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爾的文章闡述得很清楚,他的理論也簡明易懂,但請注意,這是針對今人的認識水平而言,而在當時也迫切需要這樣一個理論,但為什麼他的工作幾乎被完全忽視,以致被埋沒了34年呢?且聽我老方細細道來:
第一、沒有將自己的研究成果及時地公諸於世。孟德爾一生做了大量的試驗,但發表的論文卻屈指可數,而涉及其成果的論文隻有唯一的一篇,即《植物雜交試驗》。
第二、由於數學統計方法首次引入生物學中。那時,生物學家們根本想不到數學會與生物學有聯係,也搞不懂統計數學對揭示生物學規律有什麼幫助。捷克學者伊爾蒂斯回憶說,為了研究科學史他曾讀過布隆協會的所有舊會刊。1899年,他發現了孟德爾的論文,並激動地拿給他的導師看,可這位有學問的教授說,‘嗬!這篇論文我知道,它無關緊要。除了數字和比例,比例和數字外,一無它物。它是純粹畢達哥拉斯式的東西。不要為它浪費時間,把它忘了吧!’
第三、馬太效應”
“馬太效應?聽著好像《聖經》裏的東西?”艾思插嘴道,“怎麼也和孟德爾的研究扯上了關係?”
“這裏的‘馬太效應’是指一種社會心理現象。”方伯伯解釋道,“相對於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聲名顯赫的科學家通常得到更多的聲望即使他們的成就是相似的。同樣地,在同一個項目上,聲譽通常給予那些已經出名的研究者,結果,研究成果越多的人往往越有名,越有名的人成果越多,最後就產生了學術權威。”
“孟德爾所處的時代正是達爾文進化理論問世的時代。當時,進化論在知識界幾乎人所共知,達爾文也就成了整個生物學界的中心人物,他的光芒太強烈了,以致掩蓋了孟德爾這樣一個默默無聞的小人物。”
“方伯伯,現在我已經能理解孟德爾定律了,感覺挺簡單的,為什麼它這麼重要呢?”艾思問道。
“嗬嗬嗬,前麵我們已經說過,孟德爾的文章闡述得很清楚,他的理論也簡明易懂,但那是針對今天人們的認識水平來說的。孟德爾的分離規律和自由組合規律是遺傳學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規律,它猶如一盞明燈,照亮了近代遺傳學發展的前途。”
“首先,從理論上講,分離規律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為什麼近親不能結婚的原因,基因的自由組合卻是出現生物性狀多樣性的重要原因。”
“其次,孟德爾遺傳規律在實踐中也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一個重要應用就是在植物的雜交育種上。比方說,有這樣兩個品種的番茄:一個是抗病、黃果肉品種,另一個是易感病、紅果肉品種,現在需要培育出一個既能穩定遺傳,又能抗病,而且還是紅果肉的新品種。你就可以讓這兩個品種的番茄進行雜交,在子二代中就會出現既抗病又是紅果肉的新型品種。用它作種子繁殖下去,經過選擇和培育,就可以得到你所需要的。”
不知不覺中,一下午就過去了。這時,我看到小胡子正晃晃悠悠地向實驗室走來。這個家夥什麼時候溜出去的,我居然不知道。
“胡子大叔,你不會是剛才睡著去夢遊了吧?” 小胡子一進門,我就嘲弄地衝他嚷起來。
“暈。我還是第一次聽說有大白天夢遊的呢。”小胡子反駁道。
“那你剛才偷偷溜出去幹什麼?”艾思好奇地問。
“我不是給你們當秘書去了嗎。我可是常犯迷糊的,說不定轉天就把你們這茬兒事給忘記了。”
“快說,快說,什麼時候能見到叔叔阿姨,免得一會兒你忘記了。”艾思迫不及待地問。
“現在。”
“現在?”小胡子的回答讓我和艾思都感到很意外。
“是的,現在。你爸媽的研究暫告一段落,所以今晚恰好有空。高教授已經叫了外賣,給你們準備了一大桌子燭光晚餐呢。”
“哦耶!太好了。”我和艾思都禁不住大叫起來。
“方教授,您也一塊兒過去吧?”小胡子嬉皮笑臉地說,“反正您回到家裏也是冷鍋冷灶的,不如乘機撮老方一頓。”
“這個臭小子,總是油嘴滑舌、沒大沒小的。”方伯伯笑著點頭答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