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節 德青源生態園產業化模式分析(1 / 3)

德青源健康養殖生態園(北京)位於延慶縣張山營鎮,是目前亞洲單體存欄最大,世界第七的超大規模蛋雞養殖場。

一、德青源生態園基本情況

德青源生態園的建設始於2002年。德青源生態園十分重視環保和動物福利政策,其環保和動物福利政策獲得了世界銀行的認可,世界銀行國際金融公司(IFC)和全球環保基金(GEF)等國際知名投資機構先後投資德青源,與公司其他股東一起,先後籌資3億多元用於生態園的建設。

德青源生態園總占地麵積約53.33萬m2,綠化和水麵占總麵積的70%,可實現存欄蛋雞300萬隻,日產德青源雞蛋150萬枚,年產德青源雞蛋5億枚,可滿足北京市場25%的雞蛋供應。同時每年還可提供雞200萬隻、液蛋、蛋粉1萬t、固態有機複合肥料6600t、液態有機肥7萬t、沼氣700萬m3,可實現發電1400萬kW·h,並可向村民供燃料沼氣73萬m3,與張山營鎮共同建設有機水果基地近666.6萬多平方米。

國家和北京市對德青源生態園的建設給予了大力支持。德青源生態園先後成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現代農業示範基地、國家“十五”科技攻關示範基地、全國農業標準化生產綜合示範區、北京市農業標準化示範基地、首都綠化美化花園式單位、北京農業現代化先進龍頭企業、北京市農業標準化示範基地,北京市發改委、科委、農委、農業局、財政局、工促局等單位在資金和政策上都給予了大量支持。

德青源生態園全部采用高層疊層籠養工藝,技術水平國內領先,先後通過了ISO 9000、14000質量環境體係認證、HACCP認證,所生產的“德青源”雞蛋首批通過了全國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和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綠色食品認證,並於2004年被科技部、商務部、國家質檢總局、環保總局聯合評定為“國家重點新產品”,是我國惟一獲此殊榮的禽蛋產品。

為更好的保護環境,生態園不僅建設了雨水收集池、魚塘、果園、綠化等工作,還投資近5000萬元用於大型沼氣發電工程的建設,利用生態園每天產生的200多t雞糞和400t汙水生產沼氣並發電,同時還每天向周圍村鎮提供2000m3的炊事燃料。發電同時回收尾氣中的餘熱,不僅可以用於發酵罐自身的保溫,還可用於有機蔬菜大棚的保溫。發酵剩餘的沼液、沼渣以及發電機尾氣中的二氧化碳等也被收集用於發展當地有機水果產業。

二、德青源生態園產業化建設模式

德青源生態園建設中以循環經濟思想為指導,注重配套體係建設,形成相互支持相互依托相互協同相得益彰的產業化生態鏈,從而實現資源的充分利用,使其發揮最大效能,創造最大的效益。

(一)養殖業生產體係

1.飼養生產體係

建設有從種雞場孵化廠到後備雞場產蛋雞場的完整飼養生產體係,且選用了高層疊層籠養模式,配合全自動喂料、飲水、通風、調溫、調濕、清糞、集蛋、監控係統。確保種苗純正、雞舍環境適宜、性能高產穩定,產品質量優良。

2.飼料供應體係

除建設有公司自己配套的原料倉儲係統、計量檢測係統和飼料加工廠外,充分利用基地優質有機肥料多的優勢,培育建設公司自己的綠色玉米大豆基地,最終真正實現從源頭上控製飼料的質量以確保雞蛋產品的質量。

3.雞蛋加工體係

在整個生產加工流程上運用了雞舍自動收集計數係統、地下中央傳輸係統、全自動幹洗消毒分級係統、自動後續包裝係統、液蛋加工係統、蛋粉加工係統、傳統蛋品加工係統和控溫儲藏運輸係統。很多係統的運用是國際先進國內首創。

4.疫病預警與監測體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