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1】龍膽草、茯苓、生地黃各12克,澤瀉、木通、車前子各10克,黃芩9克,當歸15克,柴胡6克,生甘草3克。
【製用法】水煎服。
【適應證】帶狀皰疹。
【方劑2】蜈蚣2條,大黃12克,雄黃5克。
【製用法】共研為細末,醋調勻。外敷患處。
【適應證】同上方。
【方劑3】大黃、黃柏、黃連各30克,乳香15克。
【製用法】共研為細末,用濃茶汁調成糊狀。1~5天即收效。
【適應證】同上方。
【方劑4】板藍根注射液2毫升。
【製用法】每日用棉簽醮取藥液反複塗擦患處,2~3天即可痊愈。
【適應證】單純皰疹、帶狀皰疹。
【方劑5】七厘散3克。
【製用法】用蜂蜜調為糊狀,外塗於患處。並可用七厘散1.2克蜂蜜水衝服,每日1次。
【適應證】帶狀皰疹。
【方劑6】梔子、龍膽草、連翹、柴胡、鬱金、元胡、澤瀉各10克,蒲公英、生地各15克。
【製用法】水煎服。若血熱明顯者,重用生地、丹皮、白茅根;大便幹燥者,加:穴黃;小便不利者,加木通、車前子。
【適應證】同上方。
【方劑7】板藍根15克,蒲公英10克,銀花、連翹、黃芩、茯神、柏子仁各9克,生甘草6克。
【製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適應證】同上方。
【方劑8】鮮馬齒莧、鮮韭菜根各30克,鮮地龍20克。
【製用法】搗爛取汁,外塗患處。
【適應證】同上方。
【方劑9】大青葉、柴胡各15克,粳米30克,白糖適量。
【製用法】先煎大青葉、柴胡,用藥汁煮粥。連服5~6劑。
【適應證】帶狀皰疹心肝風火證。
【方劑10】薏苡仁、馬齒莧各30克,紅糖適量。
【製用法】煮熟食用,連服7~8劑。
【適應證】帶狀皰疹脾濕內蘊證。
【方劑11】柴胡15克,當歸、陳皮各9克,雞蛋1個。
【製用法】煮熟。吃蛋飲湯,連服6~7劑。
【適應證】帶狀皰疹氣滯血淤證。891
【方劑12】紅藤28克,忍冬藤、地丁、白花蛇舌草各30克,絡石藤、生地各15克,虎杖、連翹各20克,丹皮、貫眾各10克。
【製用法】水煎服。
【適應證】帶狀皰疹。
【方劑13】地龍5條。
【製用法】焙幹研粉,加適量麻油調勻。搽患處。
【適應證】同上方。
【方劑14】大黃、黃柏各30克,飛滑石21克,青黛60克,冰片5克,甘草10克。
【製用法】研末混勻,取藥末4份,凡士林6份,調和為膏備用。外敷患處。
【適應證】帶狀皰疹、濕疹、蟲咬皮炎。
【方劑15】明礬10克,琥珀末3克,冰片4克,蜈蚣2條(焙幹研末)。
【製用法】共為細末,用雞蛋清調糊狀。外塗患處,每日數次。一般2~3天病情好轉。
【適應證】帶狀皰疹。
【方劑16】蜂房、雄黃各9克,冰片3克,大棗5枚。
【製用法】將大棗去核焙黃,同餘藥共研細末,香油調。塗患處。
【適應證】同上方。
【方劑17】雄黃、吳:茱萸、薏苡仁各等份。
【製用法】共研細末,冷開水調成糊狀。外搽患處。
【適應證】同一E方。
【方劑18】老茶樹葉:適量。
【製用法】將茶葉曬幹,研為細末,以濃茶汁調。外塗,每日2~3次,治愈為止。
【適應證】同上方。
【方劑19】野菊花、赤芍、烏蘞莓、魚腥草各30克,四季青60克,紫草、大青葉、連翹、貫眾、漏蘆各15克。
【製用法】水煎服。
【適應證】帶狀皰疹,水皰尚未潰破。
【方劑20】王不留行適量。
【製用法】用文火炒至稍黃後,研為細麵,用涼開水調成糊狀。每晚睡前敷於患處。
【適應證】同上方。
【方劑21】青黛、蒲黃、滑石各30克。
【製用法】共研粉末。患處滲液者,幹粉外撲;無滲液者,麻油調搽。
【適應證】帶狀皰疹、膿皰疹、濕疹。
【方劑22】鮮番薯葉適量,冰片少許。
【製用法】番薯葉洗淨,切碎,同研細的冰片共搗爛。敷於患處。893
【適應證】帶狀皰疹。
【方劑23】板藍根50克,大青葉100克。
【製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痛甚者加遠誌、柏子仁、茯神、元胡各25克。
【適應證】同上方。
【方劑24】生半夏9克,雄黃6克,冰片3克,生南星、半邊蓮、白芷各12克。
【製用法】共研為細末,裝瓶備用。凡局部出現紅腫有小皰者或未破潰者,可用白酒將藥物調成稀糊狀,用棉簽蘸塗患處,若已潰破者則用菜油調塗,日3~4次。
【適應證】同上方。
【方劑25】生大黃、黃柏各2份,五倍子、芒硝各1份。
【製用法】共研為細末,過篩取粉,加凡士林配成30%的軟膏。用時將藥膏平攤在紗布或油紙上,厚約0.2厘米,貼敷於患處,隔日換藥1次,一般2~4次多可治愈。
【適應證】同上方。
【方劑26】破銅錢草250克。
【製用法】洗淨搗爛。敷患處,數分鍾後便可止痛,每日換藥2次,2~3天後皰疹即自行幹枯、消散。
【適應證】同上方。
【方劑27】雄黃、元明粉各25克,硼砂30克,寒水石15克,朱砂3克,冰片2克。
【製用法】共研末,香油調。敷患處,每日2次。
【適應證】同上方。
【方劑28】柴胡、梔二產、元胡各1,5克,板藍根25克,防己20克,木通10克。
【製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10天。
【適應證】同上方。
【方劑29】鬱金、黨參、元胡、白術、厚樸、萆薜、黃柏備9克,車前子12克,陳皮6克。
【製用法】水煎服。
【適應證】帶狀皰疹濕盛證。
【方劑30】澤瀉、膽草、梔子、元胡、鬱金、連翹、柴胡各9克,生地、公鞭各15克。
【製用法】水煎服。
【適應證】帶狀皰疹熱盛證。
【方劑31】板藍根、陳石灰等份。
【製用法】共研末,用陳醋調敷患處。
【適應證】帶狀皰疹。
【方劑32】鮮羊蹄草適量。
【製用法】洗淨搗爛,加少量凡士林調。敷患處。
【適應證】麵部帶狀皰疹。
【方劑33】蜈蚣適量。
【製用法】置於瓦上用文火焙幹,研為細末,加適量香油調為糊狀。外搽患處,每日3~5次。
【適應證】帶狀皰疹。
【方劑34】龍膽草30克,丹參15克,川芎10克。
【製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大便秘結者加大黃12克。
【適應證】同上方。
【方劑35】地榆30克,紫草18克。
【製用法】共研極細末,用凡士林適量調勻。敷於患處。
【適應證】同上方。
【方劑36】馬錢子適量。
【製用法】馬錢子磨醋外搽,頓覺涼爽痛減,並內服龍膽瀉肝湯,1周後可痊愈。
【適應證】同上方。
【方劑37】仙人掌適量,糯米粉若幹。
【製用法】刮去仙人掌外麵的刺,和糯米粉混合搗爛。外敷,每日2次。
【適應證】同上方。
【方劑38】青柿果適量。
【製用法】取白露前後7天內青柿果適量,榨爛浸泡於等量的清水中,3天後濾出呈棕色帶粘性的液體,即為柿果液。用時可用棉簽蘸藥液塗於患處,每日3次。
【適應證】同上方。
家庭調護
1.患者多需臥床休息,應保持床鋪整潔、衣被柔軟,內衣宜鬆軟寬大,避免摩擦皮膚引起疼痛。如有滲出液及藥膏汙染衣服,應及時更換。
2.飲食宜清淡,多吃水果、蔬菜,忌食辛辣、魚腥等動風發物及肥甘厚味動火之食。心肝火盛者可多食西瓜、冬瓜、苦瓜、菠蘿、扁豆等以清熱解毒,脾肺濕熱者宜食綠豆湯、薏苡仁粥等健脾利濕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