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項人類的類似研究中,研究者調查了283位同性戀或異性戀者母親在產前緊張因素對子女性行為的影響。發現男性同性戀者的母親報告在產前經曆的緊張分值明顯高於異性戀者的母親所報告的,特別是懷孕的第3個月。但是不幸的是,在後來的一項相同的研究中,卻未能發現類似的結果。這種研究差異可能因為研究給予母親的記憶回憶,導致了評判不準確,也說明產前過度緊張與後來的同性戀行為的關係目前還不能明確。
目前關於女性同性戀和激素關係的研究很少。調查了30個母親曾經接受一種合成雌性激素曾經作為流產藥物,它可以進人細胞內,對靶器官發揮類似睾酮的雄性化作用)的成年女性。研究發現3人中,有7個報告有某種程度的同性戀或者雙性戀的行為,遠遠高於產前未接受該藥物治療母親所生的女性(大約1/30)。這方麵的研究僅僅提示出生前的激素因素對成年個體的性取向可能產生一定的影響,但還有許多問題有待解決。
(三)大腦結構的因素
一般來說,男性、女性的大腦結構上存在一些不同,研究表明,下丘腦的體積兩性存在明顯差異。那麼同性戀者下丘腦的體積是否與正常性取向者有區別呢?
對異性戀者,女性腦的前聯合體積大於男性。研究表明,男性同性戀者的前聯合體積和正常的女性差不多,甚至更大。但目前尚缺乏前聯合與性行為聯係的直接證據,我們還不能斷定這種區別對同性戀者是否有實質性的意義。
另外一項研究表明同性戀者的視交叉上核,較異性戀者大。是控製生物節律的重要結構與性取向的關係目前尚不清楚。研究提示,胚胎早期剝奪睾酮可以導致的發育異常,這些動物成年後對雄性或者雌性的性興趣,在內有所變化:在化的早期它們對雄、雌兩性均有性反應,而後來逐漸對雌性有性的反應。但人類性行為或性取向在以內是否存在周期性的變化,目前尚無科學報告。
更有意義的研究結果可能是發現同性戀者的下丘腦前核的不同,異性戀男性通常較女性的大2倍以上的一項研究表明,同性戀者下丘腦前核的神經元體積明顯小於異性戀的男性,也小於女性。大鼠的研究表明下丘腦的視前內側區的雙體核化與雄性的性行為有關,而下丘腦的前核與視前內側區的雙體有著密切聯係。研究還發現同性戀者的神經元較異性戀者或者女性有明顯的不同。
這些研究提示了同性戀男性的腦結構,特別是下丘腦的結構,可能與異性戀者(或者女性)有區別,現有的研究尚不能區別這種區別是同性戀的原因抑或是同性戀結果,也不能提示下丘腦的結構的區別是否可以完全解釋性取向的差別。但是大腦結構的這些異常無疑與性取向的發育有聯係,有關這方麵的研究仍然是目前研究的熱點。
一般認為,十二指腸發出的飽信號與腸道激素縮膽囊素有關:第一,動物血液中的縮膽囊素水平在食物進人十二指腸(有報告說是在動物開始吃食的幾分鍾)後升高;第二,把縮膽囊素注射到饑餓的大鼠、貓等動物的腹腔,即可控製它們攝食;第三,如果在麻醉的狗等動物的十二指腸注人經過乳化的脂肪或其他食物,縮膽囊素釋放量也增加;第四,在“假飼”實驗中,注射過縮膽囊素的動物同正常動物的進食時間一樣長。
研究還發現注射縮膽囊素於腹腔或腦中,均可以抑製攝食行為,但向腹腔注射對攝食的抑製作用最強。有研究表明切斷迷走神經到分支後。因此腹腔注射可能是通過迷走神經的傳入纖維發往腦中的信號,引起的飽反應。可以直接作用於迷走神經的傳人末梢;或者刺激胃腸平滑肌的收縮,增加食物的機械感受器興奮信號,再通過迷走神經向腦中樞傳達飽信號,從而使攝食停止。
對人類誌願者進行實驗,用大劑量的反(但小於引起動物減食的劑量),會使被試感到惡心和腹部痙攣性陣痛。但用小劑量時,這些症狀並不明顯,但能減少被試的攝食量。另外研究發現,在大腦皮層神經元中也含激素,又可作為大腦皮層的神經遞質,攝食產生抑製作用。
肝與葡萄糖。肝在攝食行為的調節機製中發揮一定的作用。研究發現,當肝內葡萄糖水平升高,糖原合成增加時,單個迷走神經纖維發放的衝動下降。它可以監視體內葡萄糖水平,把所監測到的葡萄糖信息輸送給腦,引起飽感。
胰島素能降低血糖促進血液中的葡萄糖進人細胞內部。在鼠靜脈注射胰島素後,其攝食量明顯增加。然後把這些動物分成4組,分別給予葡萄糖、果糖、酮體和鹽水,發現注射胰島素後給鹽水的動物,攝食量增加;給果糖的動物,攝食受到抑製;給酮體的動物,攝食出現中度抑製,即它們沒有比給鹽水的動物吃得多,也沒有比給果糖或葡萄糖的動物吃得少。
葡萄糖,肝和大腦均可利用;果糖,不能通過血腦屏障,故腦不能利用,肝可利用;酮體,腦能利用而肝不用。由於腦不能利用的果糖和肝不能利用的酮體都能抑製攝食,說明腦和肝都有監視體內能量物質情況的功能。由於果糖不能被大腦所利用,而可為肝所利用;果糖也有抑製攝食的作用,因此,可以認為肝是監視體內能量物質的主要部位之一。研究發現,在狗的門靜脈中注射葡萄糖能使產生較長時間的飽感。相反,頸靜脈中注射葡萄糖卻不產生飽感。
總的說來,攝食既受代謝信號的影響,也受外周信號特別是消化係統局部產生的饑或飽信號的影響。這些信號最終都是通過神經係統實現對攝食活動的調節。
習得反應對攝食的調節
攝食的行為是生物體滿足基本生理需求的固有行為,還可以通過一些特別的學習機製來習得。這種特別的攝食習得反應常常與一些痛苦或厭惡反應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