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2 / 2)

九月,士誠在士信已死,糧食奇缺之時,仍奮勇戰鬥。城外徐達見時機成熟揮兵百道進攻。士誠軍奮勇殺了許多攻進許多城中的西吳兵,終因寡不敵眾,漸難支撐而城陷。徐達破封門。常遇春破閶門。萬壽寺東街,士誠之衛眾散走。士誠歸語劉氏:“吾兵敗且死,若曹何為?!”劉氏曰:“君勿擾!妾必不負君。”命人驅趕士誠七妃登齊雲樓。既爾在驅士誠二小兒上樓時,府中老年龔仆跪求主母曰:“小兒年幼無辜遭此劫難,吾於心難忍。吾無後,願領養二小兒,視同己出。以作主公與我之後,萬望主母依允,不甚感激涕零。”說完磕頭不住,血沾地磚之上。卻說劉氏隔天夜裏曾夢見李金兒來泣,言是家國舉事失措,難以為計矣。撫其二小兒言劉氏:“脫有不測,吾當陰護之。”此時,見龔仆求見,深信李金兒夢中所托萬分靈驗。深感冥冥世界,有此神異。認定龔仆即是李金兒在陰曹地府中派來陰護之人不疑,立即應允下來。龔仆即領二小兒先暫避城中親友家。待城外圍撤,再赴盤外娘娘廟蘆墓地,邊守墓便洗衣賣漿,苦度時日,將二小兒拉扯成人是為後世,在此敘過不提。也因朱元璋事前有毋侵士誠母墓之令而相安無事。

卻說這邊廂,劉氏見齊雲樓下,積薪已有人高,即命養子李願保舉火焚樓,眨眼間是烈焰衝天樓上之人呼號不已。李願保見此人間慘烈事因己而起,也奮身投火而死。李願保乃李華甫之子,勇而善戰,能淩空躍舞,俗呼之為“五太子”者便是。他死後,平江人民葬他於東十郎巷之“太子墩”一地。又葬士誠七姬於平江東北隅之潘氏後花園。劉氏也投環懸梁自縊而死。

卻說士誠此時獨自呆坐在劉氏身旁,目視齊雲樓之熊熊烈焰張天煙火之猛烤炙他的臉,他也全然不顧,看著煙灰的升騰,腦海之中迅速反思己之得失過錯,自信從無有愧對治下民眾之事的發生於始終。自己是始終遵循母親教誨,不曾有絲毫的懈怠之心。自己也是一生仗義疏財,活人無數,且又時時體察民情遣醫送錢糧,市間終無賣兒?女之事發生。他薄稅賦,又不好戰,民眾得以安居樂業,過起了富足的生活,卻為何善無善報,即有國破家亡的報應在自己身上,老天何在?!公理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