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調查問卷設計和調查報告撰寫(1)(3 / 3)

您選購空調的主要條件是(請將所給答案按重要順序1,2,3……填寫在□中)

價格便宜□外形美觀□維修方便□牌子有名□

經久耐用□噪聲低□製冷效果□其他□

下列品牌牙膏中,請根據您喜愛程度,以1,2,3,4,5,6序號進行排序:

a.潔銀()b.黃岑()c.中華()

d.兩麵針()e.美加淨()f.芳草()

(4)等級式。

即列出不同等級的答案,由被調查者根據自己的意見或感受選擇答案的回答方式。

您對您所在社區的社會治安工作是否滿意?(請按您的感受在下列適當的空格內打√)

①很滿意②比較滿意③無所謂④不滿意⑤很不滿意⑥不知道

(5)矩陣式。

將同類的若幹個問題及答案排列成矩陣,以一個問題的形式表達出來。

您對××牌牛奶的評價(請在□打√)

非常滿意比較滿意一般不滿意很不滿意

口味□□□□□

包裝□□□□□

價格□□□□□

您家庭中耐用消費品購買和擁有情況如何?(請在適合您的□內劃√)

已有年內將購買年內將更新年內不買

①彩色電視□□□□

②電冰箱□□□□

③錄像機□□□□

④洗衣機□□□□

⑤空調器□□□□

封閉式問句的優點是:它的答案是預先設計的、標準化的,它不僅有利於被調查者正確理解和回答問題,節約回答時間,提高問卷的回收率和有效率,而且有利於對回答進行統計和定量研究。還有利於詢問一些敏感問題,被調查者對這類問題往往不願寫出自己的看法,但對已有的答案卻有可能進行真實的選擇。

封閉型回答的缺點是:設計比較困難,特別是一些比較複雜的、答案很多或不太清楚的問題,很難設計得完整、周全,一旦設計有缺陷,被調查者就無法正確回答問題;它的回答方式比較機械,沒有彈性,難以適應複雜的情況,難以發揮被調查者的主觀能動性;它的填寫比較容易,被調查者可能對自己不懂甚至根本不了解的問題任意填寫,從而降低回答的真實性和可靠性。

3.量表式提問的具體形式

量表式提問,也稱量表式問句,是一種特殊的封閉式問句,常用來測量被調查者對企業或其營銷活動的態度、意見和評價等調查項目,是一種被調查者心理分析手段和度量工具,又叫做“態度測量表”。

(1)平衡式測量表。

以中立態度置於中間,以數目相等的肯定態度和否定態度置於量表的兩邊,求得平衡,來測定被調查者態度的一種測量表。

請問您喜歡喝青島啤酒嗎?

很喜歡喜歡無所謂不喜歡很不喜歡

(2)配對比較式測量表。

通過兩兩配對逐對比較來測量被調查者態度的一種測量表。

您在使用了這三種洗麵奶之後,認為下列各組中哪一種較好(在括號中打“√”)?

A()B();A()C();B()C()

(3)語義差別式測量法。

運用成對的語意對立的形容詞來測量被調查者態度的一種測量表。

請您按某品牌給您的印象,在下列最能反映您看法的數字上打“√”:

暗淡的1234567明朗的

現實的1234567幻想的

剛毅的1234567柔和的

正經的1234567幽默的

(4)數值分配式測量表。

對調查項目作出評價時給予百分製或十分製數值的一種態度測量表。

請您根據自己的判斷,對空調機下列屬性的相對重要性打分,總分為100分。

製冷;製熱;外觀;售後服務;價格

(三)問卷設計中應注意的問題

1.問題內容要單一,一個問句隻問一個內容

一個問句不能同時問兩個問題,否則,被調查者無法作出回答,例如“您家有彩電、冰箱嗎?”這一問句對隻有彩電沒有冰箱或隻有冰箱沒有彩電的居民家庭就無法作出回答。

2.問題要具體,不應籠統

問題太籠統,會使被調查者無從答起,如“您對本商場是否感到滿意?”。應將問題具體化,如“您對本商場的商品價格是否感到滿意?”“您對本商場所售商品質量是否感到滿意?”“您對本商場服務態度是否感到滿意?”

3.問題要考慮到時間性

不要提時間過久的問題,因為時間過久的問題易使人遺忘,如“您家去年的生活費支出是多少?用於食品、衣服方麵的分別為多少?”。應該這樣提問:“您家上月生活費支出是多少?”縮小時間範圍可使問題回憶起來較容易,答案也比較準確。

4.問題不能帶有誘導性或傾向性用詞

問題的表述要客觀、中立,而不能是誘導性或傾向性的,例如,“消費者普遍認為××牌子的冰箱好,你的印象如何?”引導性提問會導致被調查者不加思考就同意所引導問題中暗示的結論,導致調查結果不真實。

5.問題要避免斷定性的結論

問題中包含斷定性結論,是對被調查者先入為主的看法,違背了調查要客觀的原則,例如:“你一天抽多少支煙?”這種問題即為斷定性問題,被調查者如果根本不抽煙,就會造成無法回答。正確的處理辦法是此問題可加一“過濾”性問題。即“你抽煙嗎?”如果回答者回答“是”,可繼續提問,否則就可終止提問。

6.問題的表述要簡短、通俗、易懂

提問的問句一般不宜太長、要力求簡短。提問時還應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不要采用研究者才用的專業術語,那樣會增加被調查者的填答難度,或使被調查者根本無法正確理解問題。如“您家的生活消費結構是怎樣的?”“您家的恩格爾係數是多少?”這裏使用的詞語“消費結構”“恩格爾係數”都不是通俗易懂的,一般被調查者無法理解,也就無法作出回答。

7.避免直接提出敏感性的問題

對人們的收入、涉及個人隱私等敏感性問題,不宜采用直接詢問的方式,而應采用間接的方式。

8.避免使用不確切的詞和含糊不清的問句

不確切的詞和含糊不清的問句會使被調查者不知所雲,從而也就不知從何答起,甚至根本就不作答。比如問:“您通常讀什麼樣的雜誌?”這個通常讓被調查者很難把握,不知該怎麼去理解,它可以指場合,也可以指時間,到底指的是什麼難以定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