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當時,李建成麾下謀士皆認為以朔州的防務,劉武周想要在短期之內攻破城池必然傷亡巨大,加上之前一整個月他都在馬邑、榆林一帶四處流傳,戰鬥意誌也不強烈,所以根本沒有必要搞什麼火速增援,反而應該是先按兵不動,先讓他打上個十天半月,看看實際情況再做謀劃。
若是劉武周真是得了失心瘋要全力攻打朔州,則可以先靠著朔州的城防將其拖著,待得其深陷泥潭之後再設法包圍全殲,不然他萬一攻打朔州隻是虛晃一槍,李建成這樣急吼吼的殺過去就可能跑了冤枉路。
然後李建成卻不是這樣看問題,他認為之前劉武周被打得跑路去到伊吾肯定是傷了元氣,雖然在突厥人的幫助下他看似重整了旗鼓,但如今空有三萬大軍卻沒有一個穩定的地盤,實際情勢危如懸卵,而整個五月他的諸多動作看似流竄,實際上也是在找機會和找漏洞,因為就眼下的形勢而言,他必須要在入秋之前打下一塊地盤,不然天氣一旦轉涼,他手下的三萬雜牌軍必然就要土崩瓦解。
所以李建成相信,他這次偷襲朔州肯定是鉚足勁了,非得啃下這塊骨頭才成,那麼這個時候可是萬萬拖延不得,這也才決定貿然的領著兩萬騎兵出雁門關馳援。
此時,李唐軍在雁門的軍力也算強大,除李建成親自率領的三萬騎軍和兩萬步卒之外,還有李元吉麾下的五千騎兵和一萬八千新軍鳳械營,加上用李世民跟鳳朝換來的軍火四月份也才剛到,武備火力可謂是正在峰值。
因此李建成便也定下了,由他自己親自率領兩萬騎兵先出關馳援設法纏住敵軍,李元吉隨後領新軍尋機包抄,力圖將劉武周消滅於朔州的作戰計劃。
卻說劉武周是六月初七的中午開始襲城,城中守軍派出的報急信使是於當夜的二更時分將訊息傳至雁門,而後李建成思考了半夜便決定出兵,騎兵大部隊也於翌日的清晨出關。
隻是,李建成部疾馳了一日,於當日下午抵達朔州南麵不遠的桑幹河畔時,也才發現劉武周已經搶先將沿途百裏之內的數座浮橋毀壞,並且也將兩岸的民船鑿沉,渡口破壞,不得已李建成隻能下令在一處淺灘下營,然後命士卒外出伐木打造渡河工具,準備明日一早渡河。
結果就在當夜,一支早就埋伏在南岸的劉武周伏兵乘夜偷襲,雖然對李建成軍沒有造成什麼太大的損失,但準備渡河的木筏等工具卻是被焚毀了大半。
翌日一早,李建成見渡河工具不足,且不知北岸是否也有劉武周的埋伏,因此隻能下令繼續固守營盤,並派人繼續伐木製造渡河工具。
然而讓人沒想到的是,原本商量好由李建成先出兵,待他拖住劉武周後再出兵的李元吉,在得知李建成被伏兵困於桑幹河的消息後,竟是急吼吼的在翌日一早就領了新軍出關準備去救援,結果卻在雁門關的山口之前又遭到了劉武周的伏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