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四大名山
佛教裏,每個菩薩都有自己的專屬領地,佛教稱之為道場,也就是這個菩薩說法講經的場所。佛教裏的四大菩薩,在中國分別都有著名的道場。這就是中國的佛教聖地四大名山的由來。山西的五台山、浙江的普陀山、四川的峨眉山,還有安徽的九華山,並稱四大名山,千百年來香火鼎盛,是中國佛教文化的一大代表。這四大名山分別為文殊菩薩、觀音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的道場。
四大名山中,名氣最大的要數被譽為“中國佛教第一聖地”的五台山。相傳,五台山原來叫五峰山,是自然條件極其惡劣的一座高峰,夏天酷熱難耐,冬天天寒地凍,這令當地的百姓苦不堪言。這一天,文殊菩薩雲遊途經五峰山,剛好聽到百姓們叫苦連連。於是,他決定留下來幫助百姓解決五峰山的問題。
文殊菩薩幻化成一個普通的和尚,來到東海龍王這裏借“歇龍石”。據說,“歇龍石”是一塊神石,它常年恒溫,清涼無比。隻要將“歇龍石”放在五峰山,就能使五峰山一帶溫度適宜,解決百姓的苦惱。可是,歇龍石巨大無比,常人是無法搬得動的。
龍王也不願意把寶物拱手相讓,又不好當麵拒絕,料想文殊菩薩搬不動這神石,就說:“你搬得動這塊石頭,就拿去吧!”
沒想到,文殊菩薩隻是默念幾句咒語,巨大的歇龍石就變成一塊小石頭。文殊菩薩不費吹灰之力就把小石頭放在手上帶走了。東海龍王眼看神石被帶走,心有不甘又無可奈何。五峰山自從有了歇龍石,四季如春,清涼舒適。後來,人們改稱五峰山為清涼山,把歇龍石稱為清涼石。現在,五台山上清涼寺還保留著一塊清涼石,為文殊菩薩借石這段佳話留下證實。
觀世音菩薩所在的道場是普陀山。關於普陀山,還有很多膾炙人口的傳說。在中國的曆史上,有一個從日本來的僧人,叫慧萼和尚。早在日本的時候,慧萼和尚就聽說中國佛教的盛名,於是千裏迢迢來到中國的五台山求佛法。他遍遊五台山,偶然發現一尊觀世音石像。他看這尊觀世音石像肅穆莊嚴,決定偷偷把觀世音像帶回日本。
在回日本的路上,慧萼和尚來到一個小島。這就是現今的舟山群島。小島四周都是海域,慧萼和尚帶著觀世音像想要坐船回家。據說,他要渡海的這一天,海上突然開滿了鐵蓮。船被鐵蓮團團圍住,根本出不去。慧萼有感是觀世音菩薩不願去日本,就跪下來對著石像說:“觀世音大士,既然您不願意讓我朝臣民供奉,我便在此處將您安置。”
沒想到,鐵蓮果然開出一條道讓慧諤離開,並把他引到了普陀山。後來,慧萼和尚在普陀山建寺供奉觀世音菩薩,成就了現今的普陀山佛門聖地。普陀山素來被稱為“海天佛國”、“南海聖境”,是佛門教徒的一大聚集地。
中國四大名山在中國享譽之高,千百年來香火不斷,足以說明佛教對國人影響的深遠。當我們前往名山朝拜時,不妨感念一下菩薩慈悲為懷的心境和濟世救人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