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節 摻偽蜂蜜的鑒別檢驗(2 / 2)

摻有羧甲基纖維素鈉的蜂蜜,顏色深黃,黏稠度大,近似飽和膠狀溶液,有塊狀脆性物懸浮,底部有白色膠狀小粒。

2.理化檢驗

(1)原理羧甲基纖維素鈉不溶於乙醇,與鹽酸反應生成白色羧甲基纖維素沉澱;與硫酸銅反應產生絨毛狀淺藍色羧甲基纖維素沉澱。

(2)檢驗方法取蜂蜜10g,加20mL95%乙醇溶液,充分攪拌,混合均勻,即有白色絮狀物析出。取白色絮狀物2g,置於100mL溫熱蒸餾水中,攪拌均勻,放冷備檢。

取上液30mL,加入鹽酸3mL,產生白色沉澱為陽性。

另取上液50mL,加硫酸銅溶液100mL,產生絨毛狀淺藍色沉澱為陽性。

若上述兩項試驗均出現陽性結果,則表明摻有羧甲基纖維素鈉。

(六)蜂蜜摻尿素的檢驗

1.感官質量檢驗

摻有尿素的蜂蜜雖甜,但有澀口感及異味。

2.理化檢驗

(1)原理尿素中含有氨,遇pH試紙變藍;尿素與二乙酰肟試劑反應,產物呈紅色。

(2)主要試劑二乙酰肟液(取600mg二乙酰肟及30mg硫氨脲,加蒸餾水100mL溶解)。

(3)檢驗方法取蜂蜜5mL,加水20mL,加熱煮沸即可聞到氨水味。將濕潤的廣泛pH試紙置於水蒸氣上方,試紙變藍,則說明摻有尿素。

也可取蜂蜜3mL,加入3mL蒸餾水,再加3~4滴二乙酰肟試劑,混勻,再加入1~2mL磷酸,混勻,置水浴中煮沸,觀察顏色。如呈紅色,則說明摻有尿素。

(七)蜂蜜摻甘露蜜的檢驗

甘露蜜又稱蚜蟲蜜,係蜜蜂采集到蚜蟲在植物葉片上分泌的甜汁而釀成的蜜。

1.感官質量檢驗

甘露蜜比自然蜂蜜顏色深,呈暗褐色或暗綠色,無香氣,甜味平淡,不潤口。

2.理化檢驗

(1)原理甘露蜜主要含有糊精和鬆三糖,與飽和石灰溶液加熱煮沸,產生棕黃色沉澱;在95%乙醇溶液中出現沉澱。

(2)檢驗方法取可疑甘露蜜1份加水1份混勻。取此混合液2mL,加石灰水(過飽和石灰溶液的上清液)4mL,加熱煮沸。如有棕黃色沉澱,則有甘露蜜存在。

另取上法中混合液1mL,加入95%乙醇溶液1mL,混勻。如出現沉澱,也表明有甘露蜜存在。

(八)蜂蜜摻雷公藤堿的檢驗

有毒蜂蜜是蜜蜂在蜜源植物較少的情況下,采集有毒植物的花蜜而釀成的蜜。目前發現並報道的有毒蜜源主要是指雷公藤類植物,這種蜜含有劇毒的雷公藤生物堿,食用後會引起中毒。

蜂蜜摻雷公藤堿的檢驗可以進行感官檢驗和理化檢驗。

1.感官檢驗

含雷公藤堿蜂蜜常呈棕色或褐色,有苦澀味。

2.理化檢驗

(1)雷公藤紅反應

原理:雷公藤堿在三氯化銻的氯仿溶液中,呈現紅色。

檢驗方法:取少許可疑蜂蜜置於燒壞中,加入三氯甲烷,用玻璃棒攪拌,通過無水硫酸鈉過濾。吸取濾液1mL置於試管中,加5%三氯化銻的氯仿溶液。呈現紅色,則說明蜜中含有雷公藤堿。

(2)雷公藤堿反應

原理:雷公藤堿在硫酸介質中,與對二甲氨基苯醛、乙醇反應,呈現紫色。

檢驗方法:取可疑蜂蜜,加氨水,呈堿性,再加三氯甲烷,振搖、過濾,加入1%鹽酸溶液,使濾液酸化,然後振搖。分離出水層後,加氨水,使之呈堿性,再加三氯甲烷,振搖提取,分離出三氯甲烷,揮發至幹,得到殘渣。

取少許上述殘渣加入硫酸3滴和對二甲氨基苯醛結晶數粒,在水浴中加熱5min後冷卻,再加入乙醇0.5mL,若呈現紫色則說明有雷公藤堿。

思考題

1.在感官鑒別食糖的質量時,主要依據哪四個指標?

2.白砂糖與綿白糖有何區別?

3.簡述白砂糖品質的感官鑒別。

4.如何快速簡易鑒別蜂蜜真假?

5.舉例說明蜂蜜摻水的檢驗。

6.簡述摻有羧甲基纖維素鈉的蜂蜜的檢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