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裝備介紹:頭燈
頭燈或手電筒是相當重要的裝備,但不用時必須取出電池,避免被腐蝕。少數的頭燈具有防水性甚至抗水性。若你認為防水相當重要,就買此類的防水燈泡。頭燈座需有一片舒適的軟墊,有些是如筆狀掛於耳旁。燈座的開關須耐用,不要出現置於背包會自行開啟,浪費電能或其他一些狀況。燈座的開關設計最好是一個凹槽。若你覺得行進過程會出現問題,最好用膠布緊貼。可選用焦距可調式的頭燈。當你於帳篷內處理事務時,可用漫散光,擴大光線照射的範圍,若是行進間可調為單束直射光,讓光線照得更遠。燈泡不可能耐用很久,最好攜帶備用的燈泡。
堿性電池(Alkaline batteries)是最常用的電池,它的電能高於鉛電池,它無法充電,處於低溫時隻有10%~20%的功率。
錦鎘電池(Nickel-cadmium
batteries):可充電數千次,它可維持一定的使用功率,它無法和堿性電池儲存的電能相比,處於低溫時依然有70%的功率。攀岩過程最好攜帶高能量的電池。
指南針的使用方法
使用指南針,可使實際地形和地圖的方位一致,從而探知現在你所在的地點和尋找的目的地的方位。
指南針務必水平地拿著,而且要遠離以下列舉的各種物品,才可避免磁針發生錯亂:指南針應離鐵絲網10米,高壓線55米,汽車和飛機20米,以及含有磁鐵的物質,如磁性容器等10米。
利用指南針探知現在所在位置的步驟:
1.使實際地形和地圖方向一致。
2.在地圖上找出兩個可看出的目標物。
3.將指南針的進行線(或長邊)朝向其中的一個目標物。
4.找到圓圈配合箭號和指針(北)相吻合。
5.不改變圓圈的方向將其放在地圖的北方位置。
6.指南針的長邊之尖端吻合地圖上的目標物。
7.在箭頭和指北線延線畫一條直線。
8.針對另一目標依照同樣的方法進行。兩條線的交錯處即是現在所在的位置。
用指南計探知前進的方向:
1.使連接現在位置和目的地的直線吻合指南針的進行線(長邊)。
2.圓圈的箭號和磁北線平行(箭號在地圖的上邊部分)。
3.將指南針從地圖上拿開,拿在身體前麵。
4.扭轉身體直到箭頭和指針重迭。
5.再重迭進行線的方向,此即等於地圖的目標方向。
裝備介紹:帳篷,鞋子,爐子
帳篷:
帳篷有多種類型,有四季帳篷、三季帳篷,還有高山帳篷、旅遊帳篷,單層帳篷、雙層帳篷。四季帳篷可在嚴寒冬季用,一般是雙層帳,三季帳篷隻在夏、春、秋使用。高山帳篷一般較小、較矮,抗風、雪能力強,但頂級高山帳篷可能不太防雨(高山上隻有雪,沒有雨)。旅遊帳篷高大、舒適,抗風性差。單層帳篷一般較簡單,重量輕,但防雨性不是很好,而且在寒冷天使用時,帳篷內層容易結露、結霜,會打濕睡袋衣物(每人每夜通過呼吸散發的水分在幾百毫升)。也有頂級單層高山帳篷,防風、透氣性都很好,但價錢極高。雙層帳篷內帳壁很薄,透氣,外帳防水,罩在上麵,往往還在內帳入口外能支起個小門廳,可放背包或做飯(一般做飯應在帳外,帳篷十分怕火,但也有天太冷出不去帳篷的時候)。寒冷時內帳不結冰,會結在外帳上,而且較少。
帳篷主要由帳篷支竿、外帳、內帳、帳釘組成。主要指標有大小、高度、重量等。支竿用來把帳篷支起形狀,分為幾節存放,中間由鬆緊繩穿起來,用時可以很容易地接起來。支竿強度十分重要,一旦折了,帳篷就變成個袋子了。大風和大雪(積在帳篷上)是對帳竿的嚴重考驗,帳篷容易出問題的部分也就是帳竿。一般帳竿材料有玻璃鋼和鋁合金兩種,鋁合金的強度更高些。內帳比較輕薄,在氣溫高天氣好時,可隻支內帳。外帳沒底,所以內帳帳底的防水性要好。外帳是防風防雨的,而且有不同的門廳設計。一般支帳篷是把帳竿穿在內帳上,撐起來,再掛外帳,釘帳釘。還有另外一種是把內帳平鋪在地上,帳竿穿人四角,先撐起來,掛上外帳,抵擋住寒冷的大風,人鑽進去,再把內帳掛在竿上。這兩種帳蓬有不同的結構設計。帳篷是集體裝備,一般容納兩個人及以上。旅遊帳蓬寬鬆,兩人的底麵是1.5mx2m左右,三人是2.1mx2m,高山帳篷較小,雙人為1.3mx2m。還有高度,旅遊帳篷高1.5m以上,舒適,但迎風麵積大,不適於惡劣環境。高山帳篷低,飢在地上,不怕大風。相同質量當然越輕越好。
國產帳蓬一般單層100元-200元,雙層200元-400元。進口雙層帳較貴,一兩千都有。
鞋子:
野外行走一般要穿專門的登山鞋,像普通的NIKE跑步鞋、全能鞋等是不合適的。登山鞋有以下特點:鞋底硬。野外最好走的要算山間小路了,多碎石,咯腳不算,一般鞋子很快就壞了。登山鞋多用專門硬橡膠,耐磨、防水。光防水不算難做,一層塑料就行了,但腳汗出不來,會把腳捂壞。高級登山鞋有一層Gore-Tex材料,即防水又透氣,但也貴多了(五六百至一千元以上)。高腰。在不平路上行走踝部最易扭傷,高腰鞋保護踝部,鞋麵耐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