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三、因果定律與輪回(1 / 1)

四十三、因果定律與輪回

中國有句老話:“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用佛教的話來解釋,就是因果循環,報應不爽。任何事情的發生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因為必然有某種原因促成它的發生。有因有果,果報之前一定有因由。佛經常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行善積德,得到的就是善果;作惡多端,就會自食惡果。

佛教提出因果定律,就是勸導眾生向善,行善積德。佛教的《三世因果經》提出了這樣的思想:命是人為,人一生的好壞全然由自己把握,好命通過自我努力而取得,壞命是咎由自取怨不得別人。

《德育古鑒》裏說了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叫顧態的人,是個大孝子。他以教書為生,受聘於張員外。每次,顧態都把教書所得的報酬全部交給父親。張員外知道這件事,就提醒顧態說:“你父親不知道你的收入多少,你何必全數奉上。留下一些銀兩,置幾畝薄田,讓自己過得好一些不是更好嗎?”沒想到顧態想都不想就斥責道:“孝敬父母天經地義,如果我私藏錢財,欺騙我父親,這就是不孝,我是做不出來的!”

顧態一生孝敬父親,他的兒子也學著他的樣子對他諸事孝順,其中有一個兒子還做了大官。顧態晚年幸福美滿,這都是他的孝心起的作用。

佛陀認為,世間因果循環,善惡的因,形成輪回的果。釋迦牟尼佛在印度婆羅門教輪回思想的基礎上,進一步解釋輪回,並把眾生劃分為六道。天是層次最高的一道,接下來的人道和阿修羅道與天道合為“三善道”,是善果;阿修羅道之下依次為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下三道合稱“三惡道”,是惡果。這六道就像車輪一樣,不停輪轉,來回循環,所以稱為“六道輪回”。

芸芸眾生都在六道輪回之列,無論是守護佛界的梵天大神,還是護法主神帝釋天,都無法逃脫輪回之苦。隻有列身佛陀之列,修成正果,方能從輪回中解脫。

六道之中,地獄道最苦。佛教還把地獄分為八大熱地獄、八大寒地獄、近邊地獄和孤獨地獄幾個地方,每個地方都是對生前作惡多端的眾生無邊的折磨和懲罰。在地獄的眾生必須經曆幾十萬億年的水生火熱,才有可能脫離此道。其中,罪大惡極的人就會永遠在十八層地獄受苦,永世不得超生。

因果定律和地獄是佛教的基礎思想,它們的存在,起到一個警示的作用。這大概就是佛陀的用意,用地獄警告世人,因果循環,善惡有報。當然,地獄對正大光明的人永遠構不成威脅。“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做一個有收獲的人,而不是做一個有報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