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環保局是與北京市財政局簽訂“兩定一獎”經費包幹合同的單位之一。一年來,隨著經濟體製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局堅持在“雙增雙節”運動中加強財務管理,深化內部改革,進一步完善了承包責任製,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一是當年環保工作任務全麵圓滿地完成了;二是征收超標排汙費增多了,預算外收入也增多了;三是職工收入增加了。總之承包機製引入環保事業,調動了職工積極性,促進了環保事業的發展,為提高首都人民的環境意識、保護好首都的環境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一、深化內部改革,完善承包責任製
經費承包合同的簽訂,使單位財務預算由財政“供給製,基數法”,逐步轉變為“經營管理型和自給型”,打破了“大鍋飯”。過去我局機關及所屬18個區縣環保局的事業經費,一直是由國家預算撥款,單位開支采取先吃後算的作法,層層有靠山,沒錢打報告,缺乏內部管理的主動性。有些單位領導對會計工作不夠重視和支持,經常引起開支上的供需矛盾。在與市財政局簽訂經費承包合同後,如何為環保業務的開展提供必需的資金保證就成為我們的當務之急。隻有深化內部改革,完善承包機製,實行層層承包,才是出路。我們先後與18個區縣環保局簽訂了“四定一獎”費用包幹合同,分別將環保工作任務、征收超標排汙費額度,財政補助和環保業務補助額度等經濟業務指標通過承包形式落實到各個單位。
區縣環保局在與市局簽訂合同之後,針對本單位的財務收支情況分別製定切實可行的包幹合同實施細則。如懷柔縣環保局,縣局對辦公室和業務科室實行了工作任務和業務經費(除人頭費用外的所有費用)大包幹責任製,連汽車燃料費、修繕費都包在合同中,全年各項業務分解到各科、室、站,再分解到每個人,充分量化,開展百分賽,工作有計劃,執行情況有講評,職責分明,個人利益與完成任務緊密掛鉤,真正做到了人人有指標,層層有壓力,充分調動了環保職工的積極性。不僅領導做到了心中有數,而且提髙了廣大幹部的主人翁責任感,各項工作都比1987年邁了一大步。1987年征收排汙費18萬元,1988年為29萬元;三同時審批率1987年為16,1988年近100;取得汙染源監測數據1987年390個,1988年2818個;促進了環保事業的發展。
二、挖掘增收節支潛力,促進環保工作的開展
深入地開展增收節支運動,充分挖掘內部潛力,積極籌措和合理地安排使用資金,是完善承包責任製的重要步驟。在改革承包中,增收節支運動具有了新的特點和內容。區縣環保局由過去完成上級布置變為主動地出主意想辦法,群策群力,製定出增收節支的措施。
在增收方麵,各區縣環保局在保證事業費基數的前提下,積極征收排汙費,同時擴大監測業務收費,努力增加收入。
承包促進了收費工作。征收超標排汙費是貫徹環保法,運用經濟手段促進汙染源治理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同時也是環保部門業務經費的來源渠道之一。作為一項重要的經濟指標,區縣環保局在堅持嚴格執法、科學執法和文明執法的同時,對征收超標排汙費工作實行目標管理,建立崗位責任製和考評辦法,努力擴大征收麵。1988年全市征收排汙費4115萬元,與承包前的1987年相比增加收費額536萬元,提高14.99。其中市屬單位征收3801萬元;區縣屬單位征收314萬元。收費額創曆史最高水平。
朝陽區環保局在與市局承包中,采取事業費撥款海年核減的辦法,環保補助資金成為單位主要經費來源。因此他們十分重視排汙費的征收工作。他們針對本區為工業大區,汙染大戶多等特點,強化了收費手段。首先調整了環境管理機製,由原來的專業性管理轉化為區域性管理。過去收費是根據水、氣、噪聲、煙塵等專業劃分管理範圍,其弊端是不能適應汙染源多,工作強度大的客觀實際,造成漏收單位較多的局麵。改革之後,設立街鄉專職環保員,完善三級環境管理網,收費工作變為區域型管理,建立一廠一檔製度,各區域內摸清汙染源底數,贏得了工作的主動權,使收費工作更加科學和全麵。與此同時,他們還采取量化管理方式,層層有指標,月初下達,月末考核,完成有獎,未完受罰。
職責明確,考核嚴格,從根本上打破了“大鍋飯”,有效地保證了收費任務的完成。工作中他們勇於進取和開拓,一方麵要求做好基礎工作,包括每張收費單據的填寫,一定要認真細致,對於罰款的處理,內部規定了嚴格的審批製度。另一方麵進一步分析和研究收費中的薄弱環節,尋找環境管理上的弱項,在依靠科學的監測數據的基礎上,努力增加收費項目。由於思想重視,大膽改革,1988年使征收麵達到100%,征收額達到761萬元,比當年征收指標多征收161萬元,比1987年多征收1.06%。既為治理汙染源籌集了資金,也給環保業務發展提供了資金保證。