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節 摻偽飲料的鑒別檢驗(1 / 3)

飲料一般是指不含酒精,飲用後感覺清涼又能解渴的飲品。飲料一般分為兩類,一類是碳酸飲料,例如汽水等;另一類是不含碳酸的飲料,例如果汁和果子露等。飲料質量直接關係到人體的健康,飲用變質或劣質不衛生的飲料會導致生病。因此,在選購和飲用時,應認真鑒別其質量。

一、飲料的質量標準

1.感官指標

正常的飲料應該具有該品正常的色澤、滋味,不得有異味、異臭和外來雜物。

2.理化指標

有些飲料經營者為了降低成本,將飲料摻水出售,這不僅違反食品衛生法,而且損害了消費者的健康和利益,應堅決給予製止。

二、生水與開水的鑒別檢驗

生水與開水的鑒別可通過檢驗過氧化氫酶的方法進行。生水是微生物廣泛生長、分布的天然理想的環境之一,微生物在其中生長繁殖往往產生過氧化氫酶,可促使過氧化氫釋放出氧氣,可氧化碘化鉀而遊離出碘,碘與澱粉反應呈紫色。而經過煮沸的熱水,其中的過氧化氫酶被破壞,加入澱粉後,顏色無變化。具體操作方法見“第十一章實驗十二”。

三、果汁的質量鑒別

果汁是果實的汁液兌入不同量的水和糖而製成的飲品。果汁分為原果汁、鮮果汁、濃縮果汁和果汁糖漿4類。

原果汁是新鮮果肉直接榨出來的原汁,分為澄清果汁(如葡萄汁、蘋果汁等)和混濁果汁(如菠蘿汁、柑橘汁等)。鮮果汁是原果汁稀釋後加入砂糖、檸檬酸等調製而成。

濃縮果汁是鮮果汁經脫水、濃縮(1~6倍)而成,糖含量為60%~70%。果汁糖漿是原果汁或濃縮果汁經稀釋後,加入糖、酸調製而成,含糖量為40%~60%。

(一)果汁質量的鑒別檢驗

果汁質量可通過色澤、組織狀態、氣味、滋味等感官質量指標進行鑒別。

1.果汁的感官質量指標

優質果汁:應具有各種果汁應有的天然色澤,具有各品種果汁特有的果香味。甜中帶酸,並具有各種果汁特有的純正滋味。澄清果汁澄清、透明,無混濁。混濁果汁混濁均勻一致,無沉澱和雜質,封口嚴密,不漏液。

次質果汁:色澤稍顯不純正,天然香味不濃或微有異味。滋味不純正,稍有異味。

澄清果汁微有混濁。混濁果汁混濁不太均勻,無沉澱和雜質,封口嚴密,不漏液。

劣質果汁:失去了固有的天然色澤,變為其他顏色,如柑橘汁變為淺白色或綠色,山楂汁變成棕色或褐色等,澄清果汁中出現混濁,混濁果汁出現明顯分層。有絮狀物、團塊狀懸浮物,或液麵有菌膜,有大量沉澱、雜質,封口不嚴,漏液。有餿味、酒味、黴味等不良氣味。酸味過重,有苦味、澀味或其他不良異味。

2.果汁的感官鑒別

鑒別果汁的色澤,可以直接進行觀察。鑒別果汁的組織狀態,可在光直接照射下觀察,然後將瓶子顛倒過來,觀察其中有無雜質下沉,並注意瓶口是否封得嚴密,有無漏液現象以及標簽是否齊全。鑒別果汁的氣味,可打開瓶蓋直接嗅聞。鑒別果汁的滋味,可在常溫下開啟果汁瓶,直接品嚐或將糖度大的果汁用水稀釋成含糖約10%的溶液,再行品嚐。

(二)假果汁飲料的鑒別檢驗

不法商販甚至有的工廠,以糖精、香精和色素為原料配製成“顏色水”冒充果汁出售,有的也加入少量蔗糖。這雖然對人體無大危害,但這是一種損害消費者利益的違法行為,應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並給予嚴厲的製裁。

1.感官檢驗

配製的假果汁又稱為“顏色水”或“三精水”,口感較差,無果糖清甜、爽快的感覺,後味有糖精的苦味,或有較濃的蔗糖味。“顏色水”一般是小販自製的,為增加二氧化碳的含量,常加入小蘇打,所以有蘇打味。

2.糖精的定性檢驗

(1)原理糖精溶解於酸性乙醚中。蒸去乙醚,殘渣用少量水溶解,可直接嚐味。另外,糖精與間苯二酚作用,產生特殊的顏色反應。

(2)主要試劑20%中性醋酸鉛溶液;10%硫酸銅溶液;10%磷酸二鈉溶液;10%氫氧化鈉溶液。

(3)檢驗方法對不含蛋白質及脂肪類物質的樣品,如汽水、果汁等,量取50mL,置於25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釋至刻度,備用。

取上述處理好的樣品50mL,置於分液漏鬥中,加濃鹽酸1mL酸化,再加50mL乙醚提取,乙醚液用50mL水(含鹽酸1滴)洗滌,然後將乙醚分成兩部分。

將一部分乙醚蒸餾回收,加少量水使殘渣溶解,用玻棒蘸取少許嚐味。通過味道即可證明糖精是否存在。

將另一部分乙醚蒸餾回收,殘渣加入少許新升華的間苯二酚,再加濃硫酸數滴。用微火加熱,至剛出現棕色為止。冷卻後,用10%氫氧化鈉溶液中和。若產生黃綠色熒光,則表示有糖精存在。

注:檢驗用的樣品,應先除去脂肪、蛋白質,否則提取時易出現乳化。回收乙醚時應在水浴上進行,切忌明火。

3.果汁(菜汁)飲料中維生素C的檢驗

維生素C的定性檢驗采用如下試紙法。

(1)原理維生素C與對亞硝基二甲替苯胺和對二甲氨基苯甲醛反應,產物呈紅色。

(2)試紙的製備取對亞硝基二甲替苯胺0.2g和對二甲氨基苯甲醛1g,共溶於100mL95%的酒精溶液中,將濾紙用此溶液浸濕,晾幹後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