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目標
1.掌握市場普查的含義和特點;
2.掌握市場典型調查的含義、類型、特點和需要解決的問題;
3.掌握重點調查的含義和特點;
4.掌握隨機抽樣調查的含義、特點、程序和具體方式;
5.掌握隨機抽樣誤差的類型、含義和計算;
6.掌握必要樣本數目的含義和必要樣本數目的確定;
7.掌握總體總量指標的推斷方法;
8.掌握非隨機抽樣的具體方式。
能力目標
1.能夠自己擬定調查課題,根據典型調查、重點調查的知識,選擇典型單位和重點單位;
2.能夠根據對隨機抽樣調查和非隨機抽樣調查具體方式的理解,正確運用某一種抽樣調查方式;
3.能夠根據給出的資料,對總體總量指標進行推斷。
第一節市場普查
一、市場普查的含義和特點
1.市場普查的概念
市場普查也稱市場全麵調查,它是對市場調查對象總體的全部單位無一例外地逐個進行調查。普查的目的是了解市場的一些至關重要的基本指標的情況,對市場狀況作出全麵準確的描述,從而為製定市場有關政策、計劃提供可靠的依據。
由於調查對象可以是宏觀的、中觀的,也可以是微觀的,因此普查也有宏觀、中觀和微觀之分。隻要對調查對象全部單位逐個進行調查,都可稱為普查。
2.市場普查的特點
(1)普查資料的準確性和標準化程度比較高,作為製定政策、計劃的依據,作為市場預測的資料,其可靠程度比較高。
(2)普查最適合於了解宏觀、中觀、微觀市場的一些至關重要的基本情況,了解調查總體的特征。
(3)普查的費用比較高。普查對人力、財力、物力和時間的花費都比較大。
二、市場普查的實施要點和具體做法
1.市場普查的實施要點
(1)確定一個統一的調查時點。保證調查或得到的資料具有一致性和可比性。
(2)統一規定調查項目。便於統一綜合和彙總調查資料。
(3)要有統一的步驟和方法。確保調查資料具有一定的時效性。
(4)選擇適當的調查時間。保證調查資料具有相當的完整性和係統性。
2.市場普查的具體做法
(1)向調查總體的所有調查樣本分發調查表,由對方根據本身的現有資料,按規定時間填報。一般適用於企業、事業單位的全麵調查。
(2)組織專門的市場普查機構,調查人員按照調查表項目的要求,對調查單位直接進行訪問、觀察和登記。一般適用於居民家庭或個人的全麵調查。
第二節典型調查
一、典型調查的含義和方式
(一)典型調查的含義
典型調查是在對市場調查對象進行全麵分析的基礎上,從中選擇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單位作為典型單位,進行深入、係統的調查,並通過典型單位的調查結果來認識同類市場現象的本質及其規律性。
典型調查的目的,不僅僅是停留在對典型單位的認識上,而是要通過對典型單位的調查來認識同類市場現象總體的規律性及其本質。典型調查是一種從特殊到一般的認識過程,符合人類認識的一般規律,是一種具有科學性的調查方式。
(二)典型調查的方式
1.解剖麻雀式
選擇少數幾個典型單位進行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主要應用於市場的定性調研。總體各單位差異不大。研究新事物、新情況、新問題;總結先進經驗,以便推廣應用;揭露矛盾,尋找問題產生的症結;研究消費者的消費意向、動機和行為。
2.劃類選典式
主要應用於市場的定量研究。當總體各單位差異較大,調查者需要利用典型樣本(典型單位組成的樣本)的統計量推斷總體數量特征時,可依據有關資料先對總體單位進行分類(劃分不同的類型或子總體),然後在各類中按比例、有意識地選擇一定數目的典型單位構成樣本進行調查。最後由樣本指標(樣本的均值或比率)推斷總體的有關指標。
3.綜合應用式
是將劃類選典式與解剖麻雀式結合起來進行應用,一方麵通過劃類選典對總體的數量特征作出估計,另一方麵通過解剖幾個典型單位,搜集更為具體的詳細資料,二者的結合,有利於對調查項目進行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因而具有較強的應用性和優越性。
二、典型調查的特點
(1)從本質來看,典型調查是一種選樣調查。典型調查是在調查之前,用比較分析的方法有意識地選擇若幹代表總體的典型單位來進行調查。這種典型單位的選擇不是按隨機原則抽選,帶有主觀隨意性。但典型單位的選擇是在人們對總體有全麵的、基本的認識的基礎上進行的,所以典型單位對總體仍具有一定代表性,是科學的。
(2)從選擇數量上看,典型調查是一種小型調查。一般來講,典型調查所選調查單位數目少,少則一兩個,多則三五個即可。這種調查多為小型調查,節約人力物力。
(3)從調查具體方法上看,典型調查是一種解剖麻雀式的調查方式。進行典型調查時一般采用個別談話,開小型座談會等方法搜集資料。同時參看典型單位的曆史資料。
(4)從調查結果上看,典型調查是一種側重於定性分析的調查研究方式。
(5)從調查內容上看,典型調查要求調查的內容要全麵,調查的項目比較多,調查比較深入。進一步發現新的問題,查明客觀經濟現象產生的原因。
三、典型調查的優缺點
1.典型調查的優點
(1)能夠獲得比較真實、廣泛和豐富的第一手資料。
(2)將調查和研究結合起來,可以深入、全麵、細致地研究市場現象的本質和規律性。
(3)調查範圍小,調查樣本少,有利於節約調查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同時,在時間上也比較節省,可以迅速地取得調查結果,反映市場情況變化,比較靈敏。
2.典型調查的缺點
(1)在選擇典型單位時是根據調查者的主觀判斷,難以完全避免主觀隨意性。
(2)用部分樣本的調查結果來判斷調查總體的特征,缺乏有力的科學依據,並且往往難於對總體進行定量研究。
(3)對於調查結論的適用範圍,隻能根據調查者的經驗判斷,無法用科學的手段做出準確的測定。
(4)隻適用於同質性較強的調查對象。如果調查對象各單位具有的相同性質較多,同質性就強,選出的典型單位代表性就大。反之,典型單位代表性就小。
四、典型調查需要解決的問題
1.正確地選擇典型單位
正確的選擇典型單位,是保證典型調查科學性的關鍵。所謂典型單位,是指對總體具有代表性的單位,也就是說典型單位必須具有市場現象的一般性,而絕不是指某些特殊的現象。要保證典型單位的代表性,就必須在選擇典型單位之前,對市場現象的總體情況進行必要的分析。典型可分為三種:先進典型、中間典型和後進典型。當研究目的是要總結推廣先進經驗,就應選取先進典型;當研究目的是探索市場現象發展的一般規律或了解一般情況時,應選擇中間典型;當研究目的是幫助後進單位總結經驗時,就應選擇後進典型。
2.必須把調查與研究結合起來
典型調查絕不滿足於對典型單位的簡單了解,它必須在調查過程中伴以深入、細致地研究,不但要說明市場現象目前的情形,還要研究現象是如何發展變化的,有時還必須研究現象未來的發展變化趨勢。隻有這樣,才能達到對市場本質和規律性的認識。
3.正確應用典型調查的結論
典型調查的目的能否實現,不僅取決於選擇的典型單位是否對總體有代表性,還取決於是否能正確應用典型調查的結論。正確應用典型調查的結論,關鍵在於嚴格區分典型單位所具有的代表同類事物的普遍性的一麵和典型單位本身由一定條件、環境和因素所決定的特殊性的一麵。必須對這兩方麵的內容加以科學的區分和說明,而且要特別說明其普遍性所適用的範圍。切不可不加區分地把典型調查的結論作為普遍性的結論,也不可將普遍性結論生搬硬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