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四、一代神器:釋道安(1 / 1)

三十四、一代神器:釋道安

秦漢時期,佛教開始傳入中國。隨著中國佛教的不斷發展,人才輩出,出了不少的高僧。出生於公元312年的釋道安,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他被稱為東晉時期的“佛教領袖”。釋道安是當時有名的儒家學者,博覽全書,學問淵博,且生來就具有佛性,12歲就出家做了和尚。

據說,出家不久的釋道安因為相貌醜陋而不被師父看好,被派遣去幹體力活。但是,這並不阻擋釋道安的求學之心。他勤奮好學,經常是邊幹活邊看經書。他一天就能看完一本佛經,讀經的速度是之快,讓人瞠目結舌。就連師父都忍不住問他:“你看書這麼快,能消化好這些經書嗎?”

釋道安信心滿滿的回答說:“我已經能背誦了。”結果,當師父聽完他把一萬字的經書一字不漏地背出來時,終於對他另眼相看。可見,釋道安有過目不忘的本領,並且,他將這個本領發揮得淋漓盡致。

後來,釋道安有感當時的學佛氛圍太過呆板固滯。而且,他還發現,從印度傳進中國的佛教經書並沒有被準確無誤地翻譯出來,譯本錯漏很多。釋道安認為,譯本的錯誤很容易形成誤導,讓學佛之人不能真正體會佛學的含義。雖然佛學大師已不在人世,隻要翻譯得當,他們留下的佛門典籍是可以指導世人真正地學好佛法的。

於是,他四處遊學,遍覽全國各地的佛教典籍,並對一些經典書籍進行了準確的注釋,還把佛經中的疑難問題進行深入的挖掘,希望能探索出其中的奧妙,讓世人知道真正的內涵。

釋道安窮盡一生之力專研翻譯佛教經書,雖然他學識淵博,能力出眾,但還是擔心沒能準確地翻譯經書。於是,他在佛陀麵前發誓說:“如果我的譯本沒有做錯,請佛陀顯靈。”果然,那天夜裏,釋道安夢見了一個形象怪異的僧人,他對釋道安說:“你的譯本沒有問題。以後你可以時時供奉我,我好時時與你溝通,幫你完成譯本。”

此後,釋道安一直供奉這個夢裏的僧人。後來,經徒弟證實,這個僧人就是賓頭盧羅漢,有名的十八羅漢之一。

像釋道安這樣治學嚴謹的人,實在不可多得。他對中國佛教的貢獻是毋庸置疑的。現代人常說,實事求是,也就是這個道理。用認真務實的態度處理事情,用執著的熱情堅持自己的理想和事業,這是像釋道安這樣的佛教僧人的追求,也是我們每一個普通人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