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但是,同樣做一件事,不同人對利與害的看法會截然不同。
林:當然是這樣的。我們執委會將以大多數會員的意誌為意誌,做出進退取舍的選擇,“利害審度由己,功過評說由人”吧。
編:那麼,在你一年任期內,打算做哪些事利而不害呢?
林:我們有56個很好的基層學聯,他們組織的群眾文藝、體育、旅遊活動,他們提供的服務,都是有益的工作。全英學聯總部將繼續為他們起聯絡、提供信息的作用。另一方麵,總部還應著重開展那些基層學聯不便開展的活動。就是我競選時說的“發揮優勢、參與社會”。
編:你指的是哪些優勢?參與哪個社會?
林:我們這個組織人才密集,知識層次很高,優勢在於學術水平;我們又是一個中國人的團體,優勢在於中國文化。參與社會,是指兩個社會:中國和英國。
編:能否具體說一下如何發揮優勢?如何參與社會?
林:我們應該倡導、組織學術團體,與國內取得聯係,讓第一手的前沿科技成果直接地、最快地參與國家的經濟建設。我們也要引導、鼓勵相同、相近專業的學生學者聯絡起來,為國內的同行提供信息谘詢服務。八月底,我參加了歐洲量子電子學年會,同與會的十來個中國學生學者聊起這個想法,大家都很讚同。在中國文化方麵,我們的優勢不言而喻,我們有歐洲圍棋冠軍,有出色的民族器樂聲樂人才,有中國象棋好手。把相應的隊伍組織起來,在旅英華人社團中,在中英文化交流方麵,可以做出我們的貢獻。
編:大概還有中國書法、中國畫等……
林:即使在學術方麵有些學科直接參與英國社會時也有一定的優勢,比如經濟學。兩年前組織的經濟協會在英國已經有較大的影響。因為中國的經濟改革是一個熱門課題,而我們國內來的學者學生擁有很大的發言權。所以這個學會發展得很興旺。這次組建總部,我邀請湯之敏當副主席,要借助他組織經濟協會的經驗,推動其它學科學術活動的開展。還有比較文學協會,也是有益的嚐試,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中英文化交流。這兩個學會都在準備召開心的年會。
編:看來,在組織學術團體方麵,文科走在了前麵。
林:是啊。現在我們已經有了兩個文科協會,在我任期一年內,打算在理工科方麵搞起一個協會,開個頭。最有可能是光電子協會。在這個領域的中國學者學生不少,又屬高技術,國際熱門,國內863高技術跟蹤計劃裏也有它。
編:你自己搞的光導纖維也應屬於這一領域吧。
林:對,我可能有點兒私心、偏愛。但願執委不要因此趕我下台。
編:自第四屆全英學聯成立大會到今天快兩個星期了,你的總部組建得差不多了吧?
林:這次總部組建,將盡量聘請執委們擔任部長。這樣保證總部較好貫徹執委會決議。我們的辦公室於9月24日開始對外辦公。第一號e-mail信息已經發往全英。希望這樣的效率能保持下去。各部長人選已基本選定。根據章程,總部人選需經執委會批準通過。所以我現在還不便公布。留著這個消息讓你辦第二期小報吧。
編:較遠地區的執委,大概不便擔任總部工作。你是否有一套辦法發揮他們的積極性?
林:總部和執委會將支持地區執委(各地區兩名,倫敦地區三名)以全英學聯(地區)名義組織各種活動。以往幾年的經驗,搞全英的體育、文藝活動,勞民傷財,覆蓋麵也並不真正廣大。分五個地區搞,相當於五個全英學聯在活動。總部一定在財力、人力上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