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邵榮作戰積極性不高的說法就更加牽強了,其實不隻是邵榮,許多文臣武將對此次戰役的前景都不看好,包括自己非常信任的李善長也主張退守,但自己最終還是將總管兵馬後勤的任務交給了李善長,並且在眾人麵前對其能力、功績進行了一大頓吹捧。
結果李善長這個老頭感動得痛哭流涕,當即表示自己定會盡心竭力,誓死效命。同樣的道理,如果自己在這種情況下對邵榮表示絕對信任,恰可達到收買人心的效用。
劉伯溫見無法勸說蔣淳斌,隻得拱手作罷。而蔣淳斌還興衝衝地給邵榮寫了封信,說什麼“我非常相信你…此次我必勝,君亦勝…戰後舉杯同賀,與君攜手共坐”之類的肉麻的話。
當然,這種情況下,邵榮自然也表示自己會全力阻擋,絕不會讓張士誠為大軍帶來麻煩,同時拜謝大帥恩典。
至此,劉伯溫再也不說什麼了,而蔣淳斌則誌得意滿地開始細細籌劃作戰策略,給眾將分配任務。
雖然蔣淳斌這次並沒打算在水上迎戰陳友諒,但水軍力量的出動還是必須的,於是蔣淳斌一邊命廖永忠和俞通海訓練水軍備戰,一邊讓康茂才等人抓緊招收兵員,發展水軍勢力。
陳友諒做好準備,自太平出發的那天,蔣淳斌也給所有參戰的高級將領開了一個會,既是打雞血,也是凝聚軍心。
徐達、常遇春等人都是不怯戰的,畢竟跟了蔣淳斌那麼長時間,他們相信蔣淳斌,也從不會畏懼任何事情。
蔣淳斌看著這些人,心中無限感慨:誠然,這場戰場是沒有把握的,可他們都選擇跟隨自己,幫助自己,這就是情義!
說到底,最需要贏得這場戰爭的人就是自己,因為陳友諒可能會放過、甚至去招降任用任何人,卻唯獨不會饒了作為統帥的自己。
“各位兄弟,今日我蔣淳斌在這裏謝謝你們!”,蔣淳斌高舉起手中的酒碗,一陣心潮澎湃,“今日我叫了你們一聲兄弟,就是真把你們當作兄弟,你們選擇相信我,我就絕對不會辜負你們對我的期望!”
蔣淳斌說罷,便將碗中烈酒一飲而盡,爾後與眾人一齊將酒碗擲在地上,摔得粉碎,瓷碗碎片上,倒映著他們一張張慷慨激昂的臉…
這場大戰終於要爆發了,蔣淳斌的心中說不出的複雜。經過與眾將的商議,他將此次的伏擊地點定在了龍灣:那裏地形開闊,又有矮山丘陵作為屏障,最有利於自己的大軍作戰。
此時所有的陷阱都已布下,就等著陳友諒鑽進來了,可許多戰將卻提出了異議:你怎麼就確定陳友諒一定會在龍灣上岸?萬一他在另一個點上岸,這些準備豈不是都白費了?
可蔣淳斌卻笑著搖了搖頭道,“這個你們不用擔心,我早就考慮過了,到時候自然有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