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滿載希臘芝術珍品的“瑪迪亞”號沉寶之謎(1 / 3)

1907年,一位希臘的海綿打撈工人,在北非突尼斯東部的瑪迪亞海的水深40米的海底,看到了像軍艦大炮樣子的文物。從此開始,潛水工人們又在附近海底發現了很多雙耳陶瓶和青銅製品的碎片。打撈上來的文物向當時法屬突尼斯的海軍司令官傑·拜姆海軍大將做了報告並被移交給官方,拜姆動員了潛水員進行調查,其結果證明被看成海底大炮的文物並不是大炮,而是希臘浮雕的大理石伊奧尼亞式圓柱。

這一發現在歐洲的學術界引起了極大的轟動,為20世紀初考古學調查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很大的實習機會,並為其開始方法的摸索和實習創造了一個良好開端。在法國海軍的幫助下,突尼斯當局集中了希臘、意大利的一流潛水員,從1908年到1913年共進行了五次調查。

對於距陸地六公裏,海流非常急,而且水深40米的海底調查作業來說,技術上受到各種限製,而且沉船完全被埋在海底淤泥中,使發掘作業極為困難。

沉船中,有最早報告說的像大炮的大理石圓柱,共六排,約六十根,還淩亂地散布著柱頭、柱礎以及其他大理石的建築材料和雕像等。雖然打撈上來了雙耳陶瓶等部分文物,但大部分遺物仍然留在了海底,調查沒有最後完成。

當時的潛水技術和調查方法不能繪製出能將船體複原的實測圖,也不能將船體打撈上來。盡管如此,潛水工人們仍然打撈出了各種文物,並在海底淤泥的清除過程中,搞清了下麵厚約20厘米的木材堆積層和其分布範圍,並確認了這是船的甲板。還了解到打撈上來的遺物是甲板上的貨物。在甲板下的船艙裏裝滿了大量的細小貴重品,在更下麵的船艙中貯藏著很多大理石藝術品,其中主要有希臘雕刻家加爾凱頓(約生活在公元前2世紀)的刻有“波埃特斯”銘文的“海爾梅斯”青銅像和同樣大小的“奔跑的薩爾丘斯洛斯”青銅像、大理石“河弗洛迪忒”半身像、牧神“波恩”的頭像等。此外,還有燭台、家具等日用品和希臘阿提加工精美的酒杯。其中帶有銘文的“悔爾梅斯”像被認為是希臘時代著名的珍品。

這艘沉船據推測,是滿載羅馬從希臘掠奪的藝術品及其他貨物的大型運輸船。船從雅典的皮萊烏斯港出航,在駛往羅馬的途中,向南漂流而沉沒。該船長36米多,寬10米多,恐怕是無槳的橢圓形帆船。從當時的造船技術看,似乎是為了運送想像不到的沉重貨物而設計的。其年代根據遺物的研究推定,在公元前2世紀末到公元前1世紀初。

隨著對遺物的文化性質及船體構造的研究,瑪迪亞沉船漸在學術界引起較大的反響。據有關專家考證,該船是公元前86年征服掠奪雅典的羅馬執政官魯希阿斯·斯魯拉有組織地將掠奪品滿載運回羅馬,而在途中遇到暴風,飄流到瑪迪亞海域沉沒的貨船。

當時,斯魯拉是羅馬共和時代的猛將,深得人民的擁護。他在凱旋羅馬時經常帶回眾多的俘虜和戰利品向民眾誇耀,以求得狂熱的歡迎。據說他在當時已獲得很多的戰利品,但為了掠奪,他又率領羅馬軍隊進一步侵人了有古希臘象征的雅典。他在那裏下令拆毀奧林匹亞的一座神殿,將大理石建材和雕塑裝上運輸船送往羅馬。有的史學家說,他打算用這些戰利品在羅馬複原神殿,以作為他的勝利紀念碑裝點城市。據說這一船隊繞行到意大利半島與西西裏島之間的墨西那海峽時,突然遇到風暴,其中一艘向西南方向漂流至北非近海沉沒,在以後漫長的歲月裏安眠在海底厚厚的淤泥之下。估計至今仍有大批珍寶沉睡在海底等待打撈。

黃金珠寶指數:★★★☆☆心動指數:★★★★☆綜合指數:★★★☆☆

旅遊鏈接:突尼斯瑪迪亞海

旅遊小貼士:

突尼斯位於非洲大陸最北端,北部和東部麵臨地中海,隔突尼斯海峽與意大利的.西西裏島相望,扼地中海東西航運的要衝。東南與利比亞為鄰,西與阿爾及利亞接壤。突尼斯是世界上少數幾個集中了海灘、沙漠、山林和古文明的國家之一。突尼斯地處地中海地區的中央,擁有長達1300公裏的海岸線。突尼斯被認為是悠久文明和多元文化的融合之地。這裏彙集了地中海地區所有的古文化遺跡,其中包括迦太基的、古羅馬的、拜占庭的、阿拉伯的、土耳其的、歐洲的以及伊斯蘭的文化遺址、建築寺廟、民間藝術、精致美食、宗教音樂。突尼斯的人文遺產眾多,可與希臘相媲美。Bardo的博物館裏鑲嵌著世界上最美麗的壁畫。在突尼斯,遊客們不僅可以感受到美麗的沙灘,鬱鬱蔥蔥的山林,現代繁華的城市,還可以體會到撒哈拉的壯麗與寧靜。

錫利群島海底寶藏之謎

從14世紀以來,英國西南海岸的海峽和水域就一直是海盜們的樂園。他們把這個海域當成了自己對來往船隻的最佳狩獵區。那時,從北海和波羅的海駛出的商船必須通過這個“針眼”才能前往歐洲南部和西部。對於那些向相反方向航行的船隻,如來自地中海沿岸的航船,要安全通過這一區域也絕非易事。它們常常會受到海盜的攻擊。

為了抵禦海盜,英國的一些港口城市結成同盟自衛,其目的就是要把英國南部海港從海盜的控製下解救出來。於是,那些懸掛英聯邦旗幟的海盜船,就從英國國王那裏得到搶奪敵方商船的許可。官方還對海盜們允諾,除了英聯邦的船隻外,允許他們搶劫所有經過海峽的別的國家的過往船隻。

這種特殊的規定造成隻有在錫利群島一帶才會經常出現的怪現象:島上居民竟然利用一百多個像暗礁一樣散布著的環形珊瑚島來引誘別的國家的輪船觸礁。為了達到目的,島民與海盜勾結,使用各種手段,或燃起火把,或把點燃的燈籠掛在母牛的脖子上,其目的都是用錯誤的燈光信誇誤導,使那些在風暴或黑夜中迷失方向的船隻偏離航道,得逞之後大肆劫掠船上的財物。

18世紀初的“聯合”號就遭遇到這種劫難,並留下一批至今無法找到的巨大財富。

1707年10月21日,克勞迪斯雷·肖偉爾將軍正率領“聯合”號、“雄鷹”號、“燃木”號、“長生鳥”號和“羅姆尼”號等軍艦組成的英國艦隊從直布羅陀全速行駛,返航在英國的途中。肖偉爾船長本來一貫堅定自信,但那幾天他總是莫名其妙地心煩意亂,總是毫無緣由地懷疑自己的艦隊的航線是否正確。

有時,他甚至一遍又一遍地問自己:“上帝啊,錫利群島在哪裏?”惶惑不安中,這位將軍召開了全體軍官會議,經對各種數據反複驗證之後,得出結論是:錫利群島暗礁還有很遠一段距離,目前艦隊的航線完全正確!

會議結束後,肖偉爾將軍覺得總算可以放心了。晚上,當他快要人眠時,聽到一個人在房間外拚命地大喊,要他趕快出來。原來這是艦上的一個水手,這個水手認為現在整個艦隊不但偏離了航線,而且正朝著錫利群島附近那些大暗礁駛去。他大喊道:“將軍,如果艦隊不改變航向,我們將必死無疑!”“住嘴!”肖偉爾對他大聲斥責道:“我不想聽你胡言亂語,再喊就懲罰你!”沒想到這個平時一向順從懦弱的水手不但不住嘴,反而狂喊不止,艦上所有的人好像都沒法堵住他的嘴,兩個小時之後,他以擾亂軍心為罪名被當場絞死在桅杆上。

當那個可憐的水手被絞死之後,將軍自己卻突然變得焦躁不安,他在房間裏再也躺不下去了,便來到甲板上。抬頭發現天空中有一種黑色的、像粥一樣的東西呼嘯著穿過空氣,然後又急速在雲層裏落下來。憑借多年的航海經驗將軍知道,暴風雨即將來臨。

隨即,整個艦隊就陷人狂風巨浪之中。天空和大海同時翻騰著泡沫,船一會兒艱難地爬上峰頂,一會兒又搖搖晃晃著墜人了穀底。巨大的水柱敲擊著“聯合”號的艙壁。“聯合”號在顛簸之中隨時都有沉沒的危險。

突然,一個大副驚喜地遞給將軍一個望遠鏡,“長官,你看,我們的救星就在眼前。”肖偉爾將軍拿起望遠鏡匆匆一看,就大聲發出了命令:“趕快搶救船帆,改變航向,駛向燈光,隻有那裏能幫助我們確定方向。”

於是,艦隊調整航向,全速向燈光信號駛去。當尖刀一般的礁石從洶湧的水麵中突現出來,橫擋在他們前麵時,大副和肖偉爾將軍同時發現自己的艦隊正在一步步撞向巨大的災難,但一切都為時已晚。緊接著便是震耳欲聾的撞擊聲,船艙像細木頭一樣斷裂,甲板搖搖欲墜,水手們都摔倒在了地上,船體內發出劈裏啪啦的斷裂聲。隨後,戰艦開始向右舷傾斜,海水頃刻間湧人“聯合”號船艙內部,幾分鍾之內,船頭和後甲板便被摧毀殆盡。

肖偉爾將軍在萬分原恐之中看見自己的水手們一個個被巨大的浪濤卷入水中,轉眼間消失在了大海深處。更可怕的是,“燃木”號等另外幾艘軍艦也轉眼就被扔上巨浪中的岩石或者暗礁之中。

那麼,是什麼導致肖偉爾將軍率領下的這支艦隊遭遇如此滅頂之災呢?

原來,艦隊導航並沒有過錯,而是錫利群島附近的海盜們用錯誤的燈光信號誤導艦隊偏離了航線。艦隊被暗礁撞擊後,這隻英國艦隊所有成員共兩千餘人全部葬身於大海之中,而出事地點距離英國本土僅僅隻有45公裏。

也許人們會問,難道這麼多人中就沒有幸存者嗎?回答是確定的,兩千多人沒有幸存者,因為那些拚盡全力遊到錫利島的水手也都被海盜們和當地的居民殺死了。

為什麼海盜和當地居民對落水者們必欲置之於死地呢?

因為根據當時大不列顛的一條法律——如果海難中還有餘生者,擱淺船隻或船隻殘骸的發現者可以得到運載貨物的三分之一;如果沒有人生還,則所有從擱淺船隻或船隻殘骸上搶救出來的財產都歸發現者所有。

海盜們為了獨吞艦隊的財富,當然會把幸存者當成累贅。

這樣一來,就造成當肖偉爾將軍的艦隊駛向錫利群島的暗礁時,海盜們不但不去救助,反而幸災樂禍地拿著望遠鏡,靜觀著遭遇海難的人們在咆哮大海中垂死掙紮。而那些拚命遊到岸邊原本可以獲救的水手們,也都被島上居民殺死。就連肖偉爾將軍本人遊到岸邊,當他向一個漁婦伸手求救,那個漁婦發現他伸出的手上戴著一隻金光閃閃的戒指,便掐死他之後,隨手砍下了他僵硬的手指,然後將屍體草草掩埋。直到數年之後,人們才發現了他的屍骸並運回倫敦,經過隆重的追悼儀式之後安葬在西敏寺大教堂。

風暴過後,海盜們坐著他們輕便的漁船,劃向暗礁,然後分成小組,從觸礁的殘骸帶回金幣、銀幣、木板、滑輪、鋼索、滑車組、索具、皮帶、手槍、彈藥和刀子等一切有價值的東西。

而這支艦隊最大的一批財富,即艦隊的錢箱,在艦隊遇難之前就?”經沉人了海底。

專家估計,不僅“聯合”號,在錫利群島周圍,至少有一千多艘來自歐洲大陸不同國家的船隻觸礁擱淺。所以這個區域被看做歐洲最大的船隻公墓。

今天的遊人假如去錫利群島遊玩,會看到每個商店裏都有海難的照片出售。因為,那裏的居民收藏了很多沉船的船頭木雕,並把它們拍成照片。

20世紀60年代,人們開始使用現代技術尋找“聯合”號時,尋寶工作才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英國海軍潛水員在基爾斯通礁石中央發現了“聯合”號。他們試圖找到“聯合”號的錢箱,卻空手而歸。

有個叫羅蘭·莫裏斯的英國人,經過精心準備之後,和他的同伴們來到錫利群島。為了接近“聯合”號的錢箱,他們在水底使用了炸藥,但沒有找到錢箱。忙碌了一年半之久,羅蘭·莫裏斯和他的隊員們最後終於在附近的一個岩石裂縫裏找到了1400塊銀幣。不久莫裏斯又發現了一個大銀盤,上麵印著的克勞迪斯雷·肖偉爾爵士的徽章還清晰可見。這絕對是件珍品,是艦船上珍貴的銀餐具中最寶貴的一件。

60年代末,莫裏斯在錫利群島周圍海域打撈出來的曆史珍寶,都被放在倫敦著名的索斯比拍賣行拍賣。作為回報,他和同伴們將從國防部得到一筆事先商定好的獎金。在1970年的第二次拍賣會上,“聯合”號的銀盤又回到了羅蘭·莫裏斯的手中。

後來,又有許多英國潛水者組織繼續對“聯合”號殘骸進行探寶,從旗艦的船腹中找到近7000塊銀幣。

1974年,莫裏斯和他的同伴在錫利群島發現了斷裂的英國戰艦“巨人”號。這艘18世紀的戰艦隸屬霍雷肖·納爾遜的艦隊,1798年在錫利群島的花崗岩前觸礁沉沒。莫裏斯的潛水員們在艦上發現了一個有著二百五十年曆史的花瓶的碎片。這些花瓶的碎片在海底沉睡了二百多年之後,被大英博物館的工作人員拚回了原狀。

在“聯合”號艦隊觸礁之後將近三百年間,對金子和財富的欲望吸引了很多冒險家來到錫利群島。歐洲最大的海上公墓的水域成了很多潛水者尋寶的天堂。然而,最大的那筆寶藏——“聯合”號艦隊的錢箱卻始終沒有找到。也許,它還靜靜地躺在錫利群島水域的海底吧!最終誰能找到它呢?

黃金珠寶指數:★★★★☆心動指數:★★★☆☆綜合指數:★★★★☆

旅遊小貼士:

遠離英國本島的錫利群島是一塊被稱為消失在大地之端的土地。由於獨特的自然環境和氣候,眾多的動植物把這裏作為生存地,因此錫利群島成為一個五光十色的“自然博物館”。那裏也是外國元首旅遊度假的經常去處。

加勤比海錫爾伯暗礁中的運寶沉船之謎

17世紀中葉,在古巴島附近的錫爾伯海域發生過一起震驚世界的運寶船沉沒事件,並演繹出一係列曲折的故事。

錫爾伯海域位於古巴島東南,加勒比海北部,是這一帶最危險的暗礁區。水下幾乎到處都是致命的珊瑚暗礁,並且年複一年地演繹著令人毛骨悚然的故事:風暴、海潮和沉船。很多西班牙船長都稱這一地區為“憂鬱之眼”或“向每個人張開眼睛的暗礁”。還有人把這一帶稱為歐洲最大的船隻公墓。據海底勘查專家估計,有大量的西班牙運寶商船或因為航行技術不佳或因遭遇狂風暴雨而觸礁,還有的是被猛烈的海浪拋在了岩石或者珊瑚礁的尖角上。總之,他們都無一例外地靜靜躺在了水下珊瑚的迷宮裏。

“努埃斯特拉”號是17世紀時西班牙在美洲新建的一支船隊的旗艦。1641年7月底,“努埃斯特拉”號下海開始它的處女之航,經過第一站古巴的哈瓦那之後,被編人由總司令胡安·德坎波斯指揮的艦隊。在31艘艦船的護衛下,這隻西班牙運寶船開始向東航行。當“努埃斯特拉”號經過佛羅裏達角和薩爾烏之間狹窄而縱橫交錯的珊瑚暗樵水道時,遭遇到強風暴,幾十艘船隻頃刻之間支離破碎,其中有的沉人海底,有的被卷入巨浪。而“努埃斯特拉”號由於桅杆被折斷,船帆也被撕破,就隻能在海麵上隨風飄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