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一章 皮膚科(七)(1 / 3)

黃褐斑(12方)

黃褐斑是發生於麵部的黃褐或深褐色斑片。大小不定,形狀不規則,邊界清楚,基本對稱,常分布於顴、頰、鼻或口周,無任何自覺症狀。夏季顏色加深,多見於女性。與祖國醫學文獻記載的“麵塵”、“汗斑”、“黝黑斑”等相類似。

【方劑1】柴胡、當歸、梔子、淩霄花、香附各100克,白芍120克,益母草200克,白芷60克。

【製用法】共研細末,煉蜜為丸,每丸重10克。每日3次,每次1丸。

【適應證】黃褐斑。

【方劑2】丹參100克,毛冬青50克,當歸、益母草各20克,桃仁、紅花、澤蘭、鬱金、三棱各15克。

【製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服藥時另加蜈蚣粉5克。脅痛者加香附、青皮;便秘者加大黃、黃芩;氣虛乏力加黨參、黃芪。

【適應證】同上方。

【方劑3】菟絲子、女貞子、寄生各300克,生地、熟地、丹皮各150克,當歸、天花粉、茯苓各120克,旱蓮草、雞血藤各200克。

【製用法】共研細末,煉蜜丸,每丸重10克。每次服1丸,每日服3次。

【適應證】同上方。

【方劑4】黨參、當歸、赤芍、炒白術、茯苓、川芎、生地各9克,炙黃芪15克,桃仁、紅花各10克,大棗10枚,甘草6克。

【製用法】水煎服。

【適應證】黃褐斑脾虛挾濕證。

【方劑5】1菟絲子、女貞子、生地、熟地各15克,旱蓮草、白芍、當歸各10克,何首烏12克,阿膠(另烊化)、枸杞子各9克。

【製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合並貧血者加黨參15克,黃芪15克,雞血藤30克,破故紙9克。

【適應證】黃褐斑肝J腎偏虛證。

【方劑6】當歸、生地、白芍、赤芍、丹皮、澤蘭、鬱金、陳皮、香附各9克,川芎、白芷各6克,益母草12克,丹參24克。

【製用法】水煎服。

【適應證】麵部色素沉著。

【方劑7】瓜蔞瓤100克,杏仁30克,豬胰1具。

【製用法】共搗成膏狀。夜塗晨取,長用有效。

【適應證】黃褐斑。

【方劑8】牡蠣500克。

【製用法】研末,以蜜煉為丸如綠豆大。每服20丸,日服2次。

【適應證】同上方。

【方劑9】覆盆子500克。

【製用法】研末。每次服10克,每日1次,白酒送下。

【適應證】同上方。

【方劑10】鷺鷥糞500克,豬油少許。

【製用法】將鳥糞曬幹,研碎過篩,和豬油調勻。每晚睡前塗搽。

【適應證】同上方。

【方劑11】紫草30克,茜草、白芷、赤芍、蘇木、南紅花、厚樸、絲瓜絡、木通各15克。

【製用法】水煎取液外洗患處。

【適應證】同上方。

【方劑12】生綠豆、黑穭豆各60克,赤小豆、金銀花、赤芍、丹參各20克。生地30克,甘草10克。

【製用法】將匕藥製成濃縮液,以500毫升裝瓶。每日3次,每次服2湯匙,3個月為1療程。

【適應證】黃褐斑、妊娠斑。

家庭調護

1.避免使用化妝品及刺激性強的肥皂,尋找病因並給予適當的處理。

2.避免強烈的陽光照射,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食物。

雀斑(11方)

雀斑是麵部發生的茶褐色或黑褐色小斑點,大小約針頭或小米粒大。特點是5~6歲開始到青春期最多,受日光照射則會增多,沒有自覺症狀,不高出皮膚表麵,與季節無關,但影響麵容美觀。

【方劑1】白芷、甘菊花各9克,紅棗、珠兒粉各15克,白果20個,豬胰1具。

【製用法】將甘菊花基梗,珠兒粉研細,上藥搗爛混勻,用蜜拌酒釀燉化,入前藥,蒸過。每晚擦麵,早晨洗去。

【適應證】雀斑。

【方劑2】綠豆500克,荷花瓣60克,滑石、白芷、白附子各15克,冰片、密陀僧各9克。

【製用法】共研末。早晚洗麵後擦敷。

【適應證】同上方。

【方劑3】香菜適量。

【製用法】洗淨後加水煎煮.用液洗麵,長用有效。

【適應證】同上方。

【方劑4】冬瓜仁150克,蓮子粉15克,白芷9克。

【製用法】研為粉。飯後用開水衝服1湯匙。

【適應證】同上方。

【方劑5】霜梅肉、櫻桃枝、牙皂、紫背浮萍各等份。

【製用法】研末。搽臉。

【適應證】同上方。

【方劑6】自僵蠶、自附子、白芷、山柰、硼砂備9克,石膏、滑石各9克,白丁香3克,冰片0.9克。

【製用法】研細末。搽麵。

【適應證】同上方。

【方劑7】羌活、防風各9克,香白芷、j11芎、紅花、黃芩、生甘草各10克,浮萍、丹參各15克,升麻6克,白附子3克,生地黃20克,犀角1克。

【製用法】水煎服。

【適應證】同上方。

【方劑8】茄子1個。

【製用法】切成小片擦麵部。

【適應證】同上方。

【方劑9】玉蘭花瓣、肥皂、皮硝各適量。

【製用法】,搗爛。洗擦麵部。

【適應證】同上方。

【方劑10】蒼耳子適量。焙幹研末。

【製用法】每次服3克,於飯後米湯調下,日服3次。

【適應證】同上方。

【方劑11】丹參、雞血藤、浮萍各30克,生地20克,紅花、川芎、荊芥穗、生甘草各10克,連翹1.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