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動物的性行為和性心理表現
一、心理因素對人類性愛行為的影響性反應常常是生物本能所決定的,特別是性高潮時的反應則是一種反射性的,當興奮達到一定水平後它就被自動觸發,一般是不能控製的。然而,人類的性行為,包括性反應,常常受到心理因素的影響。
(一)觸覺、嗅覺、聽覺和視覺在性喚起過程中的作用觸覺是性愛表現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方式之一。發展心理學研究表明人類從兒童期已經開始用摟抱、撫摸、親吻等方式來表達親昵的動作。這種行為一直保持到成人,且行為的含義也逐漸擴大在性愛過程中,兩性之間的擁抱、親吻和撫摸均可激起性興奮。視覺是選擇異性的主要手段。戀人的目光對視時往往包含著愛意,人類常常可以單從眼祌中就可以感受到對方的愛慕和性吸引。
人體的不同部位及其特征在性愛過程中產生的視覺效果不一樣。這些通過視覺傳達的性感體征對異性的吸引力和誘惑力最強。當然,不同的個體對異性體態部位的敏感性也不一樣,例如,某些男性對女性的手或腳特別敏感,看到女性身體的這些部位常常引起性興奮。聽覺的和嗅覺的刺激對性的喚起也有一定影響,而且女性常常比男性對聽覺、嗅覺刺激的性喚起反應更為敏感。在人類的性喚起反應中,感覺刺激不僅在性喚起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在性反應的持續期、高潮期、消退期它也具有重要作用。恰當地運用感覺刺激(包括觸、視、聽等)有利於性反應周期的順利完成。
(二)情緒和動機在性愛過程中具有調節控製作用人類作為高等動物,他們的性行為不僅受到初級感覺以及動物本能的驅使,還受到複雜的情感因素和動機的影響。相互愉悅、愉快的情感是性行為過程達到和諧的前提和手段,性行為過程中的生理反應也可強化性愛雙方的彼此的感情。積極愉快的情感可使性愛更加甜蜜幸福;而那些憤怒、悲傷等消極情感則會給雙方性愛帶來不快。動機在性愛過程中的作用表現在:一方麵,它推動人們去追求真正的愛情,並使人們在性行為過程中不以自我為中心,努力使自己所愛的人獲得真正幸福而努力;另一方麵,符合社會道德的動機控製著人類性本能的衝動,抑製那些不符合社會道德規範的性行為,繼而維持社會群體健康的性活動。
(三)人格特征對性愛過程具有重要影響性格的類型有多種劃分方法,如果將人類的性格簡單地劃分為內傾型和外傾型,兩種不同性格人的性行為特征有著明顯的區別。典型的內傾型性格者,在擇偶和性愛過程中常處於被動地位,不善於主動追求別人,常常喜歡寧靜的家庭生活;在性行為中的表現也是被動,性行為的生理反應也較弱。而典型的外傾型性格者,在擇偶和性愛過程中往往狂熱而主動,但有時顯得盲目、自信而多變;性行為的生理反應也常常較為激烈。除了情感和性格因素的影響以外,相對於動物的性行為,人類性愛過程的心理和生理反應還受到記憶和思維等的影響。
記憶的作用體現在性興奮喚起和維持方麵;思維的作用體現在為獲得真正的愛情和使性行為和諧,而人類常常考慮對策、采取措施改善性行為。由於心理因素對性愛行為具有重要的製約作用,因此,人們應根據不同情況,一方麵利用這些因素使自己獲得真正的愛情和美滿和諧的性生活;另一方麵則應采取措施降低這些因素的作用,不使他們誘發過度的性欲望或引起不正當的性行為,使自己的性心理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
第三節性行為的神經激素調控機製
雖然心理因素在人類的性行為的激發與控製中,起一定作用,但生理的本能仍然是調節性行為的基本因素。神經內分泌係統的改變是任何動物的性行為的生物學基礎,而高級的心理因素的作用則是通過神經係統和激素的作用來實現的。
激素對行為的影響很大程度上與神經遞質對行為的影響相重疊。體內許多化學物質既是激素又是神經遞質,例如腎上腺素、血管緊張素以及縮膽囊素等。兩者的不同在於,激素是由細胞分泌以後,經血液將物質運送到靶細胞發揮作用,而神經遞質則由細胞分泌後直接(或者更精確地說是通過神經突觸)作用於下一級細胞。神經遞質有利於在一個有限的細胞群體裏發揮交流作用,而激素則可以在全身的細胞中發揮作用,它有利於組織全身多個髒器或多個腦區來實現單一的生理功能,例如生殖、冬眠和遷徙等行為。
一、激素的種類
除了到目前為止已經發現的幾十種激素以外,還不斷有新的激素被確認。激素可以分成以下幾種:
蛋白類或肽類激素:主要由氨基酸鏈組成。例如胰島素就是一種蛋白的激素。肽類和蛋白類激素主要通過與細胞膜上的糖蛋白受體結合,激活腺苷酸環化酶,生成環磷酸腺苷作為細胞內的第二信使,在激活細胞內其他的酶,改變細胞的代謝和細胞膜的離子通透性。作用的時間持續數分鍾甚至幾個小時。
類固醇激素:類固醇激素的化學結構由4個碳環組成,例如腎上腺皮質激素皮質醇。腎上腺皮質激素由腎上腺皮質分泌,進人體細胞內,結合到細胞質中的受體,再轉移到細胞核,影響基因的表達。皮質醇可以增加代謝,升高血糖,有利於機體適應應激。
性激素作為一種類固醇激素由性腺皮層所分泌,也是通過受體影響到細胞核內的基因表達。在一些神經細胞中性激素可以促進神經突起的形成,雌性激素和雄性激素還可以作用於細胞膜受體。一些性激素激活的基因對性行為的影響至關重要,稱為性限製基因例如雌激素對女性的乳房發育起到重要作用,而雄性激素與男性的胡須生長有關,雄性激素也可以促進兩性的陰毛發育。
除了上述的兩類激素以外,還有甲狀腺激素和單胺類物質等。
二、激素分泌的控製
腦與激素的關係是相互控製和影響的關係。激素的分泌受到大腦(主要是下丘腦下方的腦垂體)的控製,同時激素也可以影響腦的活動。
腦垂體分為前葉和後葉。腦垂體後葉主要由下丘腦的神經末梢組成,下丘腦神經元合成催產素、血管緊張素以及其他一些肽類物質。這些激素和物質經腦垂體後葉釋放人血液中,在全身各個髒器發揮作用。腦垂體前葉則是由豐富的腺體組織組成,分泌5種促激素直接影響性腺、甲狀腺、乳腺和腎上腺的功能,還分泌生長激素,對全身各個組織細胞作用,促進生長。
三、性激素的作用
我們一般所說的雄激素,實際上是一組激素,包括睾酮和其他激素。這些激素之所以稱為雄激素是因為男性體內它們的濃度高於女性十幾倍。同樣我們所說的雌激素,實際上也是一組激素,包括雌醇和孕激素等,雌激素在女性體內的水平也遠遠高於男性。但是無論是雄激素還是雌激素,它們對兩性的生理或心理功能都有作用。
我們這裏將性激素的作用分為組織器官作用和激活作用。性激素的組織器官作用是指:在發育過程中特殊的敏感階段,性激素長時間地作用於性腺、大腦(特別是下丘腦)和身體其他非生殖功能器官,使其發育成為男性抑或女性的特點。不同種係動物的性別發育敏感時期各有不同,大鼠發育的敏感時期在出生前後,而人類在出生之前各種性器官的特點常常都發育完成。
性激素的激活作用是指性激素在一個短暫的時期內,激活性功能器官,發生特定的性反應。各種性激素對性器官的激活作用持續的時間不等,可以持續數小時、幾天、幾周甚至幾個月。但激活作用的時間不是無限的。因此性激素的組織器官作用和激活作用的區別也是相對的。在生命的早期,主要發揮的是組織器官作用,同時也有激活作用,而在生命的晚期主要是激活作用,但也可以誘導發生器官的結構變化。
(一)性腺和下丘腦的性分化
性腺是指動物的生殖繁殖器官。在出生前的早期發育階段,兩性哺乳類動物胚胎的性腺是完全相同的,同樣具有苗勒管。性腺向男性或女性方向發展主要取決於這一時期的睾酮的水平。染色體具有特定的基因,表達特定的蛋白促使胚胎的性腺發育成為睾丸。發育的睾丸分泌睾酮,而睾酮又反過來促進睾丸的進一步發育,同時促使發育成為精囊和輸精管。睾丸還分泌一種肽類激素,稱為苗勒管抑製肽類激素,抑製苗勒管的發育。而具有XX性染色體的雌性胚胎則無睾丸發育,性腺發育成為卵巢,同樣由於沒有睾丸分泌的苗勒管抑製肽類激素,苗勒管得以發育成為子宮和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