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三章 突襲(1 / 2)

前麵說過,劉武周的三萬人馬今次被他大膽的分作三部:八千老弱雜兵佯攻朔州;兩千精銳奇襲李建成;其餘的兩萬堵在雁門山口明擺著是要找便宜。

但顯然老天可不想讓他找著便宜,雖然他為這場伏擊絞盡了腦汁,做了萬全的準備,時機也是抓得剛剛好,但當隊尾的李唐新軍在一聲聲急促的銅哨聲中,迅速以排為單位結成一個個微型戰陣之後,突厥人的突襲便成了決死衝鋒。

由於是在行軍途中,李唐軍攜帶的神機箭基本上都是捆紮在攜行具或是騾馬車輛上,根本來不急卸下,不過新軍的士兵按照軍規在實戰狀態下,是必須要隨身攜帶主要的武器以及一個基數的隨身火器,也就是近戰槍盾手必須要攜帶六枚梨花藥筒,遠程弩手則攜帶六枚手榴彈。

而且,每個排裏除各班的班長要隨身攜帶點燃的火折子之外,排長和文書也必須隨身攜帶引燃的火種燈或引火工具,這樣一來在臨戰狀態下,至少每個排都有三個即時火源和兩個備用火源。

有了火源的保障,也就避免了遇敵時無法使用火藥兵器的問題。

也說那時,正好走出山口遭遇衝擊的李唐新軍,是隸屬於李唐右軍都督府的第九營的官兵,雖然整個第九營都是今年春天才組建的新營,但營官還有各排的排長、排副則都是之前由天鳳軍外派的教導營親手訓練出來的老兵,而這些老兵原本又是從李唐軍吸納的隋朝府兵裏選拔出來的精英,自然是得到了天鳳軍的真傳。

也就當時,隨著埋伏在山口左右的劉武周部突厥人紛紛從山邊冒頭,口中發出呼嘯疾衝出來的同時,第九營下屬各排的排長們便下意識的按照規程在第一時間吹響了緊急集合的銅哨。

前後綿延怕是有二裏多的隊伍在銅哨響起的同時,便迅速以四十人一個排為單位集結了起來,隨後各排的排長們想都不想便命令相互靠攏,以兩兩一組或是左右前後四組開始結陣,也來不及取下捆紮存放在馬匹和車輛上的神機箭,隻能是豎起盾牌架起長槍和強弩擺出了肉搏戰陣。

不過,劉武周安排的突厥衝鋒死士們雖然是在距離山口極近的位置上,但兩軍相距卻是還是有點距離,路程差不多能有一裏出頭,所以這就給遭襲的新軍們足夠的反應時間。

而各排的排長們在急切間吹著銅哨迅速組織好士兵列陣以後,雖然在愕然敵軍的衝鋒速度和膽氣,但也發現即便雖然來不及使用神機箭,但以此時兩軍的間距而言,還是有別的攻擊手段可以使用。

當即,一些排長也不等直屬營官升起戰場指揮旗,直接就自己決定發動反擊,絕大多數的排都選擇了弩箭急速拋射,還有幾個位置靠前首當其衝的排也紛紛掏出手榴彈扯出了引線做好準備。

很快,怪叫著的突厥人剛鞭馬衝進打擊範圍,便迎頭碰上了一輪輪散射而至的弩箭,雖然以排為單位攢射的弩箭無法形成密集的箭雨,各排次第發射出的箭雨也無法做到區域覆蓋,但這個時候自然是已經不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