爐子:
旅遊常用的爐子有兩種:丁烷氣爐和液體燃料爐。丁烷氣爐使用專門丁焼氣罐。爐頭和氣罐可以分離,爐頭展開巴掌大小,上麵有鍋撐子,下麵有調節火力大小的伐門。爐頭一般200-300左右。有直接擰在氣罐上的,有通過一條導氣管和氣罐相連的。氣罐有兩種,一種胖胖的有兩個圓午餐肉罐頭大,是螺口的,可直接擰在爐頭上,較貴,30元左右一個。好處是氣體較純,可在寒冷條件下使用(越冷越不容易出氣),中等火力一罐可用四個多小時;另一種是長筒,像空氣清新劑的罐子,卡口,要個轉換頭(幾十元)才能連到爐頭上,較便宜,15元一個,但純度低,隻能在春、夏、秋,低海拔使用。還有一種汽燈,也可與這種氣罐連用,體積不大,亮度不錯,約200元左右。液體爐常見的有酒精爐和汽油爐。還有一種專門的旅遊、登山爐,較安全,便於攜帶,不會汙染環境,主要有MSR和Primus兩種牌子。它有一個爐頭,一個罐子,可燒多種燃料,像汽油、煤油、柴油。使用較複雜些,引火時可能會冒煙,火力無法調節,但燃料費用低,一罐燃料可以使用好幾天,而且重要的是在低溫情況下火力基本不受多大影響。爐頭約100多美元,罐子十幾美元,國內不太好買。
購買方法:
器材購買一般有三種辦法:1.讓朋友在國外購買,帶回國。2.在戶外用品專賣店,像北京有桑溫特、雪鳥、三夫、客那斯等。3.在像北京秀水街之類的地方購買。
沙漠探險活命手冊
去什麼地方,一定要預先做好準備工作。仔細查查資料,了解一下當地有關的背景資料。最好使用現代化的交通工具,空手徒步旅行於沙漠上的人也是有的,但那是專門的探險家。例如,有一年,一個意大利人徒步穿行新疆的塔克拉瑪幹沙漠。事前,她就做好了一切準備工作。由於一個人徒步,不能帶太多的東西,所以,在走之前,就有人沿著她要走的路線,把水和幹糧等東西每隔十幾公裏就埋在一個地方,並且做好標誌。而那個專業的探險家隻要拿好GPS,就可以了。
在沙漠旅行,要試先做一些準備,學習掌握一些基本知識。
預先準備、基本裝備
準備的地圖,精度一定要好的,1:200000或者1:300000比例的地圖就可以了,另外還要帶著指南針。如果條件好一點,最好買一個衛星定位儀(GPS),定位精確到10米就可以了。導航、記錄航線就有了保證,徒步在沙漠中旅行就不成問題了。
新疆維吾爾族有一個諺語就是:“一個乞丐,也要有一匹毛驢。”意思就是,乞丐再窮,也要有一匹毛驢。如果連毛驢都沒有,就不用說去探險了。有了毛驢還要帶上二、三十公斤的水,另外還要有一件皮大衣。毛驢的作用就是幫助馱水和幹糧。如果能借助機械等外力那就更好了。
沙漠溫差很大,以10月、11月為例,白天地表溫度可達50攝氏度,夜晚則可降至攝氏零度以下,11月如遇寒流,溫度可降至零下10攝氏度以下。因此沙漠探險中,冬季、夏季服裝應一應俱全。白天沙漠的陽光會灼傷皮膚,最難忍的皮膚灼傷將會出現在後脖頸上,衣領摩擦在脖子上會疼痛無比。最簡易的預防辦法是帶頂遮陽帽,並在帽子的後麵壓一塊白手帕以阻擋強烈的陽光。
防曬油在沙漠中是不適用的。沙漠中的沙和海灘上的沙完全不同。它是極細的微塵,微弱的風和輕輕的腳步就會把它揚起。假如你擦了防曬油,這些沙塵會讓你的皮膚變成細沙紙。
太陽鏡最好有兩副,一副是平時使用,另一副是防風沙的,可用摩托鏡或滑雪鏡。一個大號水壺、一筒爽身粉、手電筒、寬膠帶、小圓鏡、塑料袋等等小物品都會在沙漠中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方便。比如爽身粉可以擦在你運動時經常被摩擦的身體部位,小圓鏡用於求生時反射信號,塑料袋用於防塵。
去沙漠,一定要穿上大而厚的鞋,如靴子之類的。不要一時貪涼快,或者覺得穿厚鞋捂腳,難受。腳的溫度就是人的體溫。人的體溫一般保持在36攝氏度左右,外麵沙漠的溫度,一般白天達到攝氏50多度,不穿厚鞋,如光腳或者穿平底涼鞋,皮膚可能會被燙起泡,甚至會引起化膿感染。
如何躲避沙暴
一般要去沙漠,不要在春季和夏季去。從三月中下旬開始,一直到五月份,沙漠的氣候變化可謂瞬息萬變。風很大,特別是沙暴,容易使人迷途並危及生命。沙暴來得異常迅猛,當感覺到好像有種聲音從很遠的地方傳來時,僅在幾秒鍾之內,天地就變成了黃色,裹著沙塵的狂風鋪天蓋地,一切能抓走的東西它都要抓走,而且閃電般地抓得無影無蹤。打在人身上的沙子就像砂紙一樣打磨著每一寸皮膚。
沙暴真是很可怕的東西。一場沙暴過後,如果大難不死你就會發現,所有的景觀全部改變了,很容易迷路。有一次,當地一家石油勘探公司的宿營車被沙暴困在沙漠裏整整一周。車與車之間聯係不上,人們都不敢出來,一出來就被沙暴給吹跑了。大家困在裏麵,好容易沙暴停了,打開車門一看:嗬!沙子都?”經埋到車輪上,埋了一米多高!可見,沙暴的確十分可怕。
萬一在沙漠中遇見沙暴,千萬不要到沙丘的背風坡躲避,否則有被窒息或被沙暴埋沒的危險。駱駝比較有經驗,它會隨著沙子的起伏不斷地抖動。這樣,就不至於被沙子埋了。人也要隨著動一動,這樣也就不會被沙子埋了;同時,也不會被沙暴吹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