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利用合作夥伴的人脈資源。
比爾-蓋茨最重要的合夥人---保羅-艾倫及史蒂夫-鮑默爾,不僅為微軟貢獻他們的聰明才智,也貢獻他們的人脈資源。1973年,蓋茨考進哈佛大學,與現在微軟的CEO史蒂夫-鮑默爾結為了好朋友,並與艾倫合?為第一台微型計算機開發了BASIC編程語言的第一個版本。大三時,蓋茨離開哈佛投入到和孩提時的好友保羅-艾倫創建的微軟,開發個人計算機軟件。合作夥伴的人脈資源使微軟能夠找到更多的技術精英和大客戶。1998年7月,史蒂夫-鮑默爾出任微軟總裁,隨即親往美國矽穀約見自己熟知的10個公司的CEO,勸說他們與微軟成為盟友。這一行動為微軟擴大市場掃除了許多障礙。
再者,發展國外的朋友,讓他們去調查以及開拓國外的市場,常常會比微軟自己王婆賣瓜的方式更加有效。比爾-蓋茨有一個非常要好的日本朋友叫西和彥。他為比爾-蓋茨講解了很多日本市場的特點,並找到了第一個日本個人電腦項目,以此來開辟日本市場。
同時,比爾-蓋茨雇用非常聰明、能獨立工作、有潛力的人來一起工作。
比爾-蓋茨說:“在我的事業中,我不得不說我最好的經營決策是必須挑選人才,擁有一個完全信任的人,一個可以委以重任的人,一個可以為你分擔憂愁的人。”
貴人幫你一把,有可能節省你很長摸索的時間。能用好一個貴人,他就能為你打開一個更廣闊的交際場,替你省了很大精力。
朝中有人好經商
所謂“朝中有人好經商”。有了一定的關係,事情就好辦了。有錢人的生活總是那麼滋潤,從來都是錦衣玉食,車房成堆。為什麼他們能成為有錢人?可以追求生命的更高品味,而我們卻掙紮於貧困的最底層,喊天天不靈叫地地不應呢?這就要看身邊與你交往的都是些什麼人!有錢人的朋友都是什麼人?而我們的朋友又都是些什麼人呢?
歸根結底,有錢人的朋友一般都是那些達官貴人,有身份、有地位、社會資源極其豐富的人,而窮人的朋友大多還是另一些窮人。所以說,窮和富不是沒有緣由的,好和壞也是有根本差別的。
你一定要讓自己明白--在這個現實的商業世界裏,一個或是幾個關鍵朋友就是改變你命運的“大還丹”。這枚“大還丹”有再生的功效,能使自己的命運重寫、人生重塑!
一個人由窮變富,由不名一文到功成名就,肯定有他的“人生大還丹”在起著奇妙作用。董思陽就是把握好了這枚大還丹,於是從小麻雀搖身變為紅鳳凰。
董思陽出身於一個普通的醫師家庭,沒有任何社會背景,17歲那年因為偶然讀到了一本《亞洲企業家傳奇》,立下了“成為華人史上最成功女企業家”的目標。之後,她一邊讀書一邊打工實踐,她賣過花、開過飾品店,做過推銷員、私人助理……在她22歲的時候,董思陽已是香港鳳博國際集團有限公司的董事長、亞洲智慧女性的副會長了。
她是如何在短短幾年當中成就自己的商業帝國的呢?
除了聰明、勤奮、敢想敢幹這些不少人都具有的條件之外,善於利用“人脈”這枚“大還丹”更是董思陽成功路上的一個重要因素。
現如今,她的朋友遍布商圈、政府圈、媒體圈,甚至娛樂圈。董思陽說:“做哪行都可以賺到錢。隻要在對的時機,有一個好的智囊團並整合一切有用的資源就能撞出財富和成就的火花。”
可見,好的人脈確實就如一枚大補大救的大還丹,讓你在當下的商業社會打造金剛不壞的真身。就算你條件惡劣,前途凶險,你的人脈也會幫你掃平障礙,打開通途,讓你的一生都明亮起來。
從現在開始,千萬不要再苛責上天的不公平了!比爾-蓋茨說,這個世界本來就是不公平的。你無法改變這個世界,你唯一能做的就是改變你自己!這是你必須始終保持頭腦清醒的一件事。
而改變自己,又從何改起呢?很簡單,先從改變自己身邊的朋友做起!因為,與何種人交往將會決定你成為何種的人!
如果想讓自己成為一個優秀的人,結交高含金量的人必須是你奮鬥的重中之重。
當然,每一個人都想改變自己的命運,像每一個優秀的人一樣享受更高層次的生活。可是他們卻並沒有把人脈作為奮鬥的重點,反而去投機取巧,選擇了一個錯誤的方向,這樣南轅北轍,即便你努力一輩子到頭來都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其實,你的身邊隱藏著無數個機會,如果你能把握好這些機會,都完全可以改寫自己的人生。可是,多少人卻視之而不見,任之撒手離去。
很多人在辦事不順的時候,經常會有這樣的哀怨:“如果我有足夠多的關係,一定可以更加順利地完成這件事!”事實上,隻要你和那些關鍵人物有所關係,當有事情想要去拜托他或是與其商量討論時,你總是能夠得到很好的幫助。
這種與關鍵人物取得聯係的有利條件,就是好人緣所擁有的巨大推動力。事實上,你編織的關係網越寬廣,你做起事來就越方便,正如前人流傳下來的那句俗話“朝中有人好辦事”。
可見,朋友可以幫我們去除人生道路上的許許多多荊棘,讓我們所走的路變得平坦,直通成功的彼岸。
劉師傅下崗一年多了,如今他又上班了。令他想不到的是,這次居然是工作主動找上他的,當然這還得益於幾年前劉師傅結識的一位朋友。
5年前劉師傅為了給兒子籌集上大學的學費,決定將自己的房子出租。在出租房子時,劉師傅認識了一家房屋中介公司的陳女士。在交談中,雙方談得十分愉快。劉師傅把家搬到了別的地方,與陳女士的公司離得遠了,雙方聯係得也少了。
不久之後,劉師傅工作的廠子破產,個人承包之後,劉師傅被下崗分流了,賦閑在家。一次劉師傅去河西辦事,遇到了陳女士,雙方聊了起來。在得知劉師傅下崗在家待業後,陳女士說自己的公司正在擴大,需要一個辦理產權手續的員工,不知道劉師傅是否願意屈就。劉師傅想,他們隻是為了出租房子的事情打過幾次交道,雙方又有好長時間未曾見麵,便以為這是一句客套話,並未往心裏去,隻是口頭應承著說回家考慮一下。
哪知道劉師傅剛辦好事回到家,陳女士就打電話問他是否下個星期就能上班。陳女士說,辦理房產手續對公司而言是一個重要崗位,交給陌生人不放心;劉師傅是個熱心腸,又是熟人,如果方便的話,可以馬上上班。
過了一周,劉師傅就到陳女士的公司去上班了。如今陳女士的公司又擴大了,劉師傅成了河西分部的經理。
劉師傅深有感觸地說:“朋友多了路好走,這話一點兒也不假呀!”
可見,許多時候,你麵臨的生活問題、工作問題,單單依靠個人的力量很難解決。但是朋友多了會幫你出主意、出人力、出物力、出財力,和你一起解決問題,那樣你前方的路就變得寬廣了。因此,世界首富比爾-蓋茨說:“一個人永遠不要靠自己一個人花100%的力量,而要靠100個人花每個人1%的力量。”
一個成功的人士,往往能帶動和影響他身邊的人,他也善於理解和接受他們,使自己與他們之間的關係更融洽,達到良好的互動。
但現實中也並不是你認識朋友就能成功,還要看你的朋友是誰,你的朋友是做什麼的,你的朋友處於一個什麼樣的層次。如果你的朋友隻是一幫酒肉朋友,你天天陪著他們去喝酒,喝酒後還耍耍酒瘋,耍酒瘋肯定耍不出大事業來的;如果你認識的人都是扛著布袋要飯過活的,你也是東討西借的,你定然也要不出金山銀山,也借不到事業有成。所以說,想成功,想改命,你就得認識有能力讓你成功、有本事為你改命的人。這樣的人你認識幾個?
你或許會說,這樣的朋友我一個都不認識。其實,這是你思想認識的問題。要知道,這個世界上的任何一個人你都可以認識,西方有句諺語說:“每個人距離總統都隻有3個人”,這話不假,人跟人間的認識都是連鎖反應,沒有人你認識不到的,就這樣通過朋友的朋友一直認識下去,世界上根本沒有你認識不到的人!
所以,雖然你沒有顯赫的家世,沒有傲人的學曆,也沒有娶到億萬富豪的千金小姐,或是嫁給身價過億的有錢男人,但是你還可以有第三種選擇,那就是從此刻開始累積自己的人脈,並將人脈的力量最大程度地發揮出來,這樣成功便難逃出你的五指山!
借人氣來增財氣
有了一定的人氣,才能擁有一定財氣,財大才能氣粗。在經商活動中,成功者大多擁有強大的人脈網。誰能把結交朋友與利用朋友這個問題處理得好,誰就能借助來自各方朋友的力量成就一番自己的事業。這是因為在許多情況下,生意上能否獲利或成交不取決於商業行為本身而取決於人際上的關係。
有句話叫:“生意好做,夥計難找。”夥計不易找,而一個運籌帷幄的朋友就更難求了。尋找一位能獨當一麵、協助自己成功的朋友尤為困難。
美國著名的百貨公司薩耶-盧貝克公司的創始人之一理查德-薩耶本是做小生意的。他做夢也沒有想到最後生意能做得這麼大。因為他沒有什麼能憑借的實力。要說優勢的話就是他善於尋找和利用朋友。薩耶起初在明尼蘇達州一條鐵路上當運送貨物的代理商。這種代理商有共同的煩惱:有時收貨人嫌貨不好,拒收送到的貨物;若再將貨物帶回,就會倒賠一筆運費。後來薩耶改運送貨物的方式為郵寄。這樣不僅退貨率大為降低也為買主增加了便利。這種“函購、郵寄”的方式獲得了意外的成功。但要從中獲大利的話,他的生意必須擴大規模,否則,別人利用他創造的這種經營方法,很可能趕到他前麵去。他飽嚐了“夥計難找”的滋味。挑選了將近五年,終於找到了一個叫盧貝克的人,以兩人姓氏為名的世界性的大企業“薩耶-盧貝克公司”終於誕生了。兩人密切合作,公司第一年的營業額就比薩耶獨自一人時增加將近十倍,達四十萬美元。第二年的發展更快,這種發展速度不僅為二人始料未及,而且使他倆明顯地感到力不從心了。
盧貝克說:“我們何不請一個有才能的參加我們的生意?”
薩耶一直把當年發現盧貝克看成是一大快事,對他的這個建議由衷讚許:但要為上百萬元的生意找個經營人,又談何容易。不久,他們就有些泄氣了,這種大將之才,實在是鬼雄人傑,本來就是很稀少的,即便真有這種人才,恐怕也早被別人拉走了。薩耶和盧貝克幾次三番謀劃,決定開闊視野,到一般的小商人中去尋找。這也是因為大公司的經理一般不屑於經營他們的“雜貨鋪”,而在平凡的人物中選拔適當人才委以重任,他一定會盡全力報效,不會像重金禮聘的知名人物,即便請來了,也隻是抱著“幫幫忙”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