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麼一個現象是這樣的,當一個用慣旱廁的人你突然給他用抽水馬桶,他十有八九會選擇蹲在馬桶上。
然後問題就來了,你肯定會問“你為啥要蹲在馬桶上?”,而他的回答有可能是“我為啥不能蹲在馬桶上?”。
也就是這個現象表明了,認知差異是如何分層的:在認知層次中,隻能從上往下看,每提高一層就能夠看到更多的風景,而處於相對下層認知的,僅用想象是很難理解上層的認知。
甚至這裏不妨再拿一個例子來解釋一下:你跟一個現代人說腦部腫瘤的治療方法是開顱肯定沒有問題,但你要是跟一個古代人說開顱的話,下場估計就得跟華佗一樣了。
所以,對於女王的解釋和借口,李世民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聽得懂,自然也就是帶著一臉懵逼回了營。
至於女王,她實際上也控製不了此時李世民的想法,隻能是以後慢慢找機會對其進行影響,給他來個潛移默化。
不過,既然承諾了不給長孫母子找麻煩,女王肯定還是要說到做到的,便也派人把長孫母子禮送去了李世民的縣伯府邸,又從女王宮派了兩個排的女近衛專職扶著長孫母子的安全。
做好了這些安排後,女王便也回了雛鷹營繼續授課,而同時監國王也在忙著搞青黴素的研發以及組織秋糧收購的工作,另外由戰爭六部負責的軍改也正如火如荼的展開,整個鳳朝上下都是一片繁忙景象。
隻是遠在千裏之外的雁門關前,一件關乎李唐命運的大事卻是應時而發。
天鳳四年的六月初七,劉武周帶兵突襲了馬邑郡城朔州,圍城兩日後以奇兵賺開城門,僅半日便奪下了城池。
此時鎮守雁門關的李建成問得警訊,便火速帶人出關增援,結果被劉武周的伏兵困在了郡城北麵的桑幹河穀,情勢危急之下李元吉領軍出關救援,卻被劉武周軍兵分兩路分頭擊破,最終李元吉不得不退守雁門關,李建成部兵敗潰散,他本人也下落不明。
先來說劉武周這家夥,之前打箭穀戰敗之後,他領著殘部一路向西疾奔,足足跑了幾千裏地去到了伊吾今新疆哈密與突厥殘部彙合,並聯合推舉了始畢之弟俟利弗為“處羅可汗”。
而之後的大半年時間,他都在伊吾一帶搜束殘兵,招募士卒,重整旗鼓,進過一個冬天的發展,竟然又給他弄來了差不多三萬人馬的規模,並於春天起兵東行,五月前後竟是大膽卷土重來,帶人連續襲擊了雁門關外的五原、榆林、馬邑等郡,更是耀武揚威的在雁門關前虛晃了一槍,李淵不得已出動李建成和李元吉兄弟倆出兵雁門關,由李建成坐鎮關隘,李元吉帶兵出關探尋敵蹤。
結果,這劉武周整個五月份在雁門關的遊蕩,其實就是為了搞戰術麻痹,六月初七這日中午,他將三萬大軍分作六路,其中四路扮作商旅直赴朔州城下意圖偷襲,結果自然被城中守軍識破,便順勢堵塞城門表現出要強攻城池的意圖。
朔州守軍大驚之下,自然急忙派人回雁門關傳遞警訊,李建成聞報之後,便也親自領著兩萬騎兵出關馳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