰的主力。兩年後,曾國藩派李鴻章模仿湘軍兵製建成準軍,開赴上海,成為江蘇戰場太平軍的勁敵。這期間,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慈禧發動政變上台,確立了“借師助剿”的方針。湘軍、淮軍與外國侵略者聯合起來,太平天國麵臨更為險惡的鬥爭局麵。
1861年秋,由於李秀成一心經營江、浙,對陳玉成在天京上遊的征戰不予配合,致使湘軍攻陷了安慶,直逼天京城下。陳玉成北走壽州,被叛徒誘捕犧牲。次年秋冬,李秀成在天京外圍與湘軍苦戰,日久無功。此後僅一年多時間,包括蘇州、杭州在內的太平天國江、浙占領區,即一一失陷。天京已成孤城,李秀成勸洪秀全另圖發展。此時洪秀全已全無進取精神,隻想困守。1864年7月19日,天京被湘軍攻破。在此之前洪秀全已經病逝。李秀成突圍被俘,最後被曾國藩所殺。天京陷落了,太平天國也失敗了。雖然太平軍的餘部仍在長江南北繼續堅持作戰,但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運動就此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