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青源生態園非常重視疾病的監測和防治。按照科學的原則進行預防和消毒工作,做好雞的免疫和血樣的監視監測工作。通過培訓來解決員工的防疫意識問題、通過監測檢驗來檢查免疫效果、通過實時監控來及時掌握車間情況、通過遠程監控來預警和會診出現的異常。
(二)沼氣發電體係
大型養殖場一直以來在人們的印象中都是重汙染區,很大原因就是養殖場每天產生的大量糞便等有機廢棄物。為解決這一世界範圍內的環保難題,促進德青源生態園的可持續發展,公司投資近5000萬元,在生態園內建設了大型沼氣發電項目。
1.建設內容
建設項目包括建設4座3000m3厭氧消化罐、4000m3二次發酵罐、2000m3貯氣櫃、25000m3沼液池、3000m3雨汙水收集池以及配套設施和設備,安裝1063kW發電機組2台。
2.設備工藝
為盡可能降低項目中水的使用量,項目采用的是高濃度沼氣發酵技術,沼氣發酵原料固體含量10~12%,高中低溫串聯發酵模式。
雞糞從雞舍內通過自動收集係統收集後,用密閉的地下輸送帶輸送至調節池內,按比例加入雨汙水收集池內的汙水和雨水,調製成12%的物料。物料進入酸化池內進行12h酸化處理後再經除砂係統去除沙石,然後通過汙泥泵壓入串聯的中溫(35~38℃)發酵罐中。
發酵罐主體為2組每組2個串聯的Lipp罐,采用全混合發酵模式。發酵周期為20d,通過罐體外盤繞的熱水管道進行加熱,熱源來自於沼氣發電餘熱。
發酵後的物料進入4000m3的沼液儲存/二次發酵罐,二次發酵罐帶軟膜頂,可以再次收集常溫條件下產生的沼氣作為燃料。經7d沉澱後,上清液直接作為肥料,底部沉澱物經固液分離形成沼液和沼渣。
脫硫後的沼氣直接供給發電機發電,給村民供氣的沼氣需要再經過一次脫硫處理,然後加壓、加臭,輸送至村內儲氣櫃儲存,再通過分管道輸送至各家各戶。
3.村鎮合作
為更好的帶動周邊村鎮的發展,公司與項目所在的延慶縣張山營鎮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並在村民供氣、有機水果等兩個方麵開展了合作。
(1)村民供氣為配合張山營鎮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受泥石流影響村民拆遷,張山營鎮擬在德青源生態園南側建設一處新村,新村將有居民約420戶,將全部由生態園沼氣工程負責供應沼氣作為炊事燃料,預計日供氣約800m3,相當於2000t標準煤。
(2)有機蔬果延慶是北京最大的農產品供應基地,每年向北京市提供大量的蔬菜、水果,僅張山營鎮德青源周邊五個村莊,就有蘋果園228.64萬m2,葡萄園277.97萬m2。張山營鎮的水果以品質好、甜度高而聞名北京,但由於缺乏肥料投入,產量和售價都不高。德青源沼氣工程的建設,為張山營鎮發展有機蔬果產業提供了穩定和優質的有機肥料,保證了張山營鎮有機蔬果產業的長期發展。
(三)水淨化利用與處理體係
我國北方普遍缺水,但德青源基地因為背靠鬆山國家森林,有座小型水庫而有充足的山泉水可供利用,因而,德青源基地建設有自己的水站,用於淨化引自鬆山水庫的山泉水,供人和雞飲用;還埋設3km長的管道,借助重力流引用山泉水用於整個園區的池塘養魚、飼養車間水循環防疫隔離和調節小氣候、果園綠地澆水,而園區全部生產生活汙水包括雨水收集到雞糞沼氣發電廠調濕雞糞便於發酵產氣,做到合理有效用水、節約用水。
(四)環境保護與綠化美化體係
德青源基地將環境作為產品質量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用於環境保護和綠化的措施包括:投資5000萬元建沼氣發電廠來解決最大的環境汙染源——雞糞和汙水,並且實現了變廢為寶。花費200萬元在整個園區建設12000m2水麵,可形成30000m3水體有效儲量;曆時5年累計投資600萬元綠化美化園區將近6.67萬m2,栽植各種樹木花卉30萬棵、營造綠地48000m2。為了減少排放汙染,整個園區沒有燃煤設施,生活辦公采用蓄熱式電熱鍋爐和沼氣餘熱雙路保溫;雛雞采用進口燃燒油熱風爐保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