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與人交往是訓練思想最有效最自然的方法
訓練思想最有效與最自然的方法是與人交談
依我看,訓練思想最有效與最自然的方法是與人交談。我覺得這是生活中比其他所有行為都要溫和的做法。所以我若被逼做出選擇,我相信就是失去視力也不要失去聽力與說話的能力。雅典人,還有羅馬人,在他們的學院中這種交談訓練居於光榮的主課地位。在我們這個時代,意大利人還保留了古代遺韻,這對他們大有裨益,這一點比較一下他們與我們的理解力就可以看出。
閱讀書籍,這個行動遲緩,叫人衝動不起來。而討論讓人學到東西,同時又鍛煉口才。我若跟一位有主見的人或強手討論問題,他就會不斷出手,令我難以招架。他的想象力會刺激我的想象力。嫉妒心、榮譽感、凝神專注的需要會催促我,推動我超越自己。在討論中你唱我和意見一致,那是最沒勁的。
我們的思想在跟俊彥人士切磋中得到磨煉提高,決不能說跟凡夫俗子日常不斷的交往會使我們變得遲鈍與衰退。這方麵不存在傳染與擴散。我從切身經驗知道是怎麼一回事。我喜歡思想交鋒與討論,但是這是跟少數人,是為了我自己。在權貴麵前拿腔作勢,唯恐沒有賣弄自己的才學與三寸不爛之舌,我覺得一位有識之士是不屑這樣去做的。
愚蠢是一種壞品質,但是像我這樣不能忍受,為之氣惱與心煩,這也是另一種病,絕不比愚蠢本身更少叫人討厭。這是我現在願意自責的地方。
我這人非常自由隨意地就會與人交談與爭論,尤其是在一種意見難以在我心中紮根的時候。什麼建議都不會叫我吃驚,什麼信仰都不會叫我生氣,不管它們與我多麼格格不入。我認為任何思想,不論如何荒謬離奇,畢竟都是符合人類精神成長過程的產物。
友誼中摻入其他原因、目的和期望,就不是友誼了
人與人相處是一項非常有用的學問。就像文雅與美麗,都有助於交際與最初的接觸,從而向我們敞開大門,向其他人的楷模行為學習。若學到了有所啟發和值得交流的東西,也可培養自己成為別人的楷模。
盡善盡美的交往就是友誼。一般來說,由欲念或利益,公共需要或個人需要建立和維持的一切交往都不很高尚美好。友誼中摻入了友誼之外的其他原因、目的和期望,就不像是友誼了。
通常所說的朋友與友誼,隻是認識與交往,由某種機會或偶然性促成的,通過它我們的心靈進行交談。而我說的友誼,則是兩人心靈彼此密切交流,全麵融為一體,覺不出是兩顆心靈縫合在一起。如果有人逼著我說出我為什麼愛他,我覺得不能夠表達,隻有回答:“因為這是他,因為這是我。”
除了我理解以及我能夠予以明確說明的東西以外,促成他與我成為知交的還有我說不清的緣分。尚未謀麵,隻在別人嘴裏聽到對方的消息就超出常情地促進彼此的好感,就相互希望結識,我相信這裏麵有什麼天意。我們沒聽到名字就先擁抱了。
偶然在城裏的一次大集會上,我們初次相遇,真是一見如故,說話那麼投機,彼此那麼仰慕。從此以後,再也無人比我們更加知心了。他寫了一首傑出的拉丁諷刺詩,後來發表了出來。詩中對我們相識不久就心領神會,那麼迅速默契無間,都作了辯解與說明。生命易逝,相見又恨晚,因為我們兩人都快近而立之年,他還比我長幾歲,不能再讓時光虛度,按照慢悠悠的正常交往模式,事前還進行長時間小心翼翼的交談。
我們的友誼就是自成一格,除了友誼以外別無他想。這不是一種特殊的因素,也不是兩種、三種、四種、一千種,而是所有這一切混合之後的精髓。我也說不清是什麼,它控製了我的全部意誌,帶著它陷進和消失在他的意誌中。它也控製了他的全部意誌,帶著它陷進和消失在我的意誌中,並且懷著同樣的饑渴,同樣的激情。我說的消失,是真正的消失,屬於我們自己的什麼都沒留下,不分是他的,還是我的。
友誼與交往則是人類生活中最令人滿足與甜蜜的果實
希倫尤其指出這樣的事實,他看出自己對一切相互的友誼與交往都是無緣的,而友誼與交往則是人類生活中最令人滿足與甜蜜的果實。因為,如果某人的一切成就有意無意間都是我促成的,我能從他那裏得到怎樣的感激與善意的表示呢?看到他無力對我表示拒絕時,我能對他謙卑的言辭與彬彬有禮的敬意太當一回事嗎?我們從心存畏懼的人那裏得到的稱頌算不上是稱頌,這些敬意不是對我而生的,而是對王權而生的。
我不就是看到昏君與明君,被人恨的與被人愛的,得到的頌歌都不少。侍候前任的場麵與禮儀,同樣用於侍候後繼者。我的臣民不非議我,這不說明他們愛戴我,既然他們要非議也不能非議,我怎麼就把它往好裏想呢?沒有人由於我與他有友誼才追隨我,因為沒有充分的來往與共同點不可能做朋友。我身居高位使我無法與人交往,因為差異過於懸殊。他們出於禮貌與習慣追隨我,而且追隨的不是我而是我的財富,目的是增加他們自己的財富。他們對我說的與做的一切都是表麵文章。我淩駕他們的強大威力,處處在約束著他們的自由,我看到自己的身邊人做什麼都在掩人耳目。
假話遠比沉默更難讓人接近
說謊確是一個令人痛恨的惡習。我們隻是有了語言才成了人,語言聯結彼此的關係。如果對說謊的可惡可怕有所認識,就要對它比對其他罪行更加猛烈譴責。我覺得我們平時對小孩無所謂的錯誤隨意給予了很不適當的懲罰,對他們並不造成嚴重後果的一時魯莽過分指責,而說謊本身,稍輕一些的還有頑固,我覺得這些事都必須隨時防止其產生與發展。這些缺點會跟著他們成長。一旦說話不誠實,革除這個習慣就會難得出奇。
假若謊言跟真理一樣,隻有一張麵孔,我們的關係就會好處理多了,因為我們就可把與謊言相對立的話看成是真實的。但是真理的反麵有千萬張麵孔和無限的範圍。
畢達哥拉斯學派說,善是確定的和有限的,而惡是不確定的和無限的。走到目標的道路隻有一條,走不到目標的道路有千條。但是依靠厚顏無恥和信誓旦旦的謊言,即使會躲過一場明顯的大災難,我也不敢保證自己會說得出來。
從前一位神父說,跟一條熟悉的狗也比跟一個語言不通的人在一起好。假話遠比沉默更難讓人接近。
說謊是一種奇恥大辱,一位古人描述自己說謊後深感慚愧,就像在證明自己輕視上帝同時又害怕人。這話把說謊的可惡、無恥與反常說得最透徹了。因為還有什麼事比算計人或挑釁上帝更惡劣呢?人與人的溝通都是借語言這條唯一的途徑來進行的。誰說假話,就是對公眾交往的背叛。語言是我們的意願與思想交流的唯一工具,我們的心靈的媒介。它若背離我們,我們就無法共事,無法相識。它若欺騙我們,會破壞我們一切的往來,切斷一切社會聯係。
沉默與謙虛是交談中非常有用的品質
與人交往方麵,我經常注意到這個缺陷:我們不去認識別人,而一心標榜自己;不思努力獲取新知識,而是兜售自己的貨色。沉默與謙虛是交談中非常有用的品質。當這個孩子得到知識後,要教導他謙虛謹慎,有人在他麵前說話不中聽,聽到不要怒形於色。因為抨擊一切不合自己心意的東西,這是極不禮貌的討厭行為。讓他樂於自我改正,不要自己不願做的事都怪別人,不要跟大眾的習俗背道而馳。
他要觀察每個人的特長:放牛人、泥瓦匠、過路人。應該懂得利用一切,學習各人之所長,因為一切都是有用的。即使從別人的愚蠢和弱點中也可學到東西。仔細觀察一個人的舉止風度,心頭就會產生想法,羨慕優雅的,鄙棄低俗的。
培養他鍥而不舍、探究一切的好奇心。周圍一切稀奇古怪的事都去看一看:一幢房子、一口井、一個人、古戰場遺址、愷撒或查理大帝的行軍道路:
怎樣的土地在霜凍下變硬,在烈日下變沙粒,怎樣的風把帆船吹到意大利。
——普羅佩提烏斯
他還要了解各個君主的習慣、實力和盟約關係。這些東西學起來饒有興趣,知道了十分有用。
我在這裏跟一般群眾打交道,就是向他們借用了更活潑更流暢的寫作方法。
開心的事與人共享,傷心的事盡量抹掉
意見相左不會冒犯我,也不會損害我,它隻會驚醒我,磨礪我。我們常常不思改正。其實應該挺身而出,迎頭而上,尤其當批評以討論的方式而不是訓斥的方式提出來的時候。每次遇到相反的意見,我們不去注意它是不是正確,而是千方百計為自己開脫。我們不是伸開雙臂,而是張開爪子。我可以忍受朋友對我粗聲粗氣地說:“你是個蠢人,你在做夢吧。”我喜歡文人學士之間說話有勇氣,想到什麼就說什麼。應該增強聽話的能力,善於辨別語言中的虛情假意。我喜歡豪爽隨便的交往,友情深重,直來直去,不怕得罪對方,這就像愛情,難免會咬一口抓一把弄出血來。
友誼若不發生口角,若講究文明與客套,若害怕衝突或縮手縮腳,就不夠豪爽跌宕。
就我來說,我帶來的氛圍自由多於雋智,語言恰當多於創意,但是我的忍受能力無懈可擊,因為經得住反擊,不論尖刻還是不講道理的話,聽了都不會心煩。針對他人對我的進攻,我若倉促間不能馬上予以還擊,也不會隨隨便便順著他的話鋒,進行有氣無力、令人煩悶的爭論,顯得頑固不化。我不會糾纏不清,高高興興認輸,時機來時再作道理。天下沒有隻賺不虧的生意人。
大多數人理屈詞窮時,都會變臉或拔高聲音,惱羞成怒,這樣不但不能報複對方,反而暴露自己的弱點與急躁。興致好的時候,我們偶爾揶揄自己的缺點,撥動幾根秘密的心弦,對彼此的缺陷好意暗示一下,但這類事在斂容正色時談到不免有點冒失。
我知道,友誼的紐帶長得可以繞地球一周,把我們串聯在一起。尤其是這種友誼有來有往交流不斷,使人記憶常新。斯多葛派說得好,賢人之間關係如此密切,在法國吃飯的人也可以向在埃及的朋友敬菜。誰隻要伸出手指,不論指向哪方,地球上的賢人都覺得受了幫助。
從前,拉博埃西與我的離別也讓我得到了益處與便利。我們天各一方,對人生的掌握卻更充實和擴展。他生活,他享受,他為我看世界。我也為他看世界,他若與我一起也不過如此豐富。當我們在一起時,身上的一部分功能就會閑著,我們融合一起。分處兩地則使我們的意誌結合得更豐滿。永不饜足地渴望形體的出現多少說明心靈的享受不足。
我每天跟自己講道理,逐漸擺脫這種幼稚與非人性的做法,用自己的痛苦去博取朋友的同情與憐憫。我們誇大自己的不幸去賺取他們的眼淚。我們讚揚別人遭逢厄運時表現堅定,但是我們遭逢厄運時卻責怪親友無動於衷。他們聽了我們的不幸感到難過,我們對此不滿足,還要他們傷心苦惱。開心的事應該與人共享,傷心的事盡量抹掉。沒有理由要人可憐的人,有了理由也無人可憐。就因為無人可憐,就總是要人可憐,也經常可憐巴巴的,以致誰都不認為他可憐了。
我們的行為是零星的行動組成的,“他們漠視歡樂,卻怕受苦難;他們不慕榮華,卻恥於身敗名裂。”(西塞羅)我們追求一種虛情矯飾的榮譽。為美德而美德才能維持下去,如果我們有時戴上美德的麵具去做其他的事,馬上會暴露出真麵目。美德一旦滲透靈魂,便與靈魂密不可分,若失去美德必然傷害到靈魂。所以,要判斷一個人,必須長期地、好奇地追尋他的蹤跡。“對於那個已經審察和選擇了自己道路的人”(西塞羅),如果堅定不移不是建立在自身的基礎上,如果環境的不同引起他的步子變化(我的意思是道路,因為步子可以輕快或滯重),那就由著他去跑吧。這麼一個人,就像我們的塔爾博特的箴言:隻會隨風飄蕩。
當我們在本質上有了缺點,必然會呈現於表麵。當我們克服了本質上的缺點,還需要努力,再去克服其他的缺點。因為不然就有這樣的危險:為了原諒自己對天然責任的疏忽,憑空臆造一些新的責任,又把這兩者混淆不清。這樣的話就會看到以下情況:在錯誤是罪惡的地方,罪惡隻是錯誤。在一些禮教較少、民風較鬆的民族,原始普遍的法則反而得到更好的遵守,數不盡的清規戒律窒息、減弱、分散了我們的注意力。對瑣事的關注使得我們忽略了急事。哦,這些淺薄的人走的一條路,跟我們相比是多麼輕鬆討巧啊!我們相互掩蓋,相互奉承,但是沒有真正地付出,這都是虛情假意,在偉大的法官麵前欠下更多的罪愆。他會撩起我們圍在腰際破爛的遮羞布,毫不費力地就把我們最隱蔽秘密的醜事看個通透。我們處女的童貞若能不讓他發現這個秘密,倒也不失為一樁有益的體麵事。
人的行為經常自相矛盾,難以逆料
追求生動使我們偏離內容,造成實質的損失。
使用奇裝異服引人注目,是小氣的行為。同樣,語言上使用怪句子與生僻字,是出於一種幼稚迂腐的奢望。我隻求使用巴黎的菜市場裏說的話!語法學家亞裏斯多芬對此一竅不通,還指責伊壁鳩魯用詞簡單和他那隻要求說得明白的演說目的。模仿說話很容易,所有人都能做到。模仿判斷和創新,就不是那麼快見效。大部分人找到了一件相似的袍子,就錯誤地認為他們都有相似的身材。
力量與靈氣是借不來的,服飾與大衣可以借來借去。
對於慣常觀察人的行為的人,最難的莫過於去探索人的行為的連貫性和一致性。因為人的行為經常自相矛盾,難以逆料,有時簡直不像是同一個人的所作所為。
根據一個人的日常舉止來評論他,那是一般的做法。但是,鑒於人的行為和看法天生不穩定,我經常覺得,即使是傑出的作家也往往失誤,說什麼我們有始終如一、堅韌不拔的心理組織。
他們選擇一種公認的模式,然後按照這個模式,歸納和闡述一個人的行為,如果無法自圓其說,就說這個人虛偽矯飾。奧古斯都這人他們就無法評判,因為他一生中變化多端,出爾反爾,叫人無從捉摸,最大膽的法官也不敢妄下結論。我相信人最難做到的是始終如一,而最易做到的是變幻無常。若把人的行為分割開來,就事論事,反而更能說到實處。
那人是心裏幸福,這人是表麵快樂
當人在社會動亂中遇上厄運,必然會走向迷信,向老天和前世去尋求他們不幸的原因。到了今日,他們做得那麼成功,竟然說服了我。這猶如頭腦靈活但又無所事事的人的消遣,精於奇門遁甲,反複揣摩,在任何書寫的文字中,總能找出他們所需要的東西。作者的高明之處是使用晦澀難懂的語言,夾雜怪異曖昧的術語,從不給予任何明確的意義,使得後世人都能夠按照自己的意思來理解。
這就像喜劇演員,你看他們在台上扮演公爵和皇帝,但是轉眼之間,他們又變成可憐的仆人和腳夫,這才是他們天然原始的身份。皇帝也是如此,雖然他在公眾麵前的排場讓你眼花繚亂,到了幕布後麵再看這位皇帝,隻是個普通人,還可能比卑賤的小民還卑賤。“那人是心裏幸福,這人是表麵快樂。”(塞涅卡)膽怯、彷徨、野心、怨恨與嫉妒照樣使他激動,跟別人沒兩樣:
金銀財寶、扈從侍衛
都驅散不了縈繞心頭的
痛苦與不安。
——賀拉斯
他即使在自己的三軍之中,也戰戰兢兢,心驚膽戰,像被掐住了脖子。
畏懼與憂慮占據了人心,
刀光劍影,飛箭流矢也趕不跑,
大膽地活在帝王將相中間,
不會被金山銀山騙倒。
——盧克萊修
發燒、頭痛、痛風饒不了我們就饒得了他嗎?當沉重的歲月壓上他的肩頭,皇家衛隊中的弓箭手能給他卸下來嗎?當死亡的恐懼使他全身僵硬,內閣大臣齊集在身旁能讓他安心嗎?當他醋性大發,恣意妄為,我們脫帽致敬能使他恢複常態嗎?床頂蓋上了金線珍珠幔帳,對他的惡性腹瀉也無能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