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努爾哈赤:44年征戰,用兵如神(1 / 1)

六、努爾哈赤:44年征戰,用兵如神

金庸曾評論一個人說:“自成吉思汗以來,四百多年中全世界從未出現過的軍事天才。”這個人就是努爾哈赤,清王朝的奠基人。努爾哈赤憑借卓越的軍事才能,在44年的征戰中,取得了“十大功績”。在與明朝的對抗中,努爾哈赤隻用區區幾萬精兵就大敗明朝的20萬大軍,創造了世界軍事史上的神話,後世稱之“用兵如神”。

跟很多帝王將相一樣,努爾哈赤童年坎坷,少年喪母,從小被人排擠。正因這樣的經曆,使努爾哈赤成為了有勇有謀的人物。公元1583年,年僅25歲的努爾哈赤率領部眾開始了自己漫長的馬上生涯。他前後用了不到10年的時間,就統一了女真部落,並在公元1616年自立為王,建立大金,史稱後金。兩年後努爾哈赤宣布:“吾意已決,今歲必征大明國!”他認為自己的羽翼已豐,遂對子民宣讀對明朝的七大仇恨,正式向明朝宣戰。

不久,努爾哈赤派出兩萬精兵攻打明朝,並順利攻占了遼東一帶,取得不小的勝利。明朝原本不把努爾哈赤放在眼裏,等到發現遼東失守才晃過神來,馬上派兵增援遼東。努爾哈赤計劃長驅直入,繼續攻打沈陽,卻受到女真的另一股勢力——葉赫部的幹擾。而且,努爾哈赤得到情報,明朝大量援軍正在趕往遼東。努爾哈赤自知自己的兵力有限,無法抵擋明朝的大軍,而且葉赫部還未征服,會對自己造成阻力,使自己不能集中兵力對付明朝。審時度勢之後,他決定不逞匹夫之勇,率兵主動退出遼東。

努爾哈赤的崛起在明朝掀起了軒然大波,明神宗決心要殲滅努爾哈赤一黨,派大將楊鎬率領大軍前往遼東鎮壓努爾哈赤的勢力。楊鎬先是派遣使者前去議和。可是,努爾哈赤決心已定,直接回絕了使者。楊鎬見戰爭無法避免,開始籌劃圍剿努爾哈赤。他先後聯合朝鮮和葉赫部,組成20萬大軍,準備分四路兵馬對努爾哈赤發起攻擊。

可是,楊鎬沒有料到,他的作戰計劃已經被努爾哈赤得知,而努爾哈赤比他技高一籌。多年來的打戰經驗告訴努爾哈赤,明軍千裏迢迢趕到遼東作戰,明軍不具備天時地利人和。一來,龐大的軍隊需要大量的糧草源源不斷的供應,二來,征戰路途遙遠,士兵早已筋疲力盡,沒有多少力氣打仗。鑒於這兩點的分析,努爾哈赤決定兵分兩路,一路在薩爾滸與明軍正麵交鋒,一路前往吉林崖駐守,阻擋明軍的糧食供給並打擊後援部隊。

1619年初,明軍的主力對努爾哈赤發起攻擊,情況緊急。努爾哈赤不慌不忙,他觀察敵軍的形勢,正確判斷出這是明軍聲東擊西的計謀。於是,努爾哈赤帶兵先從西麵對付明軍,並成功擊潰明軍的西路兵。明軍的西路兵被殲滅,北路和南路的軍隊勢單力薄,處境不利。努爾哈赤深知路途艱險,明軍的援兵一定沒有那麼快到達,這是攻打北路軍的最好時機。

於是,努爾哈赤率領軍隊突破重重阻礙,來到北路軍大營所在的地方。他仔細觀察地形,發現敵軍大營東邊有一座山。他告訴身邊的將領:“隻要占據東邊大山的地勢,居高臨下對明軍進行攻擊,明軍必敗。”就在努爾哈赤登山之時,明軍開始主動出擊。努爾哈赤馬上調整戰術,命士兵下馬與明軍交戰。一陣廝殺後,明軍不敵金軍,士兵死傷無數。恰逢這時,明軍的援兵趕到,努爾哈赤又集中兵力打散明軍的兵力,並逐一圍剿明軍。

擊潰北路軍之後,努爾哈赤又馬不停蹄迎戰南路軍。此時,南路軍不知西路軍和北路軍已經被努爾哈赤消滅,正按照原來的計劃北上圍剿努爾哈赤。努爾哈赤利用這一點,讓士兵假扮明軍引誘敵人深入。後來,南路軍的主帥被努爾哈赤伏擊,兵敗戰死。明軍的南路軍也被殲滅。楊鎬得知西南北三路軍已經陣亡,馬上調回東路軍,想要保存實力。可是,東路軍在返回途中被金兵發現,潰不成軍。眼看明軍勢力已經蕩然無存,努爾哈赤又集中兵力對付孤立無援的葉赫部,並一舉消滅了葉赫部。

薩爾滸之戰的巨大勝利,為清朝推翻明朝打下基礎,這是後話。1626年,努爾哈赤駕崩,結束了自己傳奇的一生。他正確及時判斷局勢,並製定相應的計策,可謂用兵如神,就像金庸所說的,四百年間無人能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