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寬容的寫法
寬容是什麼?
文學家說,寬容是在荊棘中長出來的稻米;醫學家說,寬容是一個人健康的鑰匙;哲學家說,寬容是一個人修養的晶石;心理學家說,寬容是快樂的良藥。一言蔽之,寬容是就像陽光,時刻籠罩著我們,就看人們如何去麵對。
於丹的《心語》中,有這樣一句話,給我印象較深。“你寬容一點,其實給自己留下來一片海闊天空”。宋太宗就是這樣一個例子。宋太宗在位時,一次在北陪園飲酒,臣子孔守正和王榮侍奉酒宴。二臣喝醉了,失去了臣下的禮節,互相爭吵不休。內侍奏請太宗將倆人治罪,但太宗卻派人送倆人回家去。倆人酒醒後,想起酒後在皇上麵前失禮,十分後怕,一起去向太宗請罪。太宗卻笑著說他也喝醉了。太宗故意裝糊塗,寬容地對待那兩名臣子,使那兩名臣子對太子更加忠心不二,更加團結地輔佐太宗處理國事了。
可見,寬容是非凡的氣度、寬廣的胸懷;是對人對事的包容和接納。美國前總統林肯曾做過很恰當的詮釋。林肯對政敵素以寬容著稱,後來終於引起一議員的不滿,議員說:“你不應該試圖和那些人交朋友,而應該消滅他們。”林肯微笑著回答:“當他們變成我的朋友,難道我不正是在消滅我的敵人嗎?”
一個人無論在社會、家庭、事業、感情及交友過程中,能寬厚待人,是對別人的釋懷、對自己的善待。
有個同事,30多歲當上了處長,這次因為工作優秀,提拔為局級幹部,應該說他的仕途一帆風順。問他有什麼成功的經驗時,他說對人對事要學會寬容。他說,生活中讓人不是怕人,而是一種風度和境界,學會寬容,就能使人性情和藹,心靈有回旋的餘地,能化幹戈為玉帛,簡化複雜的人際關係。
是的,一個寬容的人,表現出的是樂觀、豁達和忍讓,倘若表現出的是心胸狹隘,言語刻薄,妒賢嫉能,這些人縱然學問再好,也難成大器。周瑜是個卓越的軍事家,才能出眾,足智多謀,把龐大的東吳水師管理得井井有條。
可是,當他得知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後,雖自知不如,但卻不甘落敗,於是整天心中盤算著如何打贏諸葛亮,發出了“既生瑜,何生亮”的淒歎後,最終落得個吐血身亡的結局。唉,這又是何苦呢!倘若周瑜能像我那位同事那樣寬容大量,我想,他的結局肯定不會是這樣!
生活中,我們難免會與別人發生摩擦,當別人不小心踩到你,你應該擺擺手,說聲沒關係;當別人弄壞了你的東西,向你道歉時,你也應該寬容地付之一笑。人生如此短暫匆忙,我們又何必把每天的時間都浪費在這些無謂的摩擦之中呢?天地如此寬廣,比天地更寬廣的應該是人的心。
我想,寬容朋友無意的誤解,能使友誼之樹常青不倒;寬容同事背後的中傷,能使同事之間團結諒解;寬容領導暫時的失察,能使上下之心協調一致;寬容下屬無心的冒犯,能使下屬之行自覺規範;寬容親人一時的過失,能使幸福之花長開不敗。窗裏窗外
一個人可以影響一個人。我試圖從哲學與宗教上,找到一種關懷,找到一種歸屬感。
可以說,宗教是把人的歸屬置於彼岸世界,給人一種“被拋”狀態和精神上無家可歸的境遇,而哲學自始至終都給人一種確定性和歸屬感。
無論是東方的儒家文化,還是西方的基督教文化,都要應該為人的存在提供一個安身立命之所,那才是關懷。
這也許是我想要解讀的。
我曾想象自己有朝一日如絢爛的煙花劈裏啪啦升起在城市上空,這幾乎成了我的一種生活理想,一種值得活下去的理由。
我把自己關在漆黑的房間裏,一個人靜靜地想,我的人生之路,雖然不是每個人都經曆過,但我生活在青藏高原的時光裏,高原給我的蒼涼卻是一種永恒的情緒。每一個人行走在人生的路上,都為著自己的夢想而來,總有一些瞬間是那樣的無助與無奈,也許沒有經曆這種價值的幻滅與折磨,但是總會有人力不敵外力的境遇,有不能夠扭轉命運的時候。
當我在茫茫人海中,在迷失精神家園的狀態中,曾懷著一種鄉愁的衝動去尋找精神的家園時,虹子走了進來。
虹子是醫學女博士,她內心傳導出來的理性與溫柔,給人一種從容、不迫、謙遜。
盡管我們看上去是截然不同的職業,她精力旺盛,思維敏捷,想象力豐富,世界在她眼裏是個芬芳的水果,隨時等待被咬上一口,而我寡言少語,生活低調,憂鬱底色比較濃厚,生活對於我仿佛是一隻撒上砒霜的蛋糕,每吃一口就中毒愈深。
但這種差異隻能加深彼此的吸引,就像地球的北極和南極那樣不可分離。
虹子以那種捉摸不定的美吸引了我,這種美來源於我對生命的疲憊,對未來的渴念。
一天,虹子打來電話,說兒子誌宏要參加學校詩歌大賽,10首詩,有的詩誌宏不懂,能不能讓我幫助解釋一下。
虹子把詩發到我的信箱裏,並附言紅筆處為不懂的地方,讓我給予粗略解釋,並說不用太細致,明白意思就可以。1.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2. 回鄉偶書(其二)
唐·賀知章
離別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
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
3. 臨湖亭
唐·王維
輕舸迎上客,悠悠湖上來。
當軒對樽酒,四麵芙蓉開。
4. 春夜洛城聞笛
唐·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東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5. 百憂集行
唐·杜甫
憶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黃犢走複來。
庭前八月梨棗熟,一日上樹能千回。
即今倏忽已五十,坐臥隻多少行立。
6. 山禽
唐·張籍
山禽毛如白練帶,棲我庭前栗樹枝。
獼猴半夜來取栗,一雙中林向月飛。
7. 題詩後
唐·賈島
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
知音如不賞,歸臥故山秋。
8. 浣溪沙
宋·蘇軾
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繅車。
牛衣古柳賣黃瓜,酒困路長惟欲睡。
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
9. 如夢令
宋·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雲合壁,人在何處?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10. 鷓鴣天
宋·陸遊
懶向青門學種瓜。隻將漁釣送年華。
雙雙新燕飛春岸,片片輕鷗落晚沙。
歌飄渺,艫嘔啞。酒如清露酢如花。
逢人問道歸何處,笑指船兒此幾家。10首詩一下子攫住了我,我天生就是那種容易被唐詩宋詞打動的人,在大學讀書的時候我就立下誌向,做一名漂泊的詩人,太陽、月光、星星、樹木、花草都是我精心準備的字眼兒。
我把這意思跟虹子說了,並作了一一解釋,她說謝謝我。我說不要了,有你在陽光裏,我的生命會更加旺盛。
我想念我們初相遇的時候,她穿著色調鮮明的衣服,顯得雍容信仰,頭發漆黑清香,恰如其分,有太多的氣味是我所愛的。第一眼看到的時候,就在我的心裏留下了難忘的聲音。
太陽照在街道上,街道兩邊的高樓鱗次櫛比地聳立於天地之間,一縷陽光透過照進來,落在身上有種奇怪的影子,我把10首詩整理好發給了虹子。
第一首,蜀中九日: 九月九日望鄉台,他席他鄉送客杯。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是說九日登高,遙望故鄉,客中送客,愁思倍加,忽見一對鴻雁從北方飛來,不禁脫口而問,我想北歸不得,你為何還要南來。
第二首,回鄉偶書(其二): 離別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到回家後對人事變化的處理與應酬。人事變化是必然的,如年長輩去世和新生輩的成長;房子的增多與田園的變動等等,因而自己就要去祭祖、去恭賀、去赴宴、去慰問、去幫辦村裏的公事等等,忙得不亦樂乎!大凡歸鄉者都是如此麼!這種因人事變化的應酬,吳語叫做“銷磨”,含有自謙之意。“半銷磨”是指已處理了“一半”,而在紹興的另一半也即將開始,這是詩人欲將此詩寄給遠方鄉人的一種自謙土語,表示我回鄉初期必然要去“消化”的事情和時間,它反映了事物不變規律中的必然變化。這“半”字看起來是個數量字,實際上表達了回鄉之初處理人事的進程。
第三首,臨湖亭: 輕舸迎上客,悠悠湖上來。當軒對樽酒,四麵芙蓉開。詩人乘坐輕舟迎接貴賓,輕舸在湖上悠然開來。賓主圍坐臨湖亭開懷暢飲,窗外就是一片盛開的蓮花。
第四首,春夜洛城聞笛: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東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喧嘩了一日的都市中的各種喧囂至此已經平靜下來了,千家萬戶大大小小的燈盞,也漸次熄滅了,偌大的城市已經進入了睡夢。此夜曲中聞《折柳》,是曲名。
第五首,百憂集行:憶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黃犢走複來。庭前八月梨棗熟,一日上樹能千回。即今倏忽已五十,坐臥隻多少行立。回憶十五年少之時,我無憂無慮,心態還像小孩一樣。體魄健全,精力充沛,如小黃牛健步來回。正當八月院子裏梨棗成熟之時,一天之內我可以無數次地爬上果樹采摘果子。
第六首,山禽: 山禽毛如白練帶,棲我庭前栗樹枝。獼猴半夜來取栗,一雙中林向月飛。山禽的羽毛像白色的綢帶,棲息在我家的栗樹樹枝上,獼猴半夜來偷栗子,(它們被驚起有可能是小鳥)成雙地從樹林中飛向明月。
第七首,30題詩後: 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知音如不賞,歸臥故山秋。我隻好回到以前住過的山裏在秋風中睡大覺了。
第八首,浣溪沙: 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繅車。繅車,抽絲工具。
牛衣古柳賣黃瓜。牛衣,此處指賣瓜者衣著粗劣。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漫,隨便。因為十分渴,想隨便喝點茶,所以不管哪個人家,都想去敲門試問。
第九首,36如夢令:落日熔金,暮雲合壁,人在何處?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1. “爭”解作爭著把傳渡過去;這樣就由於爭鬧而驚起鷗鷺;2. “爭”通“怎”,怎麼把船渡過去呢?表示心情急切。經常記起在溪邊的亭子遊玩直到太陽落山的時候,喝得大醉不知道回來的路。遊興滿足了,天黑往回劃船,錯誤地劃進了荷花深處。搶著劃呀,搶著劃呀,驚動滿灘的水鳥,都飛起來了。
第十首,鷓鴣天: 懶向青門學種瓜。隻將漁釣送年華。雙雙新燕飛春岸,片片輕鷗落晚沙。歌飄渺,艫嘔啞。酒如清露酢如花。逢人問道歸何處,笑指船兒此幾家。表示不願靠近都城學漢初的邵平那樣在長安青門外種瓜,隻願回家過清閑的漁釣生活。“雙雙新燕飛春岸,片片輕鷗落晚沙”,即就寫鏡湖旁飛鳥出沒的情況,寫出那裏的風景之美。“酒如清露鮓如花”,細寫酒菜的清美。“逢人問道歸何處,笑指船兒此是家。”表明詞人不但安於“漁釣”,而且願意以船為家;不但自在、快樂,且有傲世自豪之感。“笑指”二字和上片的“送年華”三字,一樣透露出詞人的這種心情矛盾。表麵上是“笑”得那樣自然,那樣自豪;實際上是“笑”得多麼勉強,多麼傷心。
天氣有點熱,悶熱潮濕的天氣,讓我整個人心浮氣躁的不知道要做什麼好,商店的霓虹像碎金一樣閃爍。我走在堅硬而寬闊的馬路上,與身邊穿梭的成千上百萬的人群車流相互融合,恍若人間爆炸的星河。
城市最動人的時分降臨了。
突然下雨了,風刮的好大。隨著呼呼的風聲,我卻迎著風前進,路上的人寥寥無幾,我隻是其中的一個,挎著咖啡色的包。這咖啡色和灰色的天空不相呼應,顯得那麼突兀,那麼的不協調。可這種天色卻和我的心情是那麼的對稱。
虹子從杭州回上海的路上發來短信說,兒子誌宏得了市小學生作文比賽一等獎,把我嚇一跳,有些意外,不過,以後等他長大些,有機會的話,真的想請你幫他定期補補寫作。
我在心裏升起一個驚歎號,什麼文章,我上網查查看。
兒子這篇關於小烏龜的作文,學校網站上已經有了。你看它幹嗎,一定覺得很多地方沒寫好。
看看有何特色?我說。
“我愛我家的小烏龜,小烏龜,寫過兩篇,差不多的,不知道送去審評的是哪一篇?”
我一邊上網一邊觀察,想象孩子應該擁有一張隻有充滿故事的兒童才會有的思想。
“你是作家,你寫得好。”虹子說。
“哦,可我很久沒寫了,而事實上……我也算不上是作家。”我感到一絲羞愧,空有一腔熱情是不夠的,而我看上去也不太像作家,倒像個老師。
我們互相點頭微笑,因為都做了誌宏筆下的小朋友,彼此也有了信任。
我跟虹子說,應該給誌宏買些好詞好段方麵的書,讓他背一背,還有格言警句之類的,對提高寫作水平是非常有益的。
虹子點頭嗯了一聲。
在我的眼裏,虹子不同於正常範疇裏的人物,尤其是在醫院手術室,這個病人生死風險係數比較大的位置上,每一次病人手術麻醉都是值得推崇慎重的。
美的東西隻有與死亡、絕望聯係在一起才是可靠的美。比如醫生治病救人,如果病人真的死了,靜靜地躺在那兒,多麼像一株自生自滅,生機勃勃的野生植物啊。
我一直都像吮吸瓊漿玉露一樣吸著這種健康快樂的氛圍,以使自己丟掉年輕人特有的憂鬱底色,讓自己真正快樂地生活在上海。
這想法讓人心情愉快,我對虹子說,你每次外出,心裏老是放心不下,讓人擔憂。
虹子燦爛地笑著,手撥弄著發際說:那我每天……
我點點頭。
可能我是真的喝多了,就打車走。我們坐在車裏,來自她身上的香水氣味,像星星一樣對我眨巴著眼睛,也許是最打動我內心深處的地方。
車子在夜晚空曠的路上行駛著。我順從地把頭靠在後背,她沉默著,窗外成片的街區和路燈掠過,我想我清楚她在我心裏的位置,她對生活永遠是友好的,而且對人也是永遠善待的,海到天邊天作岸,生活就是這樣,在釋放和男女真情的轉移中消磨掉日日年年的。
我承認我有些傷感,喝酒以後總是容易傷感的。虹子笑起來,說我是個比她還糟糕的懷疑論者,對什麼都不信,凡事都往壞裏想,骨子裏對生命持有否定態度。
虹子的話像羽毛一樣輕輕飄進我耳朵,然後融化了。她的笑聲使我覺得她適應陌生環境的能力比我想象的好,她的聲音變成貝多芬琴鍵下月光般的音樂阻止了我內心的紊亂,我隻感到一種快樂從腳底心湧上來,她向我道晚安。
我們照例慢慢步行。每逢夜深,這兒比較安靜。我們站在高樓看黃浦江兩岸的燈火樓影,黑黢黢的草地、刺眼的霓虹、驚人的建築,這種植根於物質文明基礎上的繁華隻是城市用以自我陶醉的催情劑。
可與作為個體生活在其中的我們無關。
想到這一點,我自覺像螞蟻一樣渺小。
空氣中的粉塵撲向我們,粘住了我和我的愛的咽喉。
有一句話,“情永遠需要溫柔”,當有一天我靜靜地睡著,回憶起以前的很多事。我記起了她送的一盤班得瑞的音樂,仿佛帶著某種象征意味。當我走上天堂的那一刻,讓音樂在我的葬禮上飄過時,虹子通過一根電話線來到了我身邊,她的低語就在我耳邊,她的呼吸聲和笑聲就在我的頭腦最敏感的地方,閉上眼睛我第一次體驗到虹子給予我的清晰無比的、輕盈的感覺。
在這個世界上,我一次次地在試著隱形的翅膀,讓自己飛,飛進心靈通達的靈魂裏,想象中永遠有一盞亮著的長明燈。
人的命運好比一根風箏線,一端在地上,另一端在天上。上天入地都逃不過這命的。
虹子童年時隨母親到江西,她在年紀小小的時候就已嶄露頭角,考試成績全校第一,唱歌、跳舞、朗誦樣樣都行,引得不少人稱讚。她在舅舅家中兢兢業業地學習甚至生存,懂事地隱忍,委曲求全,在大山中眯著眼看這個未來不知將如何的世界。
或許這種從小暗暗萌芽的對世界的強烈渴盼早已預示了她今後在人生道路上將會作出的種種努力。但是窘困的家庭環境讓她具備了超出年齡的成熟、沉穩以及清醒。她保持了一貫的踏實和自我約束,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機會充實自己。
她的媽媽是個柔美而憔悴的女人,她把她的一生都花在給女兒尋找一條幸福大道上,卻不能接受家庭的圓心。
我終於意識到一個人的一生都是在挫折與痛苦中成長的,大風大浪不會僅僅隻眷顧著某個人,我們在衝突重重包圍和困境時,歲月也在一天一天添上新的皺紋,我們放眼看到的有人哭、有人笑,卻不知道,我們都是彼此的真實寫照。
“人活在世上安穩踏實最重要,人家張愛玲說,人生還是以安穩做底子的。”我說。
電腦前方的地板上泛著琥珀色的太陽光,像潑翻的蘇格蘭威士忌酒,班得瑞AWOODLANDNIGHT音樂已經像一團來自巫仙森林的雲霧一樣緊緊附在我們身上,揮之不去,飄之澹澹。
事實上班得瑞音樂是一種比家更有宿命感,也更真實的一方空間,它與愛情、靈魂、人生經曆等諸如此類的東西緊密相連。
“你說吧,現在開始你的故事,在故事的開場、懸念、高潮、結局為你大聲放歌。”我說。
她說以前的成長故事,短時間是說不完的,那是人生經曆,不是愛與恨的難忘事。對我不好的那位舅舅是機械學院的教授,西安交大畢業。當時美國進修兩年回來得意洋洋,連一塊糖都不給我們的,還經常在飯桌上瞪眼看著我們這些孩子吃菜。前兩年他得了癌症,非常困難,連墳墓都買不起,我於心不忍,醫藥費和墓地錢也出了5萬。不欠他的,但不幫他做不出。小時候,我沒有固定的地方寫字的,床邊或小凳子當桌子,燈光也總是很昏暗,但我學習很努力,一放學回來,就寫作業,直到吃飯也不顧,我的舅舅、舅媽覺得很好,等我晚到5分鍾,一桌子即使有8個菜也剩下湯了。我們是大家庭嘛。
我直直地看著她,她的話像一種撫摸,能夠給我幸福快樂。經常是這樣的,聽她說話的聲音,看她的眼睛和表情,我會突然感到熱淚湧流。
“還有什麼,再說點什麼,我想聽。”
以前的甘苦,不能稱之為難忘。難忘的事是有意義的事,值得我記住的事。生命中一定會有難忘的事,難忘的人。過去的經曆使得我對感情很認真執著並珍惜。所以難忘的不會是吃住行的事。
我的注意力開始轉向用心去傾聽,漫漫故事就在身旁,我無暇顧及其他。當務之急是與自己的靈魂接上熱線,在靜謐中等待故事和人物悄悄到來。
坐在電腦前,我有時一坐就是半天,一個字也寫不出來,要麼照著一麵小鏡子,看自己的臉是不是有作家的智慧和不凡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