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計算
2.酸度計法
(1)原理、試劑及儀器同醬油衛生標準的分析方法。
(2)檢驗方法稱取0.50g樣品,加60mL水,以下按醬油衛生標準的分析方法(氨基酸態氮測定方法),自“開動磁力攪拌器”起操作。
五、味精摻雜物的檢驗
味精中水分、穀氨酸鈉和食鹽的總和應在100%,如相差過大,則可能有摻雜、摻假物存在。摻雜物質一般有澱粉、麵粉、食鹽、醋酸鈉、磷酸鈉、碳酸氫鈉、氯化銨、硫酸鈉及硼酸鈉等,鑒別方法如下。
(一)感官檢驗
1.摻入石膏、食鹽的檢驗
色澤:晶體狀味精潔白如雪,光亮透明,顆粒細長。摻入石膏的味精呈赤白色,不透明,無光澤,顆粒大小不均勻。摻入食鹽的味精呈灰白色,無光澤,顆粒較小。
口感:取少許味精直接放在舌頭上,如果是合格味精,舌頭感到冰涼,且味道鮮美。若感到有苦鹹味,則是摻了食鹽。若摻了木薯粉或石膏,則不僅難於溶化,而且有冷滑、黏糊之感。
2.摻入麵粉或澱粉的檢驗
粉末狀味精呈乳白色,光澤好,細小,手觸有澀感,口嚐有涼感,不易馬上溶化,有類似鮮肉的腥味。摻加有麵粉或澱粉的假味精可隨麵粉或澱粉色澤的不同而發生變化,無光澤,帶有雜物,手觸有光滑感,且取少許味精含在口中會有黏糊感。
(二)理化檢驗
1.摻入澱粉的檢驗
(1)原理澱粉遇碘液呈現藍色或藍紫色。
(2)檢驗方法取樣品約0.5g,加水5mL,加熱溶解,冷卻後,加入1~2滴碘液。若有澱粉摻入,則呈現藍色或藍紫色。
2.摻入乙酸鹽的檢驗
(1)原理乙酸鹽與乙醇在硫酸存在下,生成乙酸乙酯。
(2)檢驗方法取樣品1g,加入無水乙醇1mL及濃硫酸1mL,在水浴上加熱振蕩,冷卻後,嗅其氣味。若摻有乙酸鹽,則產生乙酸乙酯的香氣。
3.摻入磷酸鹽的檢驗
(1)原理磷酸鹽與鉬酸銨在酸性條件下生成黃色磷鉬酸銨沉澱。
(2)主要試劑鉬酸銨溶液(5.3g鉬酸銨溶於100mL水中,加入10mL濃硫酸,再用水稀釋至200mL)。
(3)檢驗方法取樣品0.5g,溶於少量水中,加鉬酸銨溶液2~3mL,並加4~5滴濃硝酸,微熱。如生成黃色沉澱,即表示有磷酸鹽存在。
4.摻入碳酸鹽的檢驗
(1)原理在酸性條件下,碳酸鹽或重碳酸鹽產生CO2氣泡。
(2)檢驗方法取樣品0.5g,加少量水溶解後,加數滴10%鹽酸(或硫酸)溶液。如有碳酸鹽或重碳酸鹽摻入,則有氣泡產生。
5.摻入硫酸鹽的檢驗
(1)原理氯化鋇與硫酸鹽溶液反應,生成白色沉澱。
(2)檢驗方法取樣品1g,溶於少量水中,加10滴鹽酸溶液(1+3),再加數滴10%氯化鋇溶液。如產生白色沉澱,則有硫酸鹽存在。
6.摻入硼酸鹽的檢驗
(1)原理在濃硫酸存在下,硼酸鹽與乙醇(或甲醇)反應,生成極易揮發的硼酸乙酯或甲酯,點燃後,呈綠色火焰。
(2)檢驗方法取樣品0.5g於小瓷皿中,加入8~10滴濃硫酸及乙醇(或甲醇)1~2mL,充分混勻,點燃。如有硼酸鹽存在,則呈綠色火焰。
7.摻入蔗糖的檢驗
(1)原理蔗糖與間苯二酚在濃鹽酸參與下,生成玫瑰紅色產物。
(2)檢驗方法取1g樣品於試管中,加0.1g間苯二酚及3~5滴濃鹽酸,煮沸5min,如有蔗糖存在,則呈現玫瑰紅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