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第四百二十章 北鎮撫司鎮撫使(1 / 2)

乍浦鎮外,浙江水師的駐地裏,林河和俞大猷一起喝著酒,毛海峰在一邊作陪,按道理軍中不能飲酒,不過這種規矩嗎,自然是老的官軍規矩,起碼俞大猷這裏也認同了戚繼光那裏的軍規,這酒可以作為軍資配備,不過需得有配給製,按照級別不同各有數量分配。

不得不說這條規矩頒布後,軍中的士氣反倒是有所增長,並沒有產生什麼不良印象,當然軍中也不用指望什麼好酒,所以俞大猷喝的酒還是林河帶過來的梨花釀,對於佛係武將的俞大猷來說,烈酒喝得,但這等清淡的小酒也很合他的胃口。

“林老弟,你明日單獨去海上,不免太過危險,不如我派一彪軍士隨行。”對於汪直,俞大猷談不上什麼深仇大恨,但也沒什麼好印象,他是個純粹的軍人,當年王忬出爾反爾設伏擒殺汪直,他身為王忬麾下將領,自當遵從。

不過那一戰之後,汪直惱怒之下,引海上倭寇攻打州縣,導致死傷無數,也是俞大猷始料未及的,可俞大猷雖然內疚,但他更後悔的是沒有當場把汪直給拿下來。

“俞帥,隻要我毛海峰在,便沒人能害的了林先生。”毛海峰在一旁連忙道,對於俞大猷信不過他頗有些意見。

“俞帥,茫茫大海之上,上了人家的船,便是帶再多軍士又有何用,反倒是叫汪船主小瞧了我等。”林河卻是婉拒了俞大猷的好意,他知道俞大猷對汪直頗有意見,兩人若是見了麵,保不齊俞大猷會抽刀砍死汪直,雖然俞大猷是佛係武將,但那是對朝廷,真的上了陣,這位老將廝殺起來可是猛得一塌糊塗。

人們常說拳怕少壯,可是和戚繼光閑聊的時候,林河可是聽戚繼光說過,雖然他和俞大猷切磋,兩人隻打了個平手,但是真要平心而論,他不是俞大猷的對手,如此林河才知道俞大猷的武力有多強悍。

“林老弟說得對,是老哥我失言了,來,這杯酒我敬你。”俞大猷不由暗道,林河果然有膽色,於是舉杯道,林河亦是舉杯一飲而盡。

就在三人喝的正歡的時候,外麵忽然有軍士前來稟報,說是營外來了傳旨的天使,說是找林河的,於是俞大猷和林河自然不敢怠慢,便連忙洗漱一番出營迎接,而毛海峰也好運地跟在兩人身後。

軍營重地,再加上俞大猷治軍森嚴,自然不可能因為一位傳旨的天使就在深夜大開營門,當林河和俞大猷到了營門前時,才看到那位傳旨的不是別人,居然是留在濮院鎮的陳矩。

至於正牌傳旨的內宮太監,自然是被李芳給留下了,他知道林河要去辦大事,哪裏有功夫搞什麼繁文縟節,便讓陳矩快馬帶著聖旨和一應衣物送來這邊。

“林鎮撫,您明日還有大事要辦,這迎聖旨的禮節便從簡吧,這也是李公的意思。”迎聖旨這種事情可大可小,不過林河這裏自然是沒什麼麻煩的,他和李芳這位司禮監的掌印太監關係好的很。

當下陳矩便取了聖旨開始宣讀,而林河自然是跪地接旨,其他都可以馬虎,唯獨是這個程序不能少,他態度端正的很。

俞大猷和毛海峰亦是在一旁跟著跪下了,不過陳矩宣讀的這道旨意很簡單,就是升了林河的官職,另外許他掌南方錦衣衛事,另外就是濮家謀逆大案,他可以全權做主。

“林鎮撫,皇上知道您愛穿飛魚服,這回便讓人帶了十件過來讓你換著穿。”陳矩將聖旨交給林河,然後便笑著說道,這回從京師送來的官印官袍裏,那十件飛魚服最紮眼,一般人得了飛魚服,那都是拿著回家供起來,也就是重大場合才拿出來穿,林河卻是喜歡穿著飛魚服當常服穿,嘉靖皇帝從李芳的密折裏知道後,這次便索性賞了十件飛魚服下來。

俞大猷在一旁都聽傻了,這飛魚服還能一次賜十件的,這林老弟在皇上心裏到底有多重要啊!一時間他都有些不敢想了。

毛海峰也是傻傻地看著林河接過那一箱子飛魚服,當然他最震驚的是林河居然升官了,他雖然在海上跑,可是跟著汪直,多少也知道一些朝廷體製,這鎮撫在別的地方不值錢,可是這錦衣衛總共也就南北兩鎮撫,這可是了不得的事情,眼前這位林先生隻怕還沒過二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