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滿載希臘芝術珍品的“瑪迪亞”號沉寶之謎(2 / 3)

1641年11月2號,風雨交加,怒吼的海風和洶湧的巨浪把“努埃斯特拉”號推到了錫爾伯海域。船員們隻聽得珊瑚暗礁哢嚓哢嚓撞擊著“努埃斯特拉”號的船底,還沒等明白怎麼回事,就被卷入衝天的巨浪之中,等從巨浪中顛簸出來,船已斷成兩截。萬分驚愕中,絕大多數船員被拋入海底。有幾個船員手疾眼快,趕緊逃到自製的木排上,漂流到露出海麵的珊瑚礁石上,用木頭搭建了一個平台,在上麵靠僅有的一點儲備艱難地忍耐了幾個星期。但由於好多天沒有見到一個人影,也沒有救援的船隻,他們隻好自救。於是這些幸存者又把他們的小平台改造成一隻小船,試圖前往伊斯帕尼奧拉島。然而,就在離島不遠處,小船被風浪卷人海底,整個小船上僅有奧塔維奧一人幸存。據奧塔維奧後來透露說,當時,“努埃斯特拉”號船上滿載著秘魯和墨西哥的金銀、哥倫比亞的寶石及委內瑞拉的璀璨珍珠。

“努埃斯特拉”號沉沒四十二年後,威廉·費布斯前往錫爾伯海灘去搜尋它的殘骸,並成為三百年來世界尋寶史上最幸運、最富有的人。

費布斯出生於英屬北美殖民地一個清教徒家庭,是家裏的第21個孩子。此人天生是個樂觀派,盡管他從小沒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卻養成了對世間萬物強烈的好奇心。多年以來,他一直向往著去探索海底的寶藏。1651年,他從緬因州來到印第安納,然後又去了波士頓,靠做甲板上的建築木工為生。長期的工作實踐,使他成了造船的行家。有了一些積蓄以後,他造出了屬於自己的第一艘獨桅縱帆船——“波士頓之星”號,並自任船長出海航行。二十三歲那年,他成了波士頓最年輕的船主兼船長。隨後的十五年間,他把自己的事業向加勒比海擴展,其主要業務就是向托爾圖加和牙買加的海盜們提供存貨和商品,在西班牙人和海盜之間扮演走私船長的角色並大發橫財,一度壟斷了西班牙與新大陸殖民地之間的貿易。

在一次去西印度群島的航行中,費布斯無意中聽到有關錫爾伯海域西班牙運寶船隊沉沒的故事,從此被“努埃斯特拉”號沉船所吸引。他當即決定去倫敦請求拜見英王查爾斯二世。幸運的是,查爾斯二世對他的計劃非常支持,並成為他的資助人。同時,查爾斯二世還允許他租借海軍的“阿爾及爾玫瑰”號快速驅逐艦以探險使用,這艘驅逐艦配備有18門火炮。

費布斯一向謹言慎行,包括這次的尋寶,盡管英國國王是資助人,他還是想盡量在秘密狀態下進行。1683年,費布斯率領他的手下悄無聲息地出發了。為了防止太多人獲知他的這次秘密行動,費布斯帶領他的探寶船在駛向加勒比海的錫爾伯海域途中從不作長時間的停留。剛開始,因為他對四十二年前的“努埃斯特拉”號沉船地點和周邊情況一無所知,就通過多方聯係,把當年整個船上唯一的幸存者奧塔維奧請了過來當向導,向他了解情況。等他的探寶船快要到錫爾伯海域時,費布斯就把年老的向導奧塔維奧打發回了伊斯帕尼奧拉烏。因為費布斯十分清楚,摻和的人越多,打搜出寶藏時他得到的越少。

然而,事實並非像他想像的那麼簡單。多少年過去了,錫爾伯海域依然到處密布著可怕的珊瑚暗礁。“努埃斯特拉”號殘骸周圍的境況比他預期的更加複雜。幾周以來,海員們一直靠驅逐艦的艦載小艇來勘測海麵下的地理環境。經過艱難搜尋,他們隻發現了一塊上麵長滿了珊瑚的銀條,別的什麼也沒有找到。食物和飲用水卻一天天減少。船員們開始抱怨,不想繼續搜索下去了。費布斯不得不中斷了這次海底探寶。

當他們回到伊斯帕尼奧拉島後,得知老向導奧塔維奧?”經去世,費布斯非常沮喪地繼續駛往英國,等待著他的是一條壞消息:此時,他的資助人和最強有力的支持者英王查爾斯二世?”經去世。而英國的繼任者不但對他的探寶毫無興趣,還指責他勞民傷財,並把這位癡迷的尋寶者送進了監獄。幸虧經過宮廷中權高位重的朋友幫助,費布斯總算獲得自由。後來,通過宮廷重臣馮·阿爾伯馬爾公爵求得英王的同意,費布斯才被允許繼續探寶。但這一次他不但得不到英國皇家方麵的資助,還必須答應英王王室的一個條件:一旦探寶成功,國王要求分得打撈出水的財物總價值的十分之一。

費布斯最大的特點是從不氣餒,愈挫愈奮。他重新找了幾位讚助者,並設法搞到兩艘200噸的帆船。一艘名為“詹姆斯和瑪麗”號的大帆船,排水量為200噸,配備兩門火炮。一艘較小的“倫敦之亨利”號為多桅帆船,排水量為50噸,配備十門火炮。他重新組成了探險隊,重返錫爾伯海域。

費布斯有著多年的經商經驗。這一次,他滿載著從各地籌集到的各式各樣的交換物品駛向伊斯帕尼奧拉島,因為當年的島上有大批的海盜,費布斯帶來的這些東西都是海盜們所急需的,他因此可以大賺一筆。費布斯的計劃是,一旦他這次探寶再度失敗,就要靠賣掉這些貨物獲得的利潤以彌補損失。他先甩出障眼法,把“詹姆斯和瑪麗”號拋錨在普拉塔港(今屬於多米尼加共和國),自己扮作一個和善又隻想為賺錢而賣貨的商人,在島上與海盜們周旋。“倫敦之亨利”號則肩負著探寶的秘密使命,在羅格斯船長的帶領下駛往錫爾伯海灘,去捜尋‘努埃斯特拉”號的遺骸。幾個星期下來,羅格斯船長毫無所獲。最後,這位身心疲憊的船長也想重蹈上次探險無功而返的後轍。將要撤退的前一天上午,在卡布隆角附近晶瑩透徹的淺水中,他突然看見一顆光彩奪目的海鰓珊瑚,隻見它在淺淺的海底時隱時現,似乎把羅格斯船長眼前的一大片海麵都閃耀得五彩繽紛。羅格斯船長馬上叫了一個潛水員下去采摘,他想把這個美麗的珊瑚作為禮物送給費布斯以作為這第二次探寶失敗的留念。沒想到潛水員下去後,在這個珊瑚邊突然發現了幾門全身長滿珊瑚的火炮,火炮位於水下10米至15米深處。他馬上把這個意外的發現上來告訴了羅格斯船長。船長一聽,當即又讓另外幾個潛水員下去勘查。終於,“努埃斯特拉”號在大片大片珊瑚的簇擁中露出了她神秘的麵容!

原來,四十多年以來,“努埃斯特拉”號一直夾在岩層中間,周身又被珊瑚纏繞覆蓋著,靜躺地沉睡在加勒比海海底。

隨後,羅格斯手下的潛水員們陸續從“努埃斯特拉”殘骸中打撈出許多銀條及大量的西班牙貨幣。當然他們知道這些東西並不重要,他們急於搜尋的還是當年“努埃斯特拉”號的幸存者奧塔維奧告訴他們說的船上那些價值連城的黃金、寶石和珍珠。然而,正當他們試圖再度下海時,突然強風暴來臨,“倫敦之亨利”號不得不全速逃往伊斯帕尼奧拉島,向費布斯彙報他的戰績。

當費布斯得知他的“倫敦之亨利”號?”發現運寶沉船的消息後,立即指揮他的兩艘事先?”經檢修過的、裝滿補給品的艦船駛往錫爾伯海域,於1687年2月22日抵達。

打撈工作從一開始就處處危機四伏,潛水員要想進人沉船遺骸的內部,每一次都必須用鐵爪把甲板和船艙板使勁地撬開,才能擠進被珊瑚纏繞的船舷。此外,潛水員的氧氣供給是通過很長的皮管來完成的,橡皮管與漂浮在海麵的豬膀胱相連,把空氣導人潛水帽。由於受到這種幾近原始的通氣方式限製,潛水員在水下就不能長時間停留。豬膀胱容積有限,裏麵的空氣很快就會耗盡,以至於潛水員很快就都生了病,幾天後有幾個潛水員連連吐血。就是在這種條件下,他們還是堅持著下海,打撈出大量的金條和銀條。

幾個星期以來,費布斯一直日夜堅守在打撈現場。原來他所關注的還不是那些零散的金條和銀條。因為,當年埃斯特拉”號運寶沉船的唯一幸存者老奧塔維奧曾向費布斯詳細講述過,1641年7月底,總司令胡安·德坎波斯曾命令把一隻價值連城的珠寶箱存放在“努埃斯特拉”號運寶船的最尾處,那隻箱子裏裝滿了專門為西班牙國王陛下準備的珠寶。令費布斯擔憂的是,存放那隻箱子的地方恰恰是沉船在海底的最深處。費布斯幾次要求潛水員潛到殘骸的最深處,但每次都遭遇失敗。後來,費布斯派出最有經驗的潛水員,讓他們無論如何搜索到那個珠寶箱。然而,以18世紀的潛海技術來說,下潛到水下10米至15米海底以下,簡直是用生命作賭注。最後,費布斯自己竟然要親自下潛,去搜索那隻珠寶箱。費布斯幾次下潛,隻要他一出海麵,他的嘴裏和鼻孔就會血流不止,顯得十分嚇人。

最終,費布斯和他的手下還果真找到了那隻珠寶箱,並經過三天的艱苦奮戰,終於把它從殘骸中拖到了“詹姆斯和瑪麗”號的甲板上。費布斯和船員用自帶的斧頭萬般小心地打開了珠寶箱。用他們自己的話說:“我們像天使,走進了《一千零一夜》中的童話世界,眼前看見的都是晶瑩的鑽石、珍珠、綠寶石和紅寶石,簡直像是在做夢。”

費布斯的打撈工作從1687年2月22日開始到5月初風暴即將來臨時結束。這期間,他仔細地把打撈出來的每一件珍寶都進行了極為嚴格的整理,並認真做了記錄、圖樣和目錄清單。

當費布斯的“詹姆斯和瑪麗”號及“倫敦之亨利”號急速張帆,要離開錫爾伯海域時,沒想到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法國海盜船“格洛伊”號早已得知風聲,企圖奪走他們千辛萬苦打撈出來的珍寶。“格洛伊”號海盜船是一艘配備有20門艦載火炮的雙桅橫帆帆船,此刻,它正虎視眈眈地跟著費布斯的兩艘運寶船緊追不放。費布斯十分清楚,由於他的船上滿載著寶藏,根本無法與海盜交戰。他想盡一切辦法爭取能逃脫出海盜的魔掌。夜半時分,等到海上明亮的月光隱沒之時,費布斯突然下令關掉船上所有的光源。海盜船一時措手不及。這樣,費布斯的“詹姆斯和瑪麗”號與“倫敦之亨利”號才借著夜幕的掩護逃出錫爾伯海域,直接駛往英國。作為一個成功的尋寶者,費布斯在人們的歡呼聲中重新返回了維特福德港。

費布斯打撈的寶藏到了英國後,交給了英國王室國庫官員接管,經過國庫官員嚴格的清點,費布斯和他手下的潛水員從“努埃斯特拉”號打榜出來的珍寶總共重達34噸,其中白銀3.5萬磅,黃金2.5萬鎊,其他貴重物品3.47萬磅以及數不勝數的西班牙貨幣皮阿斯特,據估算相當於當時英國最富有的人的年收人總和。

按照協議,普通海員、隨部軍官每人都得到了他們應得的一份。而英國王室所獲份額則達三萬英鎊之多,當年在危難關頭毅然支持費布斯探寶的馮·阿爾伯馬爾公爵更是獲得其中的五萬英鎊。費布斯本人則分得這批珍寶的第16份,大約將近兩萬英鎊。

更大的喜事還在後麵,費布斯可謂名利雙收。由於他探寶成功,不但被英國國王於1692年任命為第一任馬薩諸塞州的州長,還由於他在探寶中表現出來的堅韌、勇敢和機智而被加封為騎士,從此人們尊稱他為“威廉閣下”。

費布斯探寶成功的消息在歐美廣為流傳,成為千家萬戶的美談。他不僅刺激了海洋探險熱和冒險精神,同時,在他之後,到加勒比海探寶之風在極短時間內形成一股不斷高漲的風潮。在倫敦,沉船打撈公司為擴大企業的影響,曾經在泰晤士河由潛水員向市民們展示其技術。被打橫上來的財寶除分給讚助者、船員、潛水員之外,按慣例十分之一歸皇室所有。

費布斯後來移居倫敦,於1695年四十四歲時死去。臨死之前,他把他成功的探寶曆程寫成《惡魔及其海底秘話》一書。然而,令人感到困惑不解的是,費布斯自己在書中對他打撈珍寶的沉船殘骸到底是不是西班牙的“努埃斯特拉”號運寶沉船提出質疑,並含糊其辭地指出,他的那次打撈“隻不過是一種偽裝了的海盜行為”!費布斯的書出版之後,他在書中的說法,馬上引起世界各地尋寶者廣泛的關注和各種各樣的猜疑和聯想。

人們不禁疑惑,莫非他打撈的根本不是“努埃斯特拉”號運寶船?假如不是,那真正的“努埃斯特拉”號是不是還在錫爾伯海域?沉船的寶藏是否還靜靜地沉睡在海底呢?

於是,在時光又過了將近三百年之後,1968年,雅克·伊夫·庫斯托萌生了前往錫爾伯海域探寶的念頭,希望能找到“努埃斯特拉”號,那艘傳說中的西班牙運寶大帆船。此人在尋寶界享有盛譽,是進行水下研究的知名先驅者和水下考古的開路先鋒。1968年夏天,經過精心的準備,他乘坐“卡利普斯”號考察船前往錫爾伯海域,但最後隻挖掘出一些幾個世紀以前的商船遺骸,裏麵也沒有他期望的金銀珠寶,隻發現一些諸如帶柄的罐子、多棱角的酒瓶、火炮和炮彈、釘子、湯匙、盤子和鍋,獎章和十字架等簡單的生活用品。

那麼,費布斯打撈的到底是不是“努埃斯特拉”號運寶沉船,假如不是,他的寶藏到底是從哪條船上打撈出來的?而真正的“努埃斯特拉”號船上的寶藏到底被發現了嗎?

黃金珠寶指數:★★★★☆心動指數:★★★★★綜合指數:★★★★☆

旅遊鏈接:加勒比海古巴風光

旅遊小貼士:

在碧波萬頃的加勒比海西北部、墨西哥灣入口處,有一個美麗的海島國家——古巴。它由數以千計的島嶼組成,其中麵積最大的古巴島,長1250公裏,最寬處145公裏,最窄處僅32公裏。因地形狹長,形如鱷魚,且植被茂盛,植物種類多達八千多種,故有“加勒比海的綠色鱷魚”之稱。古巴首都哈瓦那,位於古巴島西北部,扼守著墨西哥灣通往大西洋的門戶,是一座擁有眾多曆史文化遺存的濱海名城。這裏的住宅、教堂、狹窄的街道、小廣場、咖啡屋、劇院、噴泉池、城堡和要塞,無一不是石砌而成。市區西部的老城區,保留了許多殖民時期的城堡和遺跡。比較著名的有哈瓦那最古老的要塞皇家軍隊城堡,位於海灣運河口的莫羅三王城堡和拉蓬塔城堡,建於高地之上控製全城的卡瓦尼亞聖卡洛斯要塞等。1982年,哈瓦那曆史中心和整個軍事防禦體係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中美”號運金船之謎

黃金是全部文明生活的靈魂,它既可以將一切歸結為它自己,也可以將自己轉化為一切……

對淘金者來說,他們當然是為了追求成功。也可以說,每個淘金者都渴望在成功中衣錦還鄉,榮歸故裏。然而,還有比成功更寶貴的東西,那就是人的生存尊嚴和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