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自己思考得來的真理才最鮮活(2 / 3)

閱讀一個人的著作總會比與這個人的交往獲得更多的內容。就最重要的方麵而言,閱讀這些著作的確可以取代,甚至遠遠超過與這個人的近身交往。

所有真正的、優秀的作品無論在哪個時候、哪個地方,都要與總是占據上風的荒唐、拙劣的東西進行沒完沒了的惡鬥。幾乎所有真正的人類啟蒙者,幾乎所有在各個學問和藝術上的大師都是殉道者。

那些想就某一話題求教的人,千萬不要匆忙拿起討論這一話題最新出版的書,滿以為科學總在進步,而新書的作者肯定是利用了之前的舊著。

如可能的話,我們就要閱讀那些對所討論的事情有著根本性的發現和認識、真正有獨創性的人所寫出的著作,或者至少是在某一學問領域裏被公認的大師的作品。

寧可購買二手書,也不要閱讀內容方麵的二手書。

一本書的名字之於這本書,就好比是信封上的地址、姓名之於一封發出去的信。也就是說,書名的首要目的,就是讓這本書能夠引起那些可能會對這本書感興趣的人的注意。

一件作品要永恒不朽的話,那這一作品就必須具備多樣的優點,以致要找到一個能夠理解和賞識所有這些優點的讀者也不容易。

正如衣冠不整暴露出了並不尊重自己周圍的人群,同樣,草率、馬虎、拙劣的文字,表明了作者並不尊重他的讀者。拒絕閱讀這樣的文章就是讀者對作者合情合理的懲罰。

作者能否給予讀者滿足,關鍵之處總在於這位作者和讀者之間在思維方式上能否形成共鳴。這種和諧共鳴越完美,那讀者感受到的滿足就越大。

具有偉大思想的作者也就隻能被擁有非凡頭腦思想的讀者所完全欣賞。

報紙是危言聳聽家的樂園

報紙是曆史的秒針,但這一秒針通常不僅由更次一級質量的金屬做成,而且它也是甚少正確的。

報紙上所謂的頭版文章就是由時事串成的戲劇裏麵的合唱。各式誇大其詞是報紙報道的本質,正如誇張也是戲劇的本質一樣,因為報紙必須炒作每一事件,盡量地小題大做。

因此,由於職業的緣故,報紙寫手都是危言聳聽的高手,這是他們增加吸引力的手段。正因為這樣,他們就像那些一有風吹草動就狂吠一番的小狗。

多一個角度看世界

人類最先的語言隻是一些感歎詞,這些感歎詞表達的不是概念,而是感情或者意欲活動,就像動物所發出的鳴響。

人類使用的字詞是維持至為長久之物。一旦詩人、文學家把自己匆匆即逝的感受化為精確、恰當的字詞,那這些感受就能在這些詞語裏存活,曆經數千年,並能在每一個敏感讀者的內心重又喚起這種感受。

越是古老的語言就越完美,尤其是就語法方麵而言——這是廣為人知的事實。從久遠、高貴的梵文一直到並不規範的英文,我們看到的是逐級變壞了的語言。

學習多國的語言不僅隻是培養思想智力和文化的間接手段,其實,這種培養方式是直接的,其發揮的影響極其深遠。

欠缺能力的人並非輕易就可以真正學會一門外語。雖然他們能夠學到這門外語的字詞,但在運用這些外語詞的時候,他們想到的始終隻是與之大概對應的母語詞,他們也始終保留著這些母語詞所特有的結構和習慣用法。

學會了新的語言以後,事物的微妙之處、事物之間相同或者相異的地方以及事物彼此之間的關聯,也就進入了我們的意識。這樣,對每一樣事物,我們都有了更加全麵的看法。

在運用不同語言的時候,我們也就是以不同的方式思維。

學習了一門新的語言,我們的思維就得到了新的修正,著上了新的色彩。所以,通曉多種語言,除了帶給我們許多間接的實際用處以外,同時也是一種直接的培養思想智力的手段,因為隨著了解到概念的多個方麵和細微的差別,我們對事物的觀點和看法也就得到了校正和完善。

掌握多種外語也使我們的思維更加靈活,更加自如,因為隨著掌握了這些語言,概念就越發脫離了字詞。

身體語言通透出話語的精髓

我們日常的自然而然的手勢動作……本身就是一種語言,並且確實是比話語更為普遍的一種語言。

手勢動作的普遍性類似於邏輯和語法所具有的普遍性:因為手勢動作表達的是談話中屬於形式的部分,而不是談話中的內容。

不過,手勢動作卻有別於邏輯和語法,它不僅與智力有關,而且它還和道德,也就是說,意欲的活動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