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人總是在不斷祈禱上帝保佑他,事業有成,財源滾滾,總是在說誰的機遇好,運氣好,自己為何沒有那麼好的機遇和運氣。有很多事業如日中天,讓後人不得不為之汗顏,為什麼這些人會神奇,難道是上帝在保佑他們?可仁慈的上帝對他的孩子們都是公平的。他絕不會對任何一個人偏袒的。不可能有所謂的上帝幫忙,這是事實,但在這樣的社會,獨木難支大廈,光靠一個人的力量去成就一番永垂千古的事業也可以說是異想天開,必須靠我們每個人都再熟悉不過的人脈。卡內基的成功就是一個典型的事例。
卡內基果斷跳槽追隨斯考特先生,可以說是走出了他一生中轉折性的一步。在湯姆-斯考特先生的提攜和幫助下,卡內基開始涉足投資領域,並獲得了最初的成功。
一天,斯考特先生問卡內基:“你能籌集到500美元嗎?我的一位朋友過世後,他太太將遺產的股份賣給朋友的女兒。現在這位女子急需用錢,想把股份轉讓出來。是亞當斯快運公司的股票,一共10股,恰好500美元。紅利是一股1元……我想你應該買它。”
亞當斯快運公司在當時是相當有實力的公司,它在波士頓、費城、匹茲堡、華盛頓、聖路易及歐洲各地都有分公司,主要經營鐵路,另外還經營彙款業務和銀行業務。按當時的行情來看,快運公司的股票的確也算是穩漲的股票。
盡管如此,500美元對卡內基來講畢竟是個天文數字。不久前卡內基的父親因病去世,家裏的錢已經差不多花光了。並且,他們每年還要付房款給舅舅,而房款的總價恰好是500美元。
“斯考特先生,我現在實在是籌集不出這麼大一筆錢。”卡內基隻能婉言謝絕了斯考特的好意。
“沒關係,我先替你墊上,無論如何也要把它買下來。”斯考特斬釘截鐵地說。第二天,斯考特先生有些為難地問卡內基:“對不起,他們非600美元不賣,你還要不要?”“要!我一定要!請代我先付600美元!”盡管這意味著要走一步險棋,卡內基仍下定了決心。當即寫了一張610美元的借據,並注明還款期限為半年。他用借據和股票作擔保,交給了斯考特。10美元是600美元借款的利息。
為了還清借款,卡內基一家省吃儉用,半年內便積存了200美元。卡內基的母親瑪琪又用房子作抵押,以8分的高利借回400美元。還款期限到時,卡內基把600美元本金如數歸還了斯考特先生。
不久,卡內基投資的股票得到10美元的紅利,他將其交給斯考特先生作利息,還清了斯考特先生借給他的全部本息。初嚐投資獲利喜悅的卡內基,沉浸在“我也是資本家了”的成就感中。他的眼光開始尋求更大、更有前途的投資項目。他對他的朋友們講:“這裏有下金蛋的鵝!既然千裏迢迢來到美國,就應在這個機會均等的開放社會中,一心一意地尋找金蛋。”
這是卡內基生平第一次大投資,此時的卡內基年僅20歲。就在這一年的秋天,斯考特先生高升,做了阿爾圖那事業總部部長。當時,隨著鐵路工程的進展,阿爾圖那的調車場以及修理廠擴大了,事業總部由此而變為實際的營業中心。對於斯考特先生而言,這次升職意味著進入了直屬董事長的中樞部門,他的地位越發重要了。
斯考特又想到了卡內基:“願意隨我一起去阿爾圖那嗎?做總部秘書,月薪55美元。”月薪55美元可不是個小數目,這比卡內基當時的月薪整整高出20美元!卡內基自然是毫不猶豫地表示願意。月薪一下增加了20美元的卡內基回家告訴母親:“您不用再做副業了。”斯考特先生和卡內基隻身前往阿爾圖那,同住在調車場附近的一家旅館。從此,兩人的友誼更加深厚了。
如果沒有斯考特先生的提攜,卡內基的成功會走很多彎路,浪費很多時間,24歲的時候也許他還在事業的邊上徘徊不定,左右難決呢?這隻是一種試想。現實裏,卡內基有了斯考特先生的幫助--成功了,而且是很成功。
安德魯-卡內基年輕時既無資本,又無鋼鐵專業知識和技術,為什麼能白手起家成為舉世聞名的鋼鐵巨子呢?
1.有明確的目標----安德魯-卡內基原來是一家鋼鐵廠的工人,他把“製造及銷售比其他同行更高品質的鋼鐵”作為明確的目標,33歲時就使自己建立的鋼鐵公司躍升為美國最大的鋼鐵公司,他因而成為全國最富有的人之一。那一年,他在自己的備忘錄中寫道:“人生必須有目標……”
2.善於發現人、理解人和使用人----以100萬美元的年薪聘請查理-斯瓦伯為其鋼鐵廠的總裁,他的工廠的生產情況迅速得到改善,產量大大提高,卡內基也從此逐步走向鋼鐵大王的寶座。
3.有積極的心態----安德魯-卡內基發現了一個秘密的口訣:“一切的財富,一切的成就,最初都隻是一個念頭而已。”積極的心態使他從貧窮和陰暗中崛起,成為他建立自己鋼鐵王國的“主要資產”。
4.有善於學習的精神----他善於模仿洛克菲勒、摩根和其他金融巨子。他留意那些人的一舉一動,研究他們的信念,模仿他們的做法,才有了現在的成就。
5.他善於把握機遇----在卡內基29歲的時候,戰爭造就了大量的機會,但稍有失誤就會喪失前途和生命。無疑地,他巧妙地運用了這一段青春年華,抓住了29歲這一空前絕後的良機,一躍成為美國十大巨人之一。
我們活在現實的社會中,就要靠那些確實能給你辦實事的人,而不是虛幻的上帝,這樣才能一步步取得成功,飛黃騰達。
貴人助你飛黃騰達
個人的力量始終是有限的,想擁有好人脈,一定要邂逅“貴人”。貴人並不難找,就看你以怎樣的心理動機去發現他們。有貴人幫助,能省去很多摸索的過程。找對貴人,你也就多了飛黃騰達的可能性。
成功者沒有一個是孤膽英雄,他們都是靠人脈一步步走向成功的,其中“貴人”起到的作用很可能是決定性的。中國有句老話叫“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就說明貴人的重要性。吃透貴人的心理需求,主動接近並滿足這種心理需求,絕對可以幫助你贏得貴人的好感。
李民在北京畢業後加入了找工作的人才大軍,他投簡曆、查資料,苦苦奔波了兩個月,還是沒一家單位錄用他,因為他學的是文秘專業,沒經驗,用人單位一概不要。李民簡直失望到了極點,覺得自己的大學白讀了,連一份工作都找不到。
正當李民一籌莫展的時候,突然老家的父親打來電話,說老家在駐京辦事處的姑爺爺生病住院了,讓他替全家人去醫院看望姑爺爺。放下電話後李民還是心灰意冷,他覺得自己是個畢業生,連份工作都找不到,到姑爺爺麵前除了丟人現眼還會怎樣呢?轉念又一想:如果探望姑爺爺,有可能給自己的工作幫上忙呢?還是去吧。第二天李民準備一番就去醫院了,姑奶奶看見自己的娘家孫子來了,自然欣喜非常,姑爺爺也很歡喜。寒暄之後老太太自然問起了李民的情況,李民含蓄地說:“也工作了一段,不太合適,自己辭職了,如今正找工作呢?”老太太可心疼壞了,連忙對李民說:“這麼熱的天到處跑著找工作,多受罪呀。不要找了,讓你姑爺爺看看有沒有合適的職位,安排一下就行了。”老爺子本不想管閑事,就推脫說自己這就退休了,不好辦事了。老太太很不高興:“我就這麼一個有出息的娘家人,你不安排也不行,虧你混了一輩子了,再說小建可是大學畢業生,有什麼不好安排的?”老爺子隻好應承下來。
結果不出一周,李民就到一家出版社上班了,還當了副社長的秘書。他覺得太神奇了,辛辛苦苦跑了倆月毫無效果,姑爺爺幾個電話就通知他上班了。李民覺得自己找對了姑爺爺這個大貴人,一下子飛黃騰達了。
一定要大膽去結交身邊的貴人,他們能幫你尋找機遇,開拓人際。可不能放著貴人不用,一個人瞎摸索。即使身邊沒有大貴人,我們也要有眼光,盡力去發掘身邊將來的貴人。
一個名叫秋強的年輕人,出身十分低賤,在浙江的一家錢莊做夥計。對於一個貧窮的年輕人來說,這算是一個不錯的差事了。年輕人天性愛結交朋友,他知道自己想要出人頭地,就必須與出色的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讓自己的交往圈子大起來,但這一切對一個小小的錢莊夥計來說,幾乎是希望太小了。那時當地還有一個人,也是命運不濟,這個人卻十分清高,經常在大街上閑逛。慢慢的這個人進入了小夥子的視線,小夥子發現他與常人大不一樣,相貌高貴,舉止不凡,常對市井人物和事情表現出不屑的神態。
有一天,小夥子在路上又與這個人碰麵,便誠懇地邀請此人喝酒。兩個人喝了一小會,小夥子與那人聊天,才得知他父親為他捐了個鹽運使,怎奈父親去世,無錢打點上級,故遲遲不得上任。小夥子一聽,覺得此人以後定能發跡,就借給了那人500兩銀子。那人進京謀官去了。小錢莊夥計因為幫助這個人而失去了工作,生活更加拮據。小夥子資助的那個人順利地補上了“鹽運使”的空缺,已經飛黃騰達了。後來那個人終於在杭州找到了落魄他鄉的小夥子。
從那以後,鹽運使就幫助小錢莊夥計做生意,還不斷地介紹達官貴族給小夥子認識。小夥子也因為認識了很多清朝的官員,生意越做越大,成為了當地著名的富商。他們分別就是大名鼎鼎的浙江巡撫王有齡和紅頂商人胡雪岩。
人們常常認為比爾-蓋茨成為世界首富的原因,是他掌握了世界的大趨勢,還有他在電腦上的智慧和執著。其實比爾-蓋茨之所以成功,除這些原因之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擁有相當豐富的人脈資源。蓋茨在IT界人緣極佳,他是軟件開發協會主席,並無償公布了微軟所有軟件的源代碼。在時下同行相斥的IT界裏,他愈發顯得寬容無私。
下麵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比爾-蓋茨的人際關係法則。
首先,利用自己親人的人脈資源。
比爾-蓋茨20歲時簽到了第一份合約,這份合約是跟當時全世界第一強電腦公司---IBM簽的。
當時,他還是位在大學讀書的學生,根本不會有太多的人脈資源。那麼他怎能釣到這麼大的“鯨魚”?原來,比爾-蓋茨之所以可以簽到這?合約,中間有一個十分關鍵的中介人---比爾-蓋茨的母親。比爾-蓋茨的母親是IBM的董事,媽媽介紹兒子認識自己的董事長,這不是很理所當然的事情嗎?假如當初比爾-蓋茨沒有簽到IBM這個大單,順利地掘到第一桶金,邁出進軍IT業的第一步,相信他今天絕對不可能擁有幾百億美元的個人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