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檢驗方法在試紙上滴上1滴果汁(菜汁)飲料,然後將試紙於110℃下烘幹,如出現紅色斑點,則證明有維生素C存在。如果觀察不清,可將此試紙放在水中洗去黃色,這樣,紅色斑點就會更加清晰。
一般果汁飲料如沙棘飲料、酸棗飲料中都含有維生素C。
(三)非食用色素的鑒別檢驗
(1)原理非食用色素在氯化鈉溶液中可使脫脂棉染色,染色後的脫脂棉經氨水溶液洗滌後,顏色不退。
(2)主要試劑10%氯化鈉溶液;1%氨水溶液。
(3)檢驗方法取樣品10mL,加10%氯化鈉溶液1mL,混勻,投入脫脂棉0.1g,於水浴上加熱攪拌片刻,取出脫脂棉,用水洗滌。將此脫脂棉放入蒸發皿中,加1%氨水溶液10mL,於水浴上加熱數分鍾,取出脫脂棉水洗。如脫脂棉染色,則證明有非食用色素存在。
(四)果膠質的檢驗
(1)原理果膠質是普遍存在於果實中的一種高分子化合物,成熟果實中果膠質的主要存在形式是可溶性果膠。果膠質可以從它的水溶液中被酒精沉澱出來,借此方法可檢驗果膠質的存在。假果汁中沒有果膠質存在。
(2)主要試劑5mol/L H2SO4溶液;95%乙醇溶液。
(3)檢驗方法取待檢果汁10mL於100mL燒杯中,加入蒸餾水10mL;5mol/L H2SO4溶液1mL及95%乙醇溶液40mL,攪拌均勻後放置10min。如無絮狀沉澱析出,則證明沒有果膠質存在,即為偽造果汁飲料。
同時用真果汁飲料做對照。
(五)蔗糖的檢驗
可采用蔗糖與費林試劑反應,生成Cu2O磚紅色沉澱進行檢驗。飲料與費林試劑反應後,應靜置觀察。如瓶底出現磚紅色沉澱,則表示樣品中含有蔗糖。如無磚紅色沉澱,則樣品中無蔗糖或果汁,此飲料可疑似為“三精水”。具體操作方法見“第十一章摻假食品的鑒別檢驗實驗”。
(六)變質的果汁飲料的識別
鑒別果汁飲料是否變質,通常是采用通過一看、二嗅、三嚐的方法來確定。果汁飲料變質大概會出現以下現象:
混濁:不帶果肉的透明型果汁飲料一旦出現混濁現象,則多數為該飲料由酵母引起酒精發酵所致。通過觀察,可初步判斷已有變質的可能。
酒精味:若有混濁現象,且開瓶蓋後嗅聞到有酒精味,則可斷定是瓶內或果汁中的酵母恢複了繁殖能力,使果汁發酵產生酒精所致。這樣的飲料一般不要飲用。
酸味異常:果汁中的酸味來源主要是酒石酸、蘋果酸或檸檬酸。經科學配製的果汁飲料是甜酸適宜的。若在品嚐時發現酸味異常,則是變質所致,不可繼續飲用。變質的原因是飲料中的一些細菌分解上述酸類而生成醋酸和二氧化碳。
(七)果汁與果子露的區別
市場上常見的果汁和果子露飲料的區別如下。
1.原料
果汁飲料:是采用鮮果(或鮮菜)為原料,經壓榨方法取汁,略帶黏稠狀的液體,一般含可溶性固形物20%左右,相對密度為1.03~1.10。有的還需配兌部分調味劑和水,如橘子果汁、番茄果汁、刺梨果汁等。
果露:不含果品成分,它是采用檸檬酸、食用色素、香精、食糖,經人工配製而成的。
2.營養成分
果汁:含有果品所固有的營養物質,如糖類、維生素、無機鹽等。對人體健康有益,對某些疾病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果露:其營養成分主要是糖。一些果露以甜菊糖等甜味劑替代糖,其果品所固有的營養物質都較少,營養價值比較低。當然有的果露飲料具有清涼解渴、提神醒腦等作用,如橘子果露、檸檬果露。
相比之下果汁飲料比果露飲料更有益於健康。
四、汽水的質量鑒別
汽水含有二氧化碳氣體,飲用後感到舒適、涼爽,同時二氧化碳還可以抑製微生物的生長繁殖,有利於汽水的保存,所以汽水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質量好壞的重要標準。原輕工業部規定:果味汽水中含氣量(在標準狀態下)要相當於汽水體積的3倍以上,但並不意味著開瓶蓋時冒的氣泡越多越好。較好的汽水在開蓋後冒一些氣泡,但很快就平穩下來。那些長時間冒泡甚至液體衝出瓶口的汽水可能混有空氣或瓶壁不潔。
汽水分為清汁型和混汁型。清汁型汽水透明度較好,無混濁感;渾汁型汽水應沒有分層現象。從口感上說,好的汽水就是味道平和,過甜或嗆口的都不好。
(一)汽水質量標準
汽水質量的具體要求包括汽水味型、香氣和滋味、色澤和透明度等。
味型:汽水有果味型、果汁型、可樂型、鹹味型等多種。果味型汽水是添加甜味劑、香料調製成的;果汁型汽水是添加甜味劑、新鮮果汁等原料調製而成的;可樂型汽水是添加甜味劑、蔗糖等原料製成的具有獨特風味的汽水;鹹味型汽水則是添加甜味劑和精鹽等原料製成的一種保健型飲料。不同味型的汽水應具備各自的基本特點,名副其實。若所標明的味型與實際不符,或根本不標味型,則汽水的質量肯定有問題。
香氣和滋味:香氣與滋味除應與味型相適應外,還應具有香氣、滋味純正,酸度適中,符合該品種的風味,無怪味、異味。
色澤和透明度:果味型和鹹味型汽水應澄清、無色、透明並具有該品種應有的色澤。可樂型汽水應是棕紅色;果汁型汽水應色澤鮮明、混濁適中,允許有少量果肉沉澱,但不得有非果肉絮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