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李建成雖然防著了聲東擊西,手下的騎兵也沒讓偷襲造成什麼損失,可防不住身後河道裏發動的破壞,等到天亮以後一檢查便發現昨日花了小半日時間建造的木筏不但被焚毀了小半,還有不少被勾入河中被衝去了下遊。
頓時,李建成也是無計可施,此時繞路已經是來不及,但要繼續渡河就必須還得另造木筏,且遭到了劉武周的偷襲後,他也不敢先派小股部隊借助現有的殘存木筏先行渡河,萬一河對岸也埋有府兵,正要等著半渡而擊怎麼搞?
思來想去,劉建成不得不下令固守營盤並繼續建造木筏,但問題壞就壞在他手下習慣性的回雁門關傳遞軍情的時候,順嘴就把李建成遇襲被困桑幹河南岸的消息給報給了李元吉。
按照一早這李建成哥倆的商量,是先由李建成帶著兩萬輕騎先去馳援,看看是不是能在朔州咬住劉武周的部隊,然後李元吉再領著戰力更強的新軍出關設法迂回包抄,看看能不能將劉武周給圍殲了。
所以兩兄弟本來就約好的是先後出兵,如今李元吉一聽李建成在桑幹河南岸被劉武周的小股伏兵騷擾,頓時就覺得機會來了,便也忙不迭的就領軍出了關。
此時李元吉手下率領的鳳械營新軍合計有一萬八千人,全員配備的都是從鳳朝進口的全套火器,並也一早就完成了全軍騾馬化,所以出關的速度也算是迅速。
然而雁門關可是一座建在兩山峽地中間的關城,出了關城還要走一段差不多二十多裏的山路才能抵達雁門山口,雖然李元吉走這一段也是無比的謹慎,但架不住劉武周算準了李唐軍隻能在山道裏蛇形,耐著性子等整個隊伍走出了大半以後,也才領著手下從山口兩側突擊而來。
而且,劉武周當初被從雁門上打跑的時候,在關城上見識過李唐軍火器,所以一早他就把從伊吾招募來的突厥遊民放在最前麵,並且要他們減輕馬匹身上一切的負重,每個人隻能帶一把刀、一張弓和一戶建,還要求他們把自己還有戰馬的耳朵都堵塞起來,一旦開打就要瘋狂突入到李唐軍的戰陣中去,準備好了跟李唐軍打一場近身熱戰。
而突厥遊民們也不知道火器是什麼玩意,當然也就乖乖聽了劉武周的安排,一喊開打就紛紛打馬悶頭往李唐軍陣裏狂衝。
李元吉畢竟年少,領軍出征自然喜歡走在部隊的最前部,根本就照料不到隊尾情況。
倒是被稱為鳳械營的新軍,所接受的自然全都是天鳳軍的標準訓練,作戰時各部以排為單位來組織進攻和防禦,所以當劉武周的部隊發動奇襲的時候,隊尾的新軍士兵們也無需統一指揮,各自的排長、營長便當即下達了防禦作戰的命令。
由於反應迅速,李唐軍的隊尾幾乎是在突厥人衝入近身之前就列好了戰陣,而戰鬥的結果也就毫無意外,勝負的天平自然也就得向李唐軍傾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