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終極形態的佛陀(1 / 1)

二十四、終極形態的佛陀

人們所說的佛陀,本來指的是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本尊。隨著佛教的發展,“佛陀”慢慢演變成一種佛教用語,指“覺知三世一切諸法者,即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者”。也就是說,佛陀既能自我覺悟,又能度化他人,他可以上天入地,對萬事萬物無所不知,無所不在。

據佛經記載,有“十方三世”諸位佛陀。東、南、西、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十個方向分別住著一個佛陀,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三世”也各有一個佛陀。簡單來說,佛陀就是功德圓滿的一類人。他可以是釋迦牟尼佛,也可以是過去世的燃燈佛,也可以是未來世的彌勒佛、西方的阿彌陀佛、上方的廣眾德佛等等。

這還未盡然。《攝大乘論記》認為“諸佛都是同一法身,三世十方佛亦即一大法身佛”。佛教說,佛陀有千萬形態,眾生皆有佛性,有覺悟的大眾也可以躋身佛陀的行列。佛陀不是唯一的,它有無數化身,但也終究歸於一個法身,這個法身就是真理。說到底,佛陀代表真理的一方。

佛陀說:“我隻為兩件事:苦和涅槃。”如果要問眾生如何成佛,隻要明白“苦”的含義。芸芸眾生在苦海中掙紮,當其中有人覺悟了真諦,涅槃重生,就化身成佛。所以,佛陀明白眾生的疾苦,希望眾生早日脫離苦海,把度眾生於苦厄作為自己的使命。

釋迦牟尼的時候,有個叫曼童子的人一直跟隨釋迦牟尼苦修。有一天,他來問佛陀:“世尊,有十個問題,當他們問你時你總沒有回答。我希望您能告訴我這十個問題的答案。如果您能明白地回答我,我就繼續跟著您修行;如果您仍舊不能回答,我就失去了跟隨您修行的信心;您如果不知道,就直接回答我不知道。”

佛陀嗬責道:“你太愚昧無知了!你修行就是為了問我問題?我答應你跟隨我時有答應你要回答你的問題嗎?”

見曼童子搖頭,佛陀又說:“你還沒明白這些問題前就已經死了。假如有個人身中毒箭,性命垂危,當醫生要救他時,他卻說:在拔箭之前,我要知道誰想要置我於死地,他是高是瘦,是矮是胖,是什麼人?我還要知道這隻箭是用什麼做的,它怎麼就能殺死我。你說,這個人還沒弄明白這些問題之前,就已經死了。”

正如佛陀所說,在生死麵前,所有疑問和言語都是無關緊要的。同樣的,修行是為了有所覺悟,早日脫離苦海,涅槃成佛,而不是對一些無關緊要的問題窮追不舍。佛陀是真理,真理需要自己親自驗證領悟,而不是從其他人口中得出。曼童子這麼做是本末倒置,把解決問題當作修佛的根本,而沒有從自己的心裏去明白佛法真諦,無疑是沒弄明白佛的真相。

《金光明經》有雲,佛陀的存在隻為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救助眾生。眾生修行成佛,也是為了悟得真理,早登極樂。佛教認為,佛陀無處不在,隻要有苦難的地方就有佛陀。而佛陀的真身形態究竟如何?就像我們今天說的,“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每人心中都有一尊佛,都有自己相信的真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都有各自的道理,我們需要厚此薄彼,把別人的佛放在自己的心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